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气对外依存度的不断攀升、两伊地区的油气出口能力有限、海上运输通道风险等因素不断困扰着国内石油公司,迫使他们重新审视在两伊的油气输出问题。在中国与伊拉克之间建设油气通道的设想就此浮出水面。
■文/本刊记者 吕荣洁
利比亚的烽烟传来,让人们重新审视我国的能源安全问题。作为亚太地区油气需求增长量最为迅速的国家之一,中国强调在“立足国内”的同时积极实施“走出去”战略,充分利用国内国际两种资源,努力寻求建立稳定、安全、多元的国际油气资源供应体系,这是现实之需。
以往我国进口石油多从海上运输,但是,从世人熟悉的“马六甲困局”可以看出,这条重要的石油运输生命线很容易被扼住咽喉。其实,马六甲海峡只是中国海上石油运输困境的一个缩影,在更远一些的水域,如波斯湾的出口霍尔木兹海峡等地区,中国的影响力更为有限。
“在现有的条件下,建设能够直接连接油气产地和消费市场的管道,是确保油气稳定、有效供应的最可靠的手段,也是国际能源博弈大格局中争取主动的战略举措。”中国石油海外规划研究中心海外管道研究所所长梁江说。
一条新的能源战略通道——连接中国与中东最富庶的产油国伊拉克和伊朗的油气通道的设想,正在慢慢浮出水面。
得中东者得天下
与发达国家对原油需求停滞不前形成鲜明对比,强劲的经济增长带动中国对原油需求量持续增加。我国油气供需缺口将长期存在。
根据国内研究机构的预测,2020年我国原油需求量将达6.47亿吨,进口4.46亿吨,对外依存度将逼近70%。从短期来看,2011年国内石油需求预计为4.83亿吨,增长6.2%,而原油产量将稳步小幅增长。因此原油进口量将进一步增加。
天然气供需缺口同样明显。2010年我国天然气产量为930亿立方米,表观消费量达1051亿立方米,供需缺口121亿立方米,对外依存度达到近12%。“未来五年天然气产量将保持在13%-15%的增长水平,这相对中国国内消费年均25%的增幅依然相差甚远。”中国石油企业协会会长胡文瑞说。
在国内原油产量提升空间十分有限的背景下,开发更多的海外石油资源、加大石油进口是维持中国经济持续发展的现实选择。“未来中国将越来越依赖海外油气资源。”我国最早提出利用国外油气资源、跨国油气勘探开发的倡导者和实践者之一的中国工程院院士童晓光说。
伊朗、伊拉克是我国主要石油进口来源国。从2010年中国十大原油来源国的统计来看,排在第三位的是伊朗,达到2131.9万吨,排在第七位的是伊拉克,有1123.8万吨,同比增长56.89%。这两个国家的进口量占总进口量的13.6%,且比例在不断上升。
可喜的是,我国石油企业在中东的开拓已经见到成效。
2010年3月,中海油-中化联合体拿下伊拉克南部储量25亿桶的Missan油田三个区块的服务合同。至此,中国前四大石油企业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和中化集团已悉数在伊拉克亮相。
对于国内来说,这是个利好的消息,但是随着勘探开发的不断拓展和油气产量的不断提高,他们将共同面临着一个大问题——油气输出,这成了中国油企在两伊各油气田项目发展的瓶颈。
一边是阿富汗、巴基斯坦、印度和中国油气需求量的不断增加,一边是国际石油企业在中东生产的油气难以外运。印巴和中国与两伊及中东重要油气生产国同属亚洲地区,内陆相连,而且具有繁荣了三千年之久的陆上“丝绸之路”的历史渊源,建设一条陆上油气输送管道的设想就此提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