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1994年探明石油地质储量18289万吨到2007年探明石油地质储量41492万吨;
从最初单一的船舶拉油逐步形成以“卫星平台—中心平台—海底管线—陆地接转站”全天候生产为主、以“油轮穿梭”
采油为辅的配套开发模式;从投产初期依靠天然能量自喷采油,逐步配套形成了以
注水开发、潜油电泵和地面驱动螺杆泵采油为主的机械采油体系。
经过十几年胜利海油人的艰苦努力,一个二百万吨级的海上油气田巍然屹立于辽阔的渤海湾南部海面上。这些逐年攀升的数字和成熟的配套技术充分印证了海上油田大发展的动力——科技。
科技推动了胜利海上油田勘探开发水平的持续攀升和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推广应用新工艺、新技术、新材料、新产品是促进科技尽快转化为现实生产的重要途径和有效途径。
多年来,
胜利油田海洋采油厂以“经济效益为中心,以科学技术为先导”,在1995年海上埕岛
油田开发先导试验区初步形成开发方式及工艺、海工配套技术的基础上,开展了油藏地质、油藏工程、采油工艺、海工及地面工程建设、油藏管理等多学科、多专业的联合攻关,形成了埕岛油田高速高效开发的配套技术。
海上勘探自1988年发现埕岛油田以来,主要集中在埕岛地区,以埕岛上第三系馆上段油藏勘探为主。建厂以来,采油厂就注重推广应用技术、新方法,依靠用层位约束提高地震剖面纵向分辨率处理技术、利用地震信息综合参数转换法实现砂体分布的预测技术以及
储层参数的横向模拟等技术,重点加强了埕岛浅山油田带,下第三系以及外围的科研力度,取得了三个突破、一个扩大、一个发现的良好勘探成果,连续突破埕岛浅山油藏、东斜坡下第三系隐蔽油藏及埕北30浅山带第三系的勘探,扩大了上第三系勘探,发现了中生界中下部新含油层系,为加快海上产能建设步伐提供了技术保障。
先进的勘探技术,为下步开发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埕岛油田的第一口试采井埕北151井于1992年投产以后采用船舶拉油。由于埕岛海域海况及地质条件复杂、投资高、风险大,在极浅海海域进行油田开发,国内无经验可以借鉴。
为了高速高效开发好埕岛油田,采油厂科研人员深化油藏精细研究,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确立了以“卫星平台—中心平台—海底管线—陆地接转站”全天候生产为主、以“油轮穿梭”采油为辅的配套开发模式,走出了一条具有胜利特色的海上油田开发建设之路。
随之,采油方式也由油田投产初期依靠天然能量自喷采油,逐步配套形成了注水开发、潜油电泵和地面驱动螺杆泵采油为主的机械采油体系。
与此同时,采油工艺技术逐渐成熟起来,海上防砂技术的改进、
水平井钻
完井技术的实施、注水工艺的推广等方面形成了相应的配套技术。其中,分支井技术是当今油气勘探开发领域的主流技术之一。
CB26B-ZP1鱼骨状水平分支井是胜利油田乃至
中石化第一口水平分支井,属于先导试验井,不仅减少了以往水平井钻井、套管
固井、射孔、完井作业各个环节对油层的污染,同时也增大油层的渗流面积,提高油井的产能,为今后海上的高效开发探明了新路子。
科技能发展,人才是关键。近年来,采油厂党委高度重视人才培养工作,紧紧围绕生产发展中心任务,制定完善人才培养规划,加大人才培养投入,强化培养措施,探索实行了人才队伍“三条线”管理,持续开展了能力提升工程、“金钥匙”技术竞赛、导师带徒等活动,实施了海上专业技术人才心理研究、核心人才开发研究等行之有效的工作,人才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加大与外部交流的力度,每年都组织技术人员参加山东石油学会及其他学术组织举办的学术交流活动,提交专业论文参加研讨,开阔了解决油田生产技术难题的创新思路,进一步提升了自主创新能力。
10多年来,海洋采油人敢于攻坚克难,建厂以来累计荣获各类科研成果327项,其中局级以上奖励122项,国家级大奖3项,在油气勘探、油藏工程、钻井技术等各个方面,形成了具有胜利特色的一系列先进适用的配套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