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并不是说进口了多少原油就要达到多少开工率,炼油单位的排产和检修计划在原油供应之前就已经结合产能等各方面因素综合考虑了,后期再根据国际油价和国内市场进行适时的调整。”上述中石化人士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说。
“这就是典型的计划经济,与市场机制完全脱节,从原油进厂到成品油配送销售都是按照计划在系统内运营,造成国内石油市场供求关系失衡。”河北石油商会会长齐放对记者说。
与此同时,在两大石油公司炼厂排产严重滞后的同时,中石油、中石化旗下的三产公司却在各大炼厂进入检修期间大获利好。
一名与齐鲁石化有着多年业务往来的民营油企老板向本报记者透露,中石化在保证旗下炼厂不亏损的情况下,还会将国家批复给民营油企的原油指标压低成本,从中获利。
“他们(中石油、中石化)有计划内,也有计划外,国家每年批复给民营油企70万吨的油中,50万吨最后都会落到他们的三产公司,猫腻就在这里。”上述民企负责人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