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国家发改委正在研究和推进成品
油价格形成机制的完善。这条消息首先由发改委副主任张晓强在达沃斯论坛上发布,几天之内,在
成品油行业内引发了多种猜测。接下来将有怎样的完善措施出台?“跟涨不跟跌”的怪象能否就此终结?关注之下,疑问亟待解答。
成品油调价周期或将由22天缩短至10天
我国成品油价格实行“政府指导价或政府定价”,也就是在政府指导价下,石油垄断企业无权自主决定是否涨价,只能提出涨价的建议,最终的决定权在发改委。现行的《石油价格管理办法(试行)》中规定,当
布伦特、迪拜、辛塔三地原油连续22个工作日移动平均价格变化超过4%时,可相应调整国内成品油价格。
众多业内人士认为,“跟涨不跟跌”成为惯性,最重要的推手就是目前漫长的成品油调价周期——22个工作日。此番调整的一个重要预期,正集中在“从22个工作日缩短为10个工作日”上。中国之声特约观察员杨禹认为,这一变化,有利于市场更灵敏地反映
国际油价的变动。
杨禹:现在的22个工作日使得我们调价离国际市场三种原油的变动之间差距太大,经常跟不上国际原油的变化状况。比如说之前这一段时间国际
原油价格曾经连续的下降,但是因为我们还没有到22个工作日,等我们真到了22个工作日的时候,国际油价又可能出现了一些小幅的回升,就使得我们错过了降价的机会。如果我们已经现在改成了只需要相隔十个工作日的话,我觉得毫无疑问在过去的一两个月里面我们能见到成品油价格的下降。
韩晓平:各方利益难平衡 调整面临阻力
但是,中国能源网首席信息官韩晓平认为,各方利益并不那么容易平衡,他也借这个调价周期的调整为例表达了他的担忧。
韩晓平:现在从两大石油公司希望把时间缩短到10个工作日,可是占半壁江山的民营企业就反对。如果你减少到10个工作日我们要从两大公司批出油来再运回去,可能还没运到家你这个油价就已经发生变化了,经营者留的空间是非常小的,所以我没有办法来承担这样一个风险。
如果占半壁江山的民营企业都不能够接受的话,我想这个制度就非常难以出台,所以现在看不是简单的通过一个制度调节能够解决问题的,可能需要做更多的更深刻的改革,特别是要开放市场,要让民营企业能够进口原油。如果民营企业能够进口原油,形成一个多元性的机制的话,你再逐渐的开放市场缩短调价的周期可能更加有利。
杨禹:成品油定价权下放是趋势 避免垄断巨头操纵价格
此前也有消息显示,在发改委向国内主要石油公司下发的有关征求意见稿中,另一个重要的变化是成品油定价权的下放。那么,成品油定价权的下放是否真的会出现?这样的“下放”到底意味着什么?
杨禹认为,“下放”目前来看过于笼统,必须要根据在什么范围以内、进行多大程度的“下放”来具体分析,但是,当定价权下放后,可能会出现的垄断巨头操纵价格的状况必须先引起我们的重视。
杨禹:我觉得这一点还有一定的争议,但是也是大的趋势。在新的公布的定价机制里面对这个下放到底是怎么定义的,它下放到什么程度,我觉得我们还要再看看最终公布的办法。如果我们要想让它对市场的影响更多的是积极因素的话,其实还有一个改革的前提,那就是三大石油企业目前客观上形成的相对比较垄断的格局还要在一定程度上要有所改变,否则的话容易出现垄断巨头操纵价格的现象。
“下放定价权”不是目的 关键要推进市场化
但是“下放定价权”的假设,是否会真的像市场期待所表现的那样顺利?韩晓平认为,下放的定价权谁愿意接,谁有能力接,成为定价权下放最重要的阻碍。
韩晓平:
中石油中石化也未必愿意接这个定价权,因为他们现在本来是市场经营中已经占了一个主体,他们有一定的垄断性,如果这个时候让他们定价他们就变成众矢之的。因为我个人看中石油、中石化,特别是中石化他们未必想接这个定价权。
但是还有一种说法就是可能把定价权进一步的下放给地方政府能够参与,实际上也不可能。因为油本身并不是每个省都有,它的整个配置资源必须要通过央企有效的资源配置,所以一个省是没有办法来解决这个问题的。现在这种下放定价权并不清楚它最终是想怎么下放。但是我们认为不管你怎么下放定价权,如果没有市场机制启动的话,任何一个下放可能都不能真正起作用。
韩晓平表示,解决问题的真正钥匙是市场化。一个更多竞争主体参与的市场,一个信息公开透明的市场,才能能让国内成品油交易市场的规则和市场主体在实践中不断完善。
韩晓平:现在一个解释为什么跟涨不跟跌呢?说每一次涨价的时候,都没有涨到位,因为考虑到CPI,考虑这个因素,考虑那个因素所以没有涨到位,所以现在也没有办法满足下调的条件,但是到底你的公式是怎么制定的?到底你涨了多少,多少才叫到位,老百姓并不知道。所以解决这个问题我们还是要靠市场本身,而市场配置资源的一个前提就是要有更多的竞争主体,市场是在竞争中完善的,只有开放市场有更多的竞争主体,通过充分的竞争才能由市场本身来制定,来决定这个价格。
油价市场化需循序渐进 保持稳妥
而杨禹认为,尽管成品油定价的市场化改革是大的方向,但是在国内成品油交易市场尚未健全的环境下,市场化的过程还需要循序渐进,走出一条积极稳妥的道路。
杨禹:可能公众特别关心油价,但是因为我们国家现在的油价跟国际市场的石油价格变化之间的关系还没有完全的理顺,就是原来我们相对偏低,通过改革我们要逐渐把它给补回来。我想如果现在突然间快速的放开定价的市场化的话,我们会在短时期内看到油价一个相对比较快上涨的趋势,所以定价市场化虽然大趋势是如此。
但是那个改革我觉得还是要渐进而行,老百姓的承受力我们要考虑,这样的变化对于整个物价总水平的影响我们要考虑,这就是我们改革的难度。让油价接近它真实的面目和让老百姓承受力逐渐的提高,这几个目标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只有这样,我想我们的成品油定价改革才是一个既积极又稳妥的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