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分水岭
接二连三的失利后,中海油出海的船头该往哪里转?
此时,正值全球金融危机肆虐的“最黑暗时期”,中海油的海外并购却一直鲜有大动作。而中石油、中石化则频频打出百亿美元“贷款换石油”、70亿美元收购瑞士Addax等漂亮仗。
“不要看价格低就是好东西,人家都热的时候我们要冷静,看到机会的同时更要看见背后的风险。”傅成玉说,中海油的海外并购更多的是从战略出发,而不单单是为了买到便宜货。
实际上,从优尼科到金融危机时期,中海油并购团队更多的是在“韬光养晦”。接连受挫之后,中海油柔性出击,并在2010年结出了第一个果实。
当年3月14日,中海油对外宣布已经与阿根廷Bridas Energy Holdings(下称“BEH”)达成协议,以31亿美元入股获取BEH旗下Bridas公司 50%股权,并将Bridas改组为合资公司。
这项合作,中海油措辞谨慎。在向媒体发放的新闻稿中,中海油闭口不提“收购”,取而代之的是“交易”、“合资”。在合资公司中,中海油也不寻求绝对的控股,50对50的股权安排显示着中海油的收购智慧。
随后的事实很快证明中海油收购团队的远见。
大约一个月后,英国石油公司(BP)在墨西哥湾的一处钻井平台发生爆炸。为支付事故损失和环保赔偿所需的巨额资金,BP不得不变卖资产,上百亿美元的资产都贴上了出售标签。
跟其它同行一样,中国三大石油公司都希望能够从中有所得,但在前两轮售卖中,中国企业皆空手而归。就在外界认为中国企业已经没有机会的时候,中海油却以一纸公告带来了意外惊喜。这一次,发挥关键作用的是Bridas。
12月8日,中海油宣布,Bridas已经与BP公司签署股权购买协议,以约70.6亿美元的价格收购BP持有的阿根廷第二大油气生产商——泛美能源公司(PanAmerican Energy ,下称“PAE”)60%的权益。加上此前Bridas已持的40%股份,交易完成后Bridas已全资控股PAE,而中海油则间接持有PAE一半的股份。
至此,2010年成为中海油海外收购由生涩走向娴熟的重要分水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