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东动荡大国渔利 高油价重伤全球经济
11月23日,埃及冲突持续至第五天;利比亚宣布建立过渡政府;也门总统可能交权;对伊朗“动武”不成,叙利亚正成为中东地区又一个摇摇欲坠的“靶子”。
分析人士表示,从伊拉克到叙利亚,美欧国家在中东资源富裕地区的“洗牌”行动仍如火如荼,他们习惯了在动荡中寻找利益机会,而
国际油价将在这场动荡中再次重伤全球经济。
中东重建之路漫漫
11月22日,利比亚“全国过渡委员会”执行委员会主席阿卜杜勒·拉希姆·凯卜宣布成立过渡政府,他本人出任总理,这标志着利比亚正式走上了重建之路。
分析人士认为,由于部落关系和大国势力斡旋,利比亚过渡政府的重建之路可能一波三折。凯卜表示,当前过渡政府的首要任务是恢复社会稳定。然而,经济学家认为,利比亚当前的要务应该是尽快恢复其石油支柱产业,以获得重建资本。不幸的是,利比亚大量海外资产仍处于冻结状态,国内银行系统目前处于僵死状态,流动性严重不足,根本拿不出钱来支持政府调控。另外,国内民众对新政府改善民生的期望颇高,已大大超出政府的承受能力。
利比亚新政权迎来曙光当天,也门总统萨利赫也同意交权。成立以副总统哈迪为首的军事委员会管理国家,萨利赫继续担任名誉总统,但没有任何实际权力。在签字后的90天内也门举行总统大选。
中科院西亚非洲研究所中东问题专家余国庆对《国际金融报》表示,从突尼斯、埃及和利比亚的经验看,不管是叙利亚还是也门,领导人下台是必然趋势,只是方式略有不同。也门总统之所以能够安然下台,是因为其与沙特关系较好,但萨利赫下台,并不意味着也门社会经济现状会迅速变化。
事实上,最早“革命”的埃及第二次动乱已经进入第五天。埃及武装部队最高委员会主席坦塔维11月22日向全国发表电视讲话,称军方接受谢拉夫内阁的辞呈,同意成立新的“民族解救政府”,在明年6月30日前进行总统大选,但民众的怀疑心态依旧难以改变。政局动荡都是以经济衰退为代价,昨日埃及股市继续大跌,一度暂停交易。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预测,埃及今年经济增长率为1.2%,低于去年的5.1%,旅游业复苏无望。
叙伊主演中东局势
现在的中东,几乎成了大国博弈的战场,但美欧国家最在意的还是叙利亚的变天,分析认为,叙利亚及伊朗的变数最大。
11月22日,俄罗斯3艘军舰驶入叙利亚塔尔图斯海域,俄军事专家认为,俄航母在敏感时期驶入地中海,是俄军政高层的一个刻意安排,也是力挺其传统盟友叙利亚的表现。俄外长抨击西方呼吁推翻叙利亚总统巴沙尔政权的举动是国际性政治挑衅,这被一些媒体解读为莫斯科将充当大马士革保护者的信号。以色列《国土报》称,俄罗斯是在向西方发出明确信号,不希望外国对叙利亚内乱进行任何干预。
余国庆认为,俄罗斯军舰驶入地中海并不意味着会发生军事冲突,但美国最终可能通过政治施压的方式达到其“洗牌”目的。现阶段中东问题升级,是因为几大国在特定时间内关注下一个存在潜在军事冲突的地区——伊朗。因为叙利亚并不是重要的产油国,其能源主要依赖土耳其,制裁叙利亚只是为了进一步孤立伊朗。
北京理工大学教授崔新生在对《国际金融报》分析,美欧近期逼迫巴沙尔下台,甚至支持叙利亚反对派的一揽子夺权计划,就是为了向伊朗表明姿态,整个中东都在其控制之下。
尽管俄罗斯和中国反对美欧国家对伊朗的进一步制裁,但欧美已经准备绕开安理会,直接对伊朗进行封锁。
崔新生认为,当前美国仍然扮演中东“仲裁者”的角色,完成其中东布局大计。美国认为,叙利亚变天的重要性超过利比亚,叙利亚动荡绝对不利于其利益所得。只要控制了产油国,就可以继续掌控对全球产业链的定价权。
油价动荡重伤全球经济
昨日受大国制裁伊朗消息影响,国际油价上涨92美分至97.86美元,与周二相比,上涨了1%。过去几个月,美国汽油需求出现下滑,但许多州的汽油价格在升至4美元每加仑,现在又跌至3美元附近,这是一种危险迹象。投资者担心可能影响中东局势世界第四大产油国的原油产量,而埃及、也门和叙利亚的动荡也会影响石油供应。
余国庆认为,受中东局势的影响,国际油价近期处于高位震荡时期,这对世界经济极为不利。分析师Andrew Lipow认为:“当前市场最担心的是世界经济增长速度,因为
欧债危机影响了供求关系,中东局势又加剧了这一紧张局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