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佩克仍将主导全球石油供给

[加入收藏][字号: ] [时间:2011-06-13  来源:第一财经  关注度:0]
摘要: 2011年年初爆发的中东、北非动荡局势和3月初发生的9级日本大地震,并不会对全球石油供需的基本面造成大的冲击。利比亚的减产已经由沙特的增产来弥补,日本因大地震而在短期内急需石油和天然气来替代核能发电,但增加量并不足以冲击全球供需基本面...
 
    2011年年初爆发的中东、北非动荡局势和3月初发生的9级日本大地震,并不会对全球石油供需的基本面造成大的冲击。利比亚的减产已经由沙特的增产来弥补,日本因大地震而在短期内急需石油和天然气来替代核能发电,但增加量并不足以冲击全球供需基本面。从油价" target="_blank">油价来看,5月欧洲北海布伦特油价和美国西德克萨斯油价双双回落,已分别降至110美元/桶和100美元/桶以下的水平。由此看来,地缘政治和突发事件等非基本面因素的影响正在降温,

  但长期看来,全球石油供需矛盾依然突出,石油消费端将发生结构性变化,即经合组织(OECD)国家的石油消费达到顶峰,而非OECD国家的石油消费将强劲增长。预计2010年到2020年,非OECD国家的石油消费量将增加100万~110万桶/天,中国或将占据其中近一半的增长量。而在现已探明石油储量" target="_blank">石油储量的条件下,实现增产可行性最大的仍是欧佩克" target="_blank">欧佩克国家。预计2010年到2020年,在全球新增石油供应量中,欧佩克国家所占的比重甚至可以达到90%以上,全球石油供应将更加依赖于欧佩克国家。

  突发事件对基本面影响有限

  2010年,利比亚石油产量约为160万桶/天,出口120万桶/天,其中绝大部分出口到欧洲。从目前情况来看,利比亚的石油基本停产,出口到欧洲的石油也基本上消失殆尽。埃及、突尼斯、也门等产油国因产量少,理论上对石油市场的影响也很小。但巴林局势可能会给国际石油市场造成心理上的影响。

  非洲最大的石油生产国,产能达到1亿多吨的尼日利亚也发生动荡,但幸好没有直接影响到该国石油部门。中东地区最主要的石油生产国——沙特、阿联酋、科威特和卡塔尔受到类似冲击的可能性微乎其微,因为这些国家的百万富翁不会愿意上街挡子弹。

  日本大地震导致日本核能发电损失惨重。日本1号核电站" target="_blank">核电站四个机组受到破坏,还有两组本来就停运检修。另外,2号核电站的四个机组也停产了。日本因此停产的总发电能力达到900万千瓦以上,其带来的直接影响是造成日本短期内对石油和天然气需求的增加。

  其实日本近年来石油需求一直在下降。国际能源署IEA" target="_blank">IEA)的数据显示,1999年,日本石油消费量为2.57亿吨,而2009年的消费量下滑至不到2亿吨。但考虑到大地震对核电的影响,预计今年日本石油需求会微涨0.6%,达到2.2亿吨。增长的主要部分来自燃料油和发电直接用油,前者将由2010年的18.3万桶/天上升到30.3万桶/天,后者将由2010年的8.5万桶/天上升到14万桶/天。

  这些情况对期货和市场买卖会有影响,但是从基本面来看,影响有限。油价150~200美元/桶的时代在近期还不会到来,但油价的波动性会加大。2008年,迪拜油价达到91美元/桶,2009年跌到60美元/桶,2010年涨至近80美元/桶。

  如按平均值算,预计2011年迪拜油价将超过2008年,达到105美元/桶。具体预测为,2011年第二季度达到106美元/桶的高点后,将在第三季度和第四季度下滑至101美元/桶和99美元/桶或更低。但这只是季度平均值,具体某个时点的价格也可能冲到150美元/桶这样的高位。如果油价达到125美元/桶,其波动范围可能会非常大。

  全球石油供需矛盾仍然突出

  受2008年金融危机的影响,全球石油消费在2008年第三季度开始下降,2008年第四季度,OECD国家石油消费需求下降幅度高达500多万桶/天,但非OECD国家的消费需求仍增加近300万桶/天。2009年第一季度,全球石油总消费量下降幅度达到300万桶/天,其中非OECD国家的需求也出现下降,接近100万桶/天。

  2009年第四季度,非OECD国家的石油消费需求增长量超过OECD国家的下降量,全球石油总消费需求重新上涨。2010年第二季度,OECD国家的石油消费需求也开始上涨,但幅度有限。总体来看,2011年全球石油消费需求仍将大幅增长,增长量将达到200万桶/天,其中绝大部分增长量将来自非OECD国家,OECD国家的增长幅度在下降。

  预计未来发达国家的石油消费量还将下降,以美国为例,如果未来油价介于125(基况)~190(高况)美元/桶之间,美国石油消费总量约有1亿~1.5亿吨的下降空间。美国石油“瘦身”的基础非常好,其石油价格相对于欧洲而言还是比较低的,而近几年,欧盟国家的石油需求也是呈下降趋势的。

  预计2010~2020年,中国石油消费需求将增加50万桶/天,即每年增加2500万吨。印度石油需求将增加12.6万桶/天,即每年增加630万吨。其他的亚洲国家的增长速度为12.3万桶/天,每年增加615万吨。中东地区自身也将是一个很大的需求中心,预计每天增加30.5万桶,即一年增加1525万吨。这四个国家和地区的增长量总计约为100万桶/天,即每年要增加5000万吨的石油消费量,其中中国约占50%。

  在供给方面,2010年全部非欧佩克国家的石油产量增加了约70万桶/天,即全年约3500万吨,2009年增加了50万~60万桶/天。但预计到2015年,全部非欧佩克国家的产量将停止增加,到2020年开始下降,到2025年下降的幅度将更大。在非欧佩克国家中,拖后腿的主要是欧洲,例如英国和挪威的产量都在下降。这里面唯一的一个不确定因素是巴西,该国的产量可能达到1.5亿吨,但还是不能抵消其他非欧佩克国家的下降量。

  而欧佩克国家,特别是中东欧佩克国家也将面临资源减产的问题。目前欧佩克国家的剩余产能约为700万桶/天,由于利比亚石油生产中断,其他国家要动用剩余产能,预计2011年欧佩克的剩余产能将下降。综合考虑未来十年的需求增长,未来石油供需形势将会越来越吃紧。

  未来石油供给或将更加“欧佩克化”

  1995~2003年,全球石油生产的绝对增长量为1080万桶/天,其中非欧佩克国家提供了670万桶/天的增加量,欧佩克国家提供了410万桶/天的增加量。这期间,非欧佩克国家对全球石油产量增加的贡献较大,提供了62%的增加量,其余38%由欧佩克提供。这是因为欧佩克的限产,即所谓的调节作用。这期间迪拜油价下降到30美元/桶以下,1998~1999年甚至跌到了10~12美元/桶左右的历史低位。

  2004年到2007年是所谓的需求高峰期。有种观点认为这期间中国的需求增长占全球石油消费需求总增长量的三分之一。这几年全球石油生产增长了690万桶/天,其中非欧佩克国家只提供了10%,其余90%由欧佩克国家来提供,2007年末,迪拜油价高于80美元/桶。

  2008~2009年是全球金融危机。这两年,全球石油产量下降了190万桶/天,其中欧佩克国家主动减产210万桶/天,非欧佩克国家的产量几乎没有什么增长。预计2010~2020年,全球的石油需求增长要达到1400万桶/天,主要来自中国、亚洲其他国家和中东地区。但这期间非欧佩克国家只能提供1%左右的新增产量,90%以上需要欧佩克国家来补充。

  这对石油消费国来说非常不利。过去欧佩克国家一直在控制自己的产量,未来几乎所有的需求增长都将由欧佩克国家来填补。近几年国际油价超过100美元/桶,非欧佩克国家都开足马力生产,但结果也只能生产这么多。所以基本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即非欧佩克国家的石油产量即将见顶,欧佩克将会有更多的手段来控制油价。

  未来欧佩克在石油生产中的发言权会越来越大。尽管欧佩克成员国都宣称自己是负责任的国家,但如果这些国家觉得价格不合适,还是可以控制产量的。例如于6月8日召开的欧佩克第159次部长会议上未能就是否提高石油产量限额的问题做出决议,会议决定搁置争议,暂时维持原来的原油产量限额不变。

  这对亚洲国家尤为不利,因为未来十年该地区的石油进口需求将快速增长,而中东地区以外的石油供应也不能满足亚洲的进口需求。以俄罗斯东西伯利亚地区为例,2010年该地区原油产量不到40万桶/天,预计该地区的高峰产量能够达到90万桶/天。远东太平洋(601099,股吧)石油管道目前的输送能力为60万桶/天,随着第三阶段完成,这条管道的输送能力将达到120万桶/天,但输往亚洲的石油最多不会超过80万桶/天,仅相当于亚洲一年的石油需求增长量,远远不能满足亚洲的石油进口需求。



          您的分享是我们前进最大的动力,谢谢!
关键字: 欧佩克 中东 北非 OECD 
关于我们 | 会员服务 | 电子样本 | 邮件营销 | 网站地图 | 诚聘英才 | 意见反馈
Copyright @ 2012 CIPPE.NET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全球石油化工网 版权所有
京ICP证120803号 京ICP备05086866号-8 京公网安备1101050183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