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集集团海外收购的临门一脚,进球得分的却是竞争对手。
8月11日,振华重工发布公告,公司控股股东中交股份(1800.HK)通过全资子公司香港振华工程有限公司(下称振华工程)以1.25亿美元收购美国海上钻井平台设计和装备商FriedeGoldmanUnited.Ltd.(下称F&G)。
然而,此前在2010年2月,中集集团就已公告过收购F&G的意向。
虽然中集集团说,失手F&G并不会影响公司的正常运作。但这一突发的状况,显然破坏了中集集团大规模进军的海洋工程计划。
昔日,中集集团总裁麦伯良与振华重工前总裁管贤彤笑谈海洋工程未来发展,年龄相差20有余的两人从彼此不服气转而惺惺相惜。而今,管贤彤已经离任。振华重工母公司中交股份“截和”中集集团,令双方在海洋工程制造领域的争夺陡然升温。
收购变局
在中集集团的海洋工程板块中,布局整个产业链条一直是总裁麦伯良的计划。一旦收购F&G完成,麦的布局将完美收宫。
“海洋工程预计今年盈利4000万美元。”在4月份的一次中集集团股东会上,麦伯良作出如是判断。
早在2月2日,中集集团发布公告,已与F&G的大股东俄罗斯MNP集团达成意向,拟以7500万美元的价格收购其手中持有的75%股权。
对于此次收购意向,中集集团予以了高度的评价:“有利于本公司海洋工程业务发展战略的推进和实施;有利于在海洋工程业务的市场拓展;有利于烟台莱佛士突破现有设计瓶颈;有利于提高公司海洋工程的供应链管理能力。”
对F&G,麦伯良志在必得。
根据中集集团4月份股东会纪要显示,麦伯良说,“F&G的收购已进入最后程序,在进行最后的协议草拟阶段,短时间就会完成收购。”
对于F&G,麦伯良毫不掩饰其对中集集团的影响力:“收购F&G将使中集在海洋工程大产品的技术话语权提升。”
然而,中交股份横空杀出,并给出了高出25%的溢价。8月10日,中交股份发布公告,已于2010年8月9日完成了对F&G的100%股权的收购。中集集团的布局被彻底打破。
中交股份并不承认自己在中集集团的收购中“横插一杠”。中交股份向外界宣称,振华工程并不知晓中集集团亦有意于F&G,公司早在1月份就已经展开接洽F&G大股东;6月22日,中交股份已正式与卖方签署股权收购协议,8月9日完成股权交割。
中集集团对此反击说,中交股份是在“本公司与F&G的股东达成意向之后,向F&G的股东提出了更高的报价,即以1.25亿美元收购包括F&G核心团队持股在内的F&G全部权益。”
公开资料显示,中交股份以高出中集集团25%的溢价完成了F&G全部股权的收购,将俄罗斯MNP集团持有的75%股权、GoldmanOffshoreDesignLLC(GOD)持有的25%股权悉数揽入怀中。
中集盘算
按照中集集团原先的构想,收购F&G可以提升公司在全球海洋工程领域中的地位。而7500万美元的价格,显然是笔划算的买卖。
“中集如果把海洋工程做好,那么中集在世界经济链条上,会有重要的地位提升,海洋工程可能单独列入国家的‘十二五’规划,国家对海洋开发的重视程度前所未有。”出于对海洋工程产业前景的判断,麦伯良选择了在中集集团板块中增添海洋工程,并通过一条被业内称作捷径的方式——收购,来进入这一领域。麦伯良认为,“海洋工程的装备大、周期长,收购莱佛士以后,比自建的周期短很多。”
中集集团进军海洋工程领域当以2008年3月启动收购烟台莱佛士为标志。烟台莱佛士为国内最大的钻井平台生产基地,主要为离岸石油和天然气市场建造平台,以及各种船舶设备。
2008年3月12日,中集集团通过旗下子公司与烟台莱佛士的章立人等两位股东签署协议,以每股6.92美元的价格收购两人手中持有的29.9%股权(后收购价调整为4美元/股,总价为3.271亿美元)。
截至2009年11月,中集集团又发起要约收购获得烟台莱佛士发行在外股份的55.21%,从而获得了对该公司的控制权。
在完成对烟台莱佛士的控股后,中集集团启动了一系列完善产业链的动作:通过收购和自建,中集集团在芝罘岛、海阳设立占地2万平方公里的海洋工程基地。
其后,通过对二级市场的收购,中集集团持有全球第三大海洋平台钻井系统供应商TSC海洋集团公司9%股权,并通过烟台莱佛士持有TSC8%股权。
2009年10月份,耗资1.5亿元的中集集团烟台海洋工程研究院成立。
按照麦伯良对海洋工程的规划,中集集团欲进军世界海洋工程第一方阵。“全球范围内,特别是针对深水的海洋工程,中集会做到世界一流,未来在量上要做到全世界第一,超越新加坡吉宝、三星、大宇。”
但中集集团认为自己做得还不够。
2010年,中集集团启动收购F&G。“中国海洋工程企业在主流平台基础设计上的经验积累与核心能力均有差距,这直接影响了总装建造水平和效率效益的提升。F&G是国际一流的海洋工程设计公司,中集与该公司有着长达十几年的合作基础,双方的优势和特点大家都非常清楚。双方团队都认为,如有机会实现整合将可形成比较大的业务协同和共同提升空间。这是我们作出收购F&G决策的前提。”中集集团海洋工程业务负责人对外宣称。
麦伯良说,对F&G的收购完成之后,“未来会有几十个美国人和欧洲人(F&G员工)来中国工作,不断地融合,从概念设计到基础设计,逐渐延伸到施工设计,把海洋工程的系列化、标准化生产提升到新的水平。”
但这一切美好的构想,随着中交股份对F&G的收购化为泡影。
振华短板
中交股份出手收购F&G,也是为了子公司振华重工在海洋工程的发展蓝图。
早在2007年,在振华重工的年报中,海上重工业务已经在列。
对海洋工程业务的规划,管贤彤多次在公开场合提及,“振华重工的海洋工程装备短期目标是,2~3年内海洋工程市场产品占公司总产值50%以上,相应板块的营业收入突破40亿美元。3~5年后,海洋工程业务占到公司产值的80%以上。”
彼时的管贤彤采取了自行发展的模式。“老管从708所找来了一批海洋工程能人。”一位不愿意具名的业内人士透露说。“这批人都是国内海洋工程领域的佼佼者。”
振华重工海洋工程研究院及海洋工程配套研究院先后于2008年成立。
2009年振华重工的年报中,海洋工程占总收入比例不高,但业绩增长较快:海洋工程业务较2008年增长85.49%,达到35.82亿元。毛利润率从2008年的22.11%提升至30.85%。
但振华重工港机业务的大幅下滑,让一切黯然失色。
正当振华重工转型的关键时刻,管贤彤却未有先兆地离任。有消息说,管贤彤卸任后,从708研究所跳槽到振华重工的许多专家选择了离开。其中大部分出走的专家选择了中集集团海洋工程研究院。
有业内人士推测,管贤彤的离任与在海洋工程领域的投入产出不成比例有一定的关系。
振华重工在年报中皆提及,“海洋工程产品因为生产周期更长,往往需要2~3年。要发展壮大海洋工程产品,首先要对基本建设进行投入,造成近年来公司对基建投入较大,即使不发生金融危机,海洋工程产品产生收益也需要一个过程。”
其实,在海工领域不靠并购,一切依靠自己需要漫长的过程。记者从中远船务了解到,该公司在转型海工之前,蓄势两三年,直到2007年,该公司才正式转到海工领域。“集团公司每年对海工研究院的投入多达1亿元。”南通中远船务公司总经理倪涛直言,自己营建海工队伍一定是个漫长的过程。
中交股份显然等不了那么久。
在业内人士看来,收购F&G并不划算,但为了摆脱在业内人士眼中尚处于制造链条低端的形象,中交股份还是决定出手。
“预期此次收购交易可大大提高向中国和国际客户提供复杂海上开采与建设解决方案的竞争力。中交股份同时认为,在集团与F&G之间将产生多个潜在的协同效应。例如,振华重工的海上设备生产能力可以得到进一步利用。”振华重工称。
但一位曾经在新加坡吉宝企业工作多年的专家认为,F&G最大的价值是企业文化,并不是公司的外壳,其核心竞争力是人才。“管理层拿到钱套现之后,他另组一套班底。振华重工最后能得到什么?”
业内比较担忧的是,海洋工程产品极具个性,每个平台的制造要求都不同。即便振华重工拿到了F&G之前的产品,但并不代表以后就具有绝对竞争力。
海洋工程之争
世界著名海洋油气工程研究咨询机构道格拉斯-威斯伍德公司(DW公司)的报告显示,未来5年,全球海洋油气工业将投资1890亿美元在遍及全球的海洋上建立15000个油气勘探和开采井,全球海上浮式生产设备市场规模约1000亿美元。
在海洋工程领域,中国明显处于劣势。据不完全统计,全球50%的海洋工程装备在韩国建造,20%在新加坡建造,仅有17%在中东船厂和中国建造。
“如果不是金融危机,中国不会有那么多企业会转向到海洋工程领域。”中远船务工程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徐秀龙说。
根据德国劳氏(GL)提供的信息,当前中国有15家船厂投资了大约400亿元人民币用于开拓海洋工程业务,来自国内企业之间的竞争正在加剧。
“第一梯队则包括烟台莱佛士、大连船舶重工、上海外高桥[12.58-1.33%]、中远船务等企业,主要从事钻井平台和浮式生产系统建造。其中烟台莱佛士海洋工程有限公司手持订单最多,达到13座,大连船舶重工集团有限公司产品覆盖了自升式钻井平台、深水半潜式平台、建造类型最多;上海外高桥造船公司首次承建了世界上最先进的第6代3000米深水钻井平台,建造技术最难。”中船重工704研究所标准情报室研究员刘峰认为,而振华重工、熔盛重工等则被划入了第二方阵。
近期有消息说,海洋工程装备有望列入国家“十二五”规划中。有分析人士判断,这又将为海洋工程制造企业带来新的刺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