2018年新年伊始,国际
油价出现强劲上升势头。纽约商品交易所及伦敦洲际交易所原油期货价格双双走出了每桶60美元上方的开年行情,创两年半以来新高。由于原油是重要的能源及化工原料,
国际油价上升对中国的影响也牵动着海内外神经。分析人士指出,当前国际原油因前期下跌过多、美国经济复苏、中东局势紧张等因素而出现价格中枢上移,但却并没有大幅上涨的基础。与此同时,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及绿色发展理念指引下,中国能源要素利用效率正在不断提升、能源结构不断优化。这也意味着,此轮油价上涨对中国实际影响将相对有限。
大幅上涨动力不足
截至1月6日,纽约商品交易所(NYMEX)
原油价格报收每桶61.59美元附近。这一价格不仅高于去年同期的每桶54美元,更是比2016年年初每桶26美元的低点高出一倍多。
市场人士普遍认为,一方面,美国和欧洲经济数据回暖,中国经济持续向好,令市场对全球原油需求上升的预期增加;另一方面,持续发酵的中东局势紧张、冬季酷寒、石油活跃钻机数持稳等因素也对近期国际油价形成支撑。
不过,尽管国际油价中枢有所抬升,但油价大幅上行却并不被市场看好。嘉盛集团技术分析师法瓦德·拉扎克扎达指出,供应增长放缓是促使库存减量的原因之一,而这一切都要归因于产油国减产协议。“石油输出国组织(欧佩克)在下次会议上将根据基本面情况来审核减产期限。这意味着协议可能较预期更早结束,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利空油价。”法瓦德·拉扎克扎达表示,鉴于油价已自2016年低点大幅走高,欧佩克和俄罗斯在石油供应上继续合作的意愿或有所减弱,而美国页岩油产商在油价增幅超出生产成本的情况下,提高产量也很容易。
在油价预测上,瑞银将2018年伦敦
布伦特原油价格预期从55美元上调至60美元;摩根大通基于坚实的基本面和紧缩的平衡,以及欧佩克平衡市场的意愿,将2018年布伦特原油价格预期从58美元上调至60美元;穆迪则预计,全球供给虽已下降但仍然充足,因此今年油价将在每桶40至60美元区间内震荡。
能源要素集约利用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工商管理学院院长郭海涛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指出,原油应用十分广泛,在能源要素格局中占有核心位置,油价上涨自然会引发相关行业成本增加。近年来,中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入推进,对于煤炭、原油等资源要素的利用方式和利用效率发生了很多积极变化,单位能耗所产出的GDP逐年增高,这些都有助于中国应对国际油价上涨的冲击。
中国石油集团大庆榆树林油田技术人员依靠柔性钻具与常规
钻井设备相结合的方式,实现了定向挖潜远端剩余油。与此前技术相比,试验井初期日增产油量可达8吨。
再例如,煤炭既是中国储量较多的化石能源,同时也是可代替原油的重要化工原料。相比于直接燃烧,煤炭直接作为新型煤化工原料更具发展潜力。对此,阳煤化工集团积极与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天津大学、美国GTI公司等海内外机构的顶尖技术研发团队合作,大举转入精细化工、化工新材料、新型煤化工等中高端领域,实现了煤炭资源的集约利用。
厦门大学能源政策研究院院长林伯表示,长期以来,中国虽有着巨大的原油需求,却在国际原油定价中缺乏话语权。不久后推出的中国原油期货市场则将成为影响国际原油市场的一个窗口,对于加强中国在国际油价上的话语权有重要意义。
优化格局保障民生
新能源的不断发展也为中国百姓编织着更强的能源保障网。2017年,中国
风电、
光伏等新能源继续保持快速增长,二者建设成本同比分别下降20%和60%,装机量不断攀升,产业化技术水平逐渐提高,发电成本不断下降,弃风弃光问题明显好转。
国家能源局有关负责人表示,2017年我国发电装机总量累计达17.7亿千瓦,其中非化石能源发电装机占比达到38.1%,比2012年提高9.6个百分点,成为历史上增长最快的时期。
与此同时,为促进新能源消纳,国家电网集团也打破过去分省备用模式,尽可能压减火电开机,增加新能源消纳空间。同时,国家电网集团还将新能源外送优先提到跨区直流配套火电之前,在出现弃风弃光现象时,强制压减配套火电出力,以优先输送新能源。
“从短期来看,光伏、风电等新能源尚不会动摇原油的能源霸主地位,但从长期来看,国际油价上升到一定程度,就会提升新能源产业的利润空间,促进相关技术发展进而优化我国能源格局,保障民生。”郭海涛表示,考虑到这一轮国际油价上升更多受伊朗局势、欧佩克减产等人为因素影响,因此未来国际油价大幅上升进而影响中国民生的概率并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