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对外依存度”真实的过半后,在更加脆弱的石油战略环境下,同时也未必尽是坏事。
当中国耀眼的经济成就开始令世界炫目的时候,这个庞大而粗放的经济体也走到了1993年的能源拐点——成为了石油净进口国。在成为石油净进口国之后,中国石油进口量开始以每年1000万吨的速度递增,石油对外依存度也由1993年的6%一路攀升。到2006年,石油对外依存度突破45%,其后每年均以2个百分点左右的速度向上攀升,2007年为47%,2008年为49%。
终于,在2009年,50%这个中间线被突破。现在,进口石油已经超过全年消费量的“半壁江山”——国家能源局1月底公布的数据显示,去年中国生产原油1.89亿吨,与此同时,净进口原油却达到1.99亿吨。8月10日,中国石化学会会长李勇武称,中国原油对外依存度已高达55.14%。据《全国矿产资源规划(2008—2015)》预测,10年后,中国的石油对外依存度将达64.5%。
据此,有专家认为,这给中国能源安全带来极大隐患。“石油对外依存度”越高,意味着更为脆弱的石油战略环境。
但也有专家们存在着不同看法,他们以发达国家石油对外依存度普遍高于50%为据,认为50%并不是什么“警戒线”。在当今全球化时代,各国间的资源和产品贸易实属正常情况,没必要过于忧虑。
问题在于,对于“石油对外依存度”这个概念,我们需要理解的是什么?近两年中国油企紧扣国家战略,竞相出海寻找油源,在一定程度缓解国内石油紧缺的同时也让中国更为紧密地置身于地球村中。
国际原油市场就像一个大油桶,地球上绝大部分开采出来的石油都会被注入其中,进行交易。它交易量大、流动性强、全球价格趋同,对于任何一个参与其中的国家来说,只要资金充裕,似乎不存在石油短缺的风险。难怪有评论人士认为,中国的
石油安全不在自己掌握
石油储量本身,而在于维护世界和平,确保持续稳定地从国际市场上购买原油。
在可预见的未来,石油这种“经济的血液”仍可能是国际能源舞台的王者,她对于一个国家繁荣与稳定的意义可能更加重大。但同时也意味着中国早已深度融入国际石油市场,毕竟德国、日本等“输血大户”也悠哉度日。当然,如能同时加大深海开发力度,增强“造血”功能,才不愧为上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