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行业进入洗牌通道

[加入收藏][字号: ] [时间:2011-10-28  来源:中国能源网  关注度:0]
摘要: 明后年市场环境或更恶劣,二三线企业面临致命打击 放假,尤其是没有时间限制的放假,是光伏业一线工人小王所不愿面对的,但又是不得不接受的事实。 小王是河北一家光伏公司太阳能电池制造车间的一名工人。从今年10月1日车间停产开...

    明后年市场环境或更恶劣,二三线企业面临致命打击

    放假,尤其是没有时间限制的放假,是光伏业一线工人小王所不愿面对的,但又是不得不接受的事实。

    小王是河北一家光伏公司太阳能电池制造车间的一名工人。从今年10月1日车间停产开始他就一直在家放大假。而小王所在的公司在光伏领域还颇为有名。小王告诉《中国企业报》记者:“目前市场不景气,公司的部分车间处于停产状态,工人只能领到一定的补助费。”

    在全国,目前处于停产半停产状态的太阳能组件厂不在少数。业内人士表示,光伏业已经进入了寒冬,而且还可能要熬过明后两个冬天。

    超半数企业或被淘汰

    今年上半年以来光伏行业的发展就进入了低迷期,一时间光伏产品的市场需求锐减,光伏产业链上相关产品的价格全线大幅下跌。在业界普遍预测光伏行业将在8月份之后实现恢复性增长的时候,光伏产业却出乎意料地继续处在下行的通道上,近期更是传出国内许多光伏企业将要破产倒闭的消息,光伏产业所处寒冬期的“寒意”似乎渐浓。虽然光伏价格下滑是行业发展的趋势,但今年全球光伏价格下滑的速度则令业界始料未及。

    今年7月之后,光伏组件价格就出现了跳水迹象。浙江省可再生能源协会秘书长朱萃汉告诉《中国企业报》记者,对于太阳能下游光伏组件企业来说,即使出货量出现了上升,但基本上没有利润可言,价格已经跌得很低了。

    目前,一个光伏组件从出厂、运输并通过各个分销渠道到达终端安装需要3个月时间。今年,光伏产品库存量一度达到创纪录的10吉瓦,即便仍然按去年18吉瓦的全年安装量来看,今年上半年库存依然明显偏高。

    光伏组件价格下跌的信号迅速在光伏业各个链条蔓延开来。第三季度开始,下跌态势延伸向了光伏上游产品硅片和多晶硅价格。

    有消息称,日前在美国举办的SPI光伏展会期间,韩国多晶硅制造商OCI竟标出了多晶硅料20美元/公斤的价格,这一价格远低于目前的每公斤30多美元的价格。

    价格下滑利润受挤压,使得不少企业采取了管理降成本的措施。

    “现在除了我们电池制造车间外,公司的拉晶车间也在停产中,线切车间由于有代加工合同缘故,所以目前还处于生产状态。”小王估计,“等完成合同,线切车间也可能面临停产。”

    不仅仅是小王所在的光伏公司,国内不少光伏企业都面临着停产或者半停产的状况。

    在浙江一光伏企业打工的秦世松比小王早放假了两个月,如今他不想再等下去了,做好了回老家的准备。秦世松告诉《中国企业报》记者,尽管厂里在进行培训,并且还提供一部分保底工资,“但不知道这要耗到什么时候。”

    记者了解到,国内的多晶硅行业目前可以正常运行的只有一两家大企业,其余全部减产或者亏损,而大部分中小企业已经停产。

    业内人士表示,目前停产的主要是年产能千吨以下的小厂,有些光伏企业宁可赔本也在艰难出货,但是如果这样的行情持续下去,一半以上的企业将被淘汰出局。

    “尽管各家的价格有所不同,但是,目前市场报价已经低于一些企业的成本价,这是不少小企业不得不停产的原因。”上海一光伏企业高管如是说。

    一位手握大量电站项目的光伏业人士表示,目前已有光伏组件厂老板想将工厂白送给他,条件是让工厂活下去。

   事实上,这种情况不仅发生在国内光伏业。由于欧债危机愈演愈烈,加上欧洲几大光伏应用市场相继削减补贴,光伏产品的需求出现了大幅萎缩,价格出现暴跌。由于人力成本较高,一些美国光伏企业在竞争中败北,本月已有3家光伏组件供应商宣布破产。

    据了解,全美从事太阳能产业的企业一度超过5000家,相关从业人员超过10万人,其中2.5万为生产线员工。过去3年,美国太阳能业增长迅猛,但压力沉重,企业关门倒闭不稀奇。

    寒冬期也有“机”

    有人用“哀鸿遍地”来形容眼下的光伏制造业,认为这是浮躁的中国产业发展的又一明证。

    我国光伏产业近几年来经历了“缓慢—快速—爆炸”的发展过程,产业规模不断扩大,无论在核心技术、产品制造、设备,还是在市场开发、安装与服务等方面,都具有了一定自主知识产权的产业链,有些已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在国际市场上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截至2010年,在海外上市的光伏企业已有16家;全球光伏电池组件及多晶硅产量前10强中我国分别占了4家。此外,随着国际化步伐的加快,已有多家国内企业陆续在美国、加拿大等地建立工厂,质优价廉的光伏产品为全球光伏产业快速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江苏省光伏产业协会魏启东教授认为,由于光伏行业发展前景好,致使一些小的投资者上马了一批小型的光伏产业企业,他们忽略了节能环保和产品质量,形成了所谓的竞争,出现了供大于求的现象,形成了临时的光伏低谷。“当前的光伏低谷已经对二三线光伏企业带来致命打击。尽管今年的光伏市场整体供大于求,但如果将小公司的份额从总的市场供应中去掉,大品牌的厂家对于市场依然是供小于求的。当前的‘供远大于求’是一个短暂的产能相对过剩的阶段。”

    有专家表示,该阶段将是二三线光伏企业的“严冬”。

    这个严冬或许将是漫长的。尚德电力首席执行官兼董事会主席施正荣直言,太阳能电池组件的高库存将持续压缩太阳能电池板制造商的利润,这一时间至少还将持续两年。“明后两年将会更加难过。我们必须熬过这两个冬天。”

    “这将是一次行业大洗牌。”浙江一位光伏产品生产企业老板对记者说,企业通过市场调节光伏总体产能,可以促使企业练基本功。

    中投顾问高级研究员李胜茂接受《中国企业报》记者采访时说,由于光伏产业的低谷期持续时间较长,许多光伏企业在市场需求减少和产品价格大幅下跌的情况下,经营状况急剧恶化,但是不会出现大量龙头企业破产倒闭的情况。近来关于无锡尚德、赛维LDK即将申请破产的消息甚嚣尘上,为此,许多业内人士担心国内光伏产业将元气大伤,这显然是夸大了光伏产业所面临的困难,或者说仅仅只看到了光伏产业长时间处在寒冬期的“危”,没看到其中的“机”。

    有着相同看法的一位不愿具名的投资经理表示,换个角度来看,组件成本下降意味着未来太阳能光伏的应用绝对更普及,当泡沫褪尽,说不定是更好的投资机会。

    “近年来光伏行业向上发展的大趋势没有变,但是始终处在震荡上行的状态,而每一次行业发展的震荡期都会给一些企业带来发展机遇,此次也不例外。”李胜茂认为,一方面,目前国外光伏企业的运营压力比国内光伏企业大,这实际上是变相增强了国内光伏企业的国际竞争力;另一方面,经过这一轮温度很低的“寒冬期”后,仍然能存活下来的光伏企业必然是具有很强核心竞争力的企业,它们在“寒冬期”后能够快速地成长为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企业。

    “目前光伏产业更多的是依靠国际市场拉动。国际市场的变动,对国内企业是一个很大的挑战,造成国内很多企业面临很大的困难。”国务院参事、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理事长石定寰认为,在这种情况下,企业需要国家进一步完善和强化政策的扶持,加快培育国内市场。同时,企业在现在的挑战面前应该更加重视科技创新,加强管理,在企业的成本、风险控制上,在企业的运营上下功夫。


          您的分享是我们前进最大的动力,谢谢!
关键字: 光伏行业 多晶硅 
关于我们 | 会员服务 | 电子样本 | 邮件营销 | 网站地图 | 诚聘英才 | 意见反馈
Copyright @ 2012 CIPPE.NET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全球石油化工网 版权所有
京ICP证120803号 京ICP备05086866号-8 京公网安备1101050183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