稀土之讼来了?

[加入收藏][字号: ] [时间:2011-08-12  来源:国际商报  关注度:0]
摘要: 稀土之讼来了? 据悉,近日美国和墨西哥已经向WTO提交了一份备忘录,指控中国稀土政策存在贸易保护主义,并要求取消稀土配额。专家表示,中国的稀土政策一方面是为了提高稀土的使用效率,另一方面中国并不限制外资进入中国稀...



稀土之讼来了?
 

    据悉,近日美国和墨西哥已经向WTO提交了一份备忘录,指控中国稀土政策存在贸易保护主义,并要求取消稀土配额。专家表示,中国的稀土政策一方面是为了提高稀土的使用效率,另一方面中国并不限制外资进入中国稀土深度开发领域,因此这种责难站不住脚。同时,其它国家对于中国稀土出口政策的指指点点,客观上也利于倒逼国内稀土开采、分离、应用等各个环节的改革,加快稀土行业走向健康发展的步伐。 

    近日,多家媒体报道称,中国工程院副院长、中国稀土学会理事长干勇院士在“第三届包头稀土产业论坛”上向外界透露,美国和墨西哥已经向世界贸易组织(WTO)提交了一份备忘录,指控中国稀土政策存在贸易保护主义,并要求取消稀土配额。 

    媒体还报道称,中国稀土学会秘书长林东鲁也证实了此消息,并表示国内正在积极应对潜在的诉讼风险。 

    本报记者10日就此事致电商务部条法司世贸组织法律处,该处相关人士表示对此事并不知情,目前没有正式收到有关稀土的诉讼。 

    7月WTO争端解决机构散发了关于欧盟和美国诉中国限制九种原材料出口一案的专家组报告,报告称中国限制九种原材料出口不符合WTO规定。此后便有专家称欧美此举意在“投石问路”,下一个目标可能锁定在稀土上。去年中国加强对稀土开采、生产和贸易管理的管理,也被美、日、欧等许多稀土进口国称之为中国政府出口限制行为,违反了WTO规则。 

    专家指出,长期以来欧美等国对中国的稀土出口政策一直耿耿于怀,若真要向WTO提起诉讼也不足为奇。 

    占了便宜还卖乖 

    商务时评专家、原五矿商会副会长周世俭向本报记者表示,目前全世界90%以上的稀土原材料供应全部来自中国,但这并不代表WTO其它成员国没有稀土资源储备。美国能源政策分析家向国会提交的一份名为《稀土元素——全球供应链》的报告显示,2009年,中国稀土储量占世界36%,产量则占世界产量的97%。与中国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美国稀土储量占世界13%,而产量为零;俄罗斯储量占世界19%,产量为零;澳大利亚储量为540万吨,产量为零。长期以来,这些有稀土储备但不进行生产的国家享受着中国廉价的稀土,已经获得了巨大利益。只要中国对稀土出口政策稍有动作,他们便开始聒噪不止。 

    周世俭认为,欧美对于中国9种原材料出口的诉讼只是为责难中国稀土政策作铺垫,稀土才是他们真正的目标。 

    事实上,7月商务部公布的2011年第二批一般贸易稀土出口配额通知显示,今年第二批稀土出口总额达到15738吨,加上去年年底公布的今年第一批配额14446吨,全年配额达到30184吨,较2010年的3.03万吨基本持平。在稀土出口问题上,中国不应受到指责。 

    商务部研究院院长霍建国对记者表示,中国进行稀土治理的根本目的是为了防止国内私挖滥采和疯狂走私所造成的环境破坏和资源浪费等行为,以促进中国稀土行业的健康持续发展,促进稀土的世界范围内的应用更加合理,更好地适应和满足市场的实际需求变化。一个国家对于不可再生类资源的保护是不容外人质疑的。在世贸规则中,对于资源枯竭、对环境有破坏、不可再生的资源,任何成员国是允许进行必要的限制开采的,而且这种限制是一视同仁的,只要做到这些,就符合世贸规则。 

    对外经贸大学国际贸易学院院长赵忠秀向记者表示,中国的稀土政策一方面是为了提高稀土的使用效率,另一方面中国并不限制外资进入中国稀土深度开发领域,因此这种责难站不住脚。 

    专家指出,国外对于中国稀土出口政策的指责主要是认为内外政策不一。 

    干勇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中国并不单独控制对国外的出口,国内也在控制总量,价格更是一视同仁。 

    商务部新闻发言人姚坚也多次表示,中国的稀土政策不存在内外有别,最终的目的是避免稀土无序开采造成的巨大环境破坏。 

    事实上,今年以来稀土价格的高涨也给中国本土企业带来了巨大压力,一家稀土应用企业老总在接受本报采访时曾频繁提到,由于稀土价格高涨,不少风电新能源汽车等下游企业已经因为不能承受高价而被迫使用其它替代材料或者停产。 

    抓住机遇促调整 

    接受本报记者的采访的多位业内专家表示,其它国家对于中国稀土出口政策的指指点点,客观上也利于倒逼国内稀土开采、分离、应用等各个环节的改革,加快稀土行业走向健康发展的步伐。 

    赵忠秀表示,如若美、墨向WTO提起诉讼,按照WTO程序,从磋商、调查到最后的裁定大约需要两年时间,中国完全可以在此期间内对稀土产业进行大改革,只有国内稀土产业走上健康轨道后,才能驳斥国外的责难。 

    中国稀土协会办公室主任陈占恒亦持此观点,他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虽然对稀土出口采取的配额出口管理容易被外人抓住把柄,成为贸易摩擦的诱因,但在目前国内稀土产业链尚不完善的情况下,稀土出口配额有其存在的必要,在稀土产业链走上健康轨道之前不可废止,“问题的关键在于国内稀土产业是否能够告别无序状态”。陈占恒说。 

    5月,国务院已发布《关于促进稀土行业持续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共22条。《意见》指出,将大幅提高稀土资源税征收标准,抑制资源开采暴利。改革稀土产品价格形成机制,加大政策调控力度,逐步实现稀土价值和价格的统一。加快转变稀土行业发展方式,促进稀土产业结构调整,严格控制开采和冶炼分离能力,大力发展稀土新材料及应用产业,进一步巩固和发挥稀土战略性基础产业的重要作用,确保稀土行业持续健康发展,用1~2年时间,基本形成以大型企业为主导的稀土行业格局。 

    陈占恒认为,在今后的稀土管理工作中,只要完成此22条意见的70%,稀土产业便将旧貌换新颜。事实上,在《意见》出台后,以央企为主导的南方稀土整合步伐明显加快,但如何处理好中央与地方、各个稀土管理部门及稀土产业链上各个企业的之间的利益关系仍是一大难题。 

    周世俭建议,目前最好的办法是将出口配额管理移至生产领域,同时严加监管,在采矿权、资源税、环保税等方面采取措施,这才是治本之策。 

    相关链接 

    外企无碍中企主导稀土领域 

    部分业内人士在此间召开的第三届“中国包头·稀土产业论坛”上指出,虽然外国企业正努力挺进稀土上游生产领域,但是今后5年内,外国企业无法撼动中国企业在稀土上游生产领域的主导地位,而会扮演价格追随者的角色。 

    受上游产品价格大幅上涨的影响,近年来,国外加大了稀土资源勘探和开发的力度。目前在美国、澳大利亚、越南、菲律宾、马来西亚、哈萨克斯坦等国家,一批稀土上游生产项目正处于实施或计划之中。 

    包钢稀土(集团)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张忠分析说,近年来,外国企业在稀土上游生产项目上正陆续取得进展,但是国外从上世纪90年代后期至今,存在10多年的稀土上游产品生产空白期,由于要解决项目建设、运营、环保等一系列问题,所以恢复起来需要一定时间。 

    此外,目前外国企业实施或计划实施的稀土开发项目主要停留在资源勘探和初级产品加工领域,相比之下,我国拥有从稀土采选、冶炼分离、稀土功能材料等完整的产业链。 

    部分业内人士分析说,综合外国稀土生产项目进展、产品品种、生产规模等因素看,预计2013年之前,稀土定价权会掌握在中国企业手中,到2015年外国企业在稀土市场也只是扮演价格追随者的角色。 

    近年来,稀土产品价格逐步向其战略资源的价值回归。比如与今年初相比,今年7月份国内市场镧、铈、镨、钕4种稀土元素的相关产品价格平均提高了3倍以上,铽、镝、铕等中重稀土元素的相关产品价格提高了5倍左右。 

    包头(包钢)稀土研究院原院长赵增祺等专家认为,随着国外稀土资源的开发和加工项目建立、运行,未来一段时间内,全球稀土市场将逐步形成多元化的供应格局,这有利于中国稀土矿山生产年限延长。

          您的分享是我们前进最大的动力,谢谢!
关于我们 | 会员服务 | 电子样本 | 邮件营销 | 网站地图 | 诚聘英才 | 意见反馈
Copyright @ 2012 CIPPE.NET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全球石油化工网 版权所有
京ICP证120803号 京ICP备05086866号-8 京公网安备1101050183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