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一年,促进中国储能市场增长的主要动力有3个方面:第一是分布式可再生能源快速发展,对储能是刚需。第二是来自对可再生能源发展市场的预期。通过储能技术手段可以把不可调度的“垃圾的电”变为可调度的“优质的电”,同时,时间上也能与用户负荷需求更匹配,比如把下半夜负荷谷值时的风能储存起来白天利用。第三是峰谷电价差带来巨大的市场机会。储能能够提供关键的削峰填谷技术支撑,负荷峰谷差拉大,峰谷电价差逐步拉开,这对储能来说是巨大的市场机会。
针对储能行业未来发展,我认为,第一,储能企业要做好自己,苦练内功。电力行业投资比较大、投资回收期相对比较长,但是投资回收很稳定,
光伏也好、
风电也好,回收期也是8~10年左右,不要期待储能行业暴利。做好自己,苦练内功,首要的就是进一步发展和攻关储能技术,把寿命做上去、把成本降下来、把安全性做好、把规模做上来,为发展打好基础,这是第一步。
第二,行业政策和体制会逐步完善。现在储能企业比较艰难,主要是因为储能的多元价值没有在价格当中完全体现。储能除了削峰填谷的贡献之外,更为重要的是提高电能质量的贡献,对于可再生能源企业、电网、电力用户都有益处,但目前没有人为此支付成本。为此,国家政策和体制机制正在逐步完善。
一方面,国家发展改革委、
国家能源局去年发布《关于开展电力现货市场建设试点工作的通知》,明确今年启动8个地区第一批电力现货市场试点。现货市场中电价实时变动,每变动一次就有峰谷价差,峰谷价差由原来的一天1~2次变成一天多次,也即储能以后可以一天充放多次,这样投资收益率自然就上来了。另一方面,去年《关于促进储能技术与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发布后,多地陆续制定了实施细则,例如南方能源监管局、山西能源监管办分别发布《南方区域电化学储能电站并网运行管理及辅助服务管理实施细则(试行)》《关于鼓励电储能参与山西省调峰调频辅助服务有关事项的通知》,明确价格补偿机制等。国网江苏省电力公司在国内首次制定了《客户侧储能系统并网管理规定》(试行)。还有的省份通过峰谷差引导产业发展,降低峰谷差,增加可再生能源装机容量,提高发电出力谷值和降低峰值。总体而言,储能行业向好发展,政策可能会来得慢点,但不会缺席,政策方向是确定的,但政策出台的过程要慎重。
第三,储能技术逐渐聚焦。未来储能主流技术可能有七八种,其中三四种会是市场主体。逐步聚焦之后就带来规模效应,可以集中更多的人力、物力进行技术攻关,然后降低成本,一个是通过技术降低成本,一个是通过规模降低成本。目前,大规模新型储能的成本正在快速降低,总体的价值已经跟传统的抽水蓄能可比,行业到了爆发的临界点,去年我们称储能行业“春风乍起”,今年储能的“春天”正在到来。
以上是我对储能行业发展的三个判断,如果其市场规模能占到电力行业的10%~15%,储能将成为能源革命的一个重要的技术支撑。
(中国能源研究会储能专委会主任 陈海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