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发现第一口二氧化碳气井,到研究应用二氧化碳驱油技术;从外围艰难起步、稳步推进,到向老区油田逐步延伸,
大庆油田科研人员一步一个脚印,一步一重天。
6月初,记者在大庆榆树林油田树101二氧化碳驱油区块获悉,二氧化碳驱油技术攻关试验呈现良好发展态势。
大庆油田今年将二氧化碳驱油纳入战略储备技术,扩大二氧化碳产能建设和驱油试验区规模,逐步将试验区从外围油田向老区油田延伸。目前二氧化碳驱油技术攻关试验累计增油超过4000吨。
1988年,大庆油田在萨南东部过渡带开辟了二氧化碳试验区。1990年至1995年底,先后对葡I2油层和萨Ⅱ10-14油层进行了非混相二氧化碳驱油先导性矿场试验,两次试验均采用先进行前期
水驱,然后进行水、气交替
注水方式。虽然该矿场试验由于油藏非均质性导致的气窜影响了注入效率,但总体上还是取得了降低含水率、提高
采收率的效果。
经过多年的科学研究和现场试验,科研人员发现,将二氧化碳注入能量衰竭的油层,可提高油气田采收率,同时对于保护环境也有积极意义。这一技术不仅适用于常规油藏,还适用于低渗、特
低渗透油藏,可以明显提高原油采收率。大庆长垣外围有3.7亿吨特低渗透扶杨油层储量在常规
注水开发条件下不能有效动用,为二氧化碳驱油技术攻关试验提供了广阔空间。
2002年初,针对注水开发差、开采成本高、难以有效动用的实际情况,大庆油田加大二氧化碳驱油技术研发力度。大庆
采油八厂开展了芳48断块二氧化碳驱油开发先导试验,次年3月进入矿场试验。经过4年现场试验,与同类
储层压裂投注的注水井相比,注气井在未压裂的情况下吸气能力是注水井的4倍左右,同时采出井见到较为明显的注气效果,油井产量明显回升,见气后产量递减幅度较小。
2007年年底,这个厂扩大试验区,部署40口井,动用含油面积2.5平方公里,截至目前累计增产原油3000吨。该套技术有望成为有效动用特低渗透、裂缝不发育的扶余油层的可行技术。
从发现第一口二氧化碳气井,到研究应用二氧化碳驱油技术,21年来,大庆油田已形成了二氧化碳泡沫压裂、吞吐和气举等多项驱油技术。
2008年,随着外围试验的稳步推进,外围6个采油厂开辟的试验区块相继显效,二氧化碳吞吐增油作业已覆盖外围油田绝大部分地区。6月初,采油九厂塔112区块10口井二氧化碳吞吐试验圆满完成,平均单井日增油2吨。7月下旬,采气分公司成功完成头台油田两口井二氧化碳吞吐施工。
时下,大庆油田在做好现有试验区块的同时,积极与采油一厂等老区油田合作,探索二氧化碳驱油技术在高渗透储层的适应性,为二氧化碳驱油规模化应用做好技术攻关。同时建新站、打新井,产能扩建工作紧锣密鼓,二氧化碳液化气站将由1个增加到2个,二氧化碳气井将达到9口,液态二氧化碳年产能将由目前的5000吨上升到5万吨。
科研人员表示,将尽快形成适合大庆油田老区的二氧化碳驱思路和做法,提前做好技术储备,为原油4000万吨持续稳产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