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庆长假过后的首个工作日,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送出了一个姗姗来迟的降价好消息。好消息虽好,由此引发的疑问也不少。
为何现在才下调
对于这次成品油下调,市场已经等待了一年之久。最近一次成品油价格下调需要追溯到2010年6月1日,国内汽、柴油价格分别下降0.17元/升和0.19元/升。
之后,国内又经历4次成品油调价,但均为上调。汽油价格累计上涨了1.05元/升;柴油价格累计上涨了1.09元/升。如果按私家车油箱容量为60升来算,四次成品油涨价之后,每加满一箱油要多花63元。
连续的涨价已经让国内消费者产生了成品油价格易涨难跌的印象。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价格司司长曹长庆表示,按照现行定价机制,国际市场某种原油某一天或某几天价格变化较大时,国内成品油价格可能不会调整,只有当国际市场相关油种连续22个工作日移动平均价格变化超过4%时,国家才会相应调整国内成品油价格,这主要为了避免国际市场油价剧烈波动导致国内油价频繁调整。
他说,近日才达到4%的调价边界条件,国家因此决定适当降低国内成品油价格。
油价还会再降吗
成品油价16个月来首次下调,对于成品油价后期走势,国内专家普遍预测下跌空间有限。
韩晓平称,近日国际油价出现反弹,原因在于冬季采暖又开始了,所以此番发改委下调的油价能不能维持下去很难说。
厦门大学中国能源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林伯强称,原油的后市仍取决于欧债问题,“如果欧债问题进一步恶化,原油价格就有进一步下降的可能,但欧债问题一旦稳定,原油价格还将掉头上涨。”
中国宏观经济学会秘书长王建则持相反意见,他认为大宗商品将连跌三年,国际油价将跌至40美元上下见底,国内成品油价格下调空间很大。
为何“涨多跌少”
曹长庆称,自2008年底成品油价格和税费改革方案实施以来,国内成品油价格进行了16次调整,其中10升6降。
自8月份以来,国际市场油价快速下跌,但国家发改委直到现在才下调国内成品油价格,有网民质疑国内油价“涨多跌少”、“涨快跌慢”。针对这种疑问,国家发改委有关负责人表示,“涨快跌慢”的问题完全不存在。
国家发改委有关负责人称,在成品油调价操作中,每逢国内油价需上调时,因要考虑对下游行业影响以及通胀压力,国家不仅适当控制调价幅度,还经常推迟调价时间;每逢国际市场油价大幅下跌时,国家即按当时国际市场油价与上一次调价时水平所对应的降幅及时下调国内成品油价格。
“从国内市场看,为减缓国际油价上涨对国内市场的影响,国家综合考虑国内经济形势、社会各方面承受能力等因素,对成品油价格进行了适当调控,国内成品油价格按机制应提高70%以上,但实际仅上调了50%左右。”
油价到底该怎么定
韩晓平认为,目前的油价机制有问题,首先以三地价格为依据的规定本身就不合理。因为,中国石油进口不一定是从这三地,还有别的地方。
“新的定价机制需要内外兼顾。”中国石油大学工商管理学院副院长董秀成表示,我国现行的价格管理办法是与国际石油市场挂在一起的,但与国内的石油市场是相对脱节的,也就是说,价格测算公式里没有考虑任何国内市场因素。
这就造成了当前国内成品油供应紧张,按照“调价规则”却需要降价的矛盾。这归根结底在于我国现行的成品油定价机制参考的周期过长,使得国际市场的变化不能及时有效地传导到国内。
不少业内人士呼吁,成品油调价参考的周期可以从22个工作日缩短至10个工作日,调价参考的三地原油变化率可以收窄至4%以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