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沙特向欧美的石油出口
沙特石油出口目的地的构成变化显然是与出口量变化同等重要的问题。从宏观上看,从中东向北经里海—中亚延伸到乌拉尔山两侧的供应中轴把全球分为两大供销区:该轴西侧的欧洲、南北美洲和非洲大部属大西洋供销区;该轴及东侧为广义的亚太供销区,它还包括了非洲东部。这种分区恰好与地理上的苏伊士(运河)以西、以东的划分相吻合[10]。从中东/沙特石油出口角度看,大西洋区的拉美和非洲对中东石油的需求量不大且变化亦不大,因而可把讨论集中在欧洲和美国上,也就是传统的北大西洋地区。非洲北部和西部是重要的石油出口区,真正需要中东石油的是东非,因而可近似地把中东对非洲的出口看作是对东非的出口,归为广义的亚太区。在该区内非洲所占数量和份额均不大且相当稳定,沙特向中东其他国家的出口量和所占份额也较小,因而讨论将集中在狭义的亚太区,特别是东亚—南亚的弧形地带。
3.1 向西欧的石油出口
如果以现在的经济-政治形势将欧洲一分为二,可把前苏联视为“东欧”,以西统归“西欧”。前苏联和独联体地域上的差别在于波罗的海沿岸的拉脱维亚、爱沙尼亚、立陶宛三个小国没有加入独联体,如果把二者的经济(特别是油气)数字做历史对比,误差也很小。战后的经济-政治史上欧盟是个日益扩大的概念,扩大后的欧盟已基本覆盖了除独联体以外的欧洲,特别是从能源统计上看,以其数据代表整个西欧误差也不是很大。因此,在本文讨论中东或沙特出口目的地时,将上世纪80、90年代及以前不包括原华沙条约成员国的西欧与本世纪的欧盟做了纵向对比,好在这种对比并不会因地域范围的不够严格对应而影响了结论的正确性。
在讨论上世纪沙特向两大供销区出口的宏观格局时,由于缺乏系统的数据,笔者借用了中东向主要消费国/地区出口的资料(见表2)。其中仅列出美国、西欧、日本和其他4项,但由于拉美和西非、北非所占比例相当低,表中已可显示出中东对两大供销区出口格局的变化。大致可分为4个时期:
① 上世纪60、70年代向欧美的出口占优势,如1961年、1971年向欧美的石油出口分别占出口总量的62.87%和52.95%。
② 上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初出口构成相对均衡。如1985年、1991年向欧美的石油出口分别占出口总量的36.88%和42.20%,相应年度对日本出口占29.07%和23.85%,以日本以外的亚太地区为主体的“其他”分别占34.05%和33.95%。
③ 上世纪90年代向亚太供销区的出口占相对优势。如1995年、1998年向欧美的出口分别占出口总量的31.16%和34.18%,即使加上拉美也仅为40%左右;而此期间亚洲“四小龙”进口量大增,自1993年起中国成为原油净进口国,相应年度对包括日本在内的亚太供销区出口应占60%左右。
④ 自本世纪初以来,向广义的亚太供销区的出口开始占绝对优势。此期间印度和东盟进口量大增,中国进口量快速增长,使表2中“其他”一项逐渐达50%以上。
表2 1961~2009年中东向主要国家/地区的石油出口
前已述及,无论从历史还是从现状上看,沙特都是中东最大的石油生产和出口国。显然,表2所反映的中东出口地区的宏观构成,在很大程度上也反映出沙特(特别是上世纪)出口地区构成的特点。
本世纪以来沙特向西欧出口的变化更加具体地说明了上述结论。2000年沙特向西欧出口原油132.8×104bbl/d,在其出口地区构成中占21.2%;到2006年以上两个数据为103.0×104bbl/d和14.6%,6年间出口量年均下降4.15%。近年这一趋势更加明显,2009年沙特向西欧出口原油仅62.6×104bbl/d,在其出口地区构成中占10%(见表3),3年间出口量年均下降15.29%。
中东、沙特向西欧石油出口降低的影响因素较多,上世纪90年代到本世纪初北海油气区的高产是其中之一。北海石油产量在1991年超过2×108t,1996年超过3×108t,2000年达到3.17×108t的峰值,高产期还向北美出口。此外,沙特等中东国家向西欧的出口还受到俄罗斯石油外销的“挤占”。以原油计,1990年俄向西欧出口10240×104t,占其进口量的21.0%,2001年俄向西欧出口18120×104t;以原油加油品计,2009年为34780×104t,占其进口量的43.8%[11]。但长期起作用,特别是使其在本世纪持续降低的主要原因,是西欧坚持节能和对石油、煤炭的替代政策,致使石油消费量及其在一次能源构成中的比例总体上呈双双下降的趋势[12]。以“老欧盟”16国(不含冰岛)为例,笔者据有关资料计算,1972年石油消费量为67980×104t,占一次能源的59.7%;2009年以上两数据分别为61260×104t和42.6%。
表3 2000~2009年沙特阿拉伯原油出口地区构成
注:中国数据采自中国海关,不含港澳台地区,笔者以50为系数,将单位由“104t/a”换算成“104bbl/d”;其他数据采自欧佩克统计公报。此表张峰改动全对
3.2 向美国的石油出口
从表2、表3数据可以得到沙特向美国出口石油的有关信息:
① 与西欧相比,中东、沙特对美国石油出口的依赖程度较低。自上世纪60年代以来,中东向美国输出的石油约占其出口量的10%~15%,而西欧占到20%~50%。
② 与之相应,美国占中东石油出口的比例不够稳定。除1971年受禁运影响、1985年受世界供需低迷影响而作为特低之例外,相对正常的90年代不同年度间(如1991年、1995年)的变化说明,美国从中东的石油进口带有某种补充来源性质。而欧洲从中东的进口呈相对稳定的下降趋势,且至少在上世纪50~80年代是其首要的进口源区。
③ 将表2、表3中本世纪相同年度的数据进行对比可知,美国占沙特石油出口的比例大于占中东的比例,说明美国在中东各国石油出口上与沙特的“盟友关系”最为密切。如2004年美国占沙特出口的22.3%,占中东的12.8%;而同年西欧两个数据分别为18.5%和16.4%。
如果从美国进口角度看可有更深刻的解读。本世纪在美国石油进口量略有下降(年均下降0.23%)的背景下,来自大西洋供销区的石油数量和份额双双增长,其中北美的加拿大和墨西哥增长明显,非洲的增幅也较大,中南美及欧洲的数量和份额则下降。显然,美洲是美国石油进口的主要源区。与上述情况相对应,来自中东的石油数量和占美国进口的份额均明显下降,2010年仅为2001年的63.11%[此数据原文为65.12%,按表4中数据8470÷13420=63.11%。],9年间年均下降4.98%。以沙特计,2001年输美原油量8055×104t,占美国进口的17.27%,占中东输美量的60.0%;在美国原油进口量达到峰值的2004年[在表4以下的一段文字中写到峰值是2004年。],沙特输美原油量下降至7225×104t,占美国进口的14.27%,占中东输美量的65.06%;到了刚从经济衰退中略有恢复的2010年,沙特输美原油量大幅降至5455×104t,占美国进口的11.94%,占中东输美量的64.40%。2010年沙特输美原油量仅为2001年的67.72%,9年间年均下降4.24%。本世纪以来,美国对来自中东的原油进口的依赖以及其中对沙特的依赖都在下降。仅以2010年看,美来自中东的进口已低于非洲,仅略高于其中的西非(见表4),产量和对美出口持续增长的西非已有在近、中期赶超中东的可能。在美国进口来源国排序中,沙特在本世纪一直排名第三位,随着沙特向美出口量和所占比例的降低,其与第一名之间的差距迅速拉大。2005年沙特输美原油量为加拿大输美原油量的88.49%,2010年这一比例降至54.69%;2005年沙特输美原油量为西非尼日利亚输美原油量的134.17%,而2010年这一比例仅为103.03%[13]。
表4 2001年和2010年美国原油进口地区构成
注:原始数据采自文献[13],笔者计算编表,总计中还包括表中未列出的“亚太”和“其他”数据。
沙特对美石油出口的变化主要受到美国需求量变化的影响。从美国能源和石油消费量近年的变化情况看,2005年都是其峰值年,到2009年分别年均下降1.75%和2.98%。美国进口原油峰值为2004年的10770.5kbbl/d[在表4以上一段中写到峰值是2005年。联系全文似应为2005年。那此数据及以下的年均下降率都要做改动。不改],到2009年降到9062.3kbbl/d,5年间年均下降3.39%;美国进口油品从2005年的2016.9kbbl/d下降到2009年的1819.2kbbl/d,4年间年均下降2.55%[此数据原文为年均下降8.64%。]。以上列举的4个年均下降数据表明,美国在节能中更注重节油和/或油品替代,美石油对外依存度降低之势要大于消费降低[此处原稿中有一句“其中油品对外依存度降势大于原油”。由于本段中前文的年均下降8.64%?改为下降2.55%,下降速度低于原油年均下降3.39%,故删去了这句话。][14],这种趋势应引起人们的重视。正是上述变化导致表3中近年美国占沙特出口的份额大幅降低。
对上述问题换个角度看,就是在美国进口中中东/沙特所占数量和比例的变化。以1998年为例,美从中东进口石油10825×104t,占美进口的22.0%,相应的是美从大西洋区的进口占67.25%;2007年、2008年美国从中东[本段中两个“中东”原文为“沙特”,为与原文献保持一致,现改为“中东”。]进口石油分别为11040×104t和11970×104t,略有增长,但占美进口的比例却大幅下降到16.43%和18.80%,相应的是美国从大西洋区的进口份额增至75.68%和74.24%[15]。
4 沙特向广义亚太供销区的石油出口
从以上论述可知,从中东石油出口格局变化上看,在上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初向东、西两方向“出口构成相对均衡”时期,包括中东、东非在内的广义亚太供销区占中东石油出口份额已大于大西洋供销区;到90年代中后期和本世纪初,仅包括东亚—南亚和澳大拉西亚(Australasia,指澳大利亚及周边国家)地区的狭义亚太区占中东石油出口份额也超过大西洋供销区。从本世纪初沙特石油出口格局上看,广义亚太供销区占50%~70%,2009年约占72.1%[此数据似乎有误,是不是太大了?请您核准。];而狭义亚太供销区可占65%左右。从2004年沙特出口目的国排序前5名(美、日、韩、印、中)[16]来看,其主要流向是东亚—南亚弧形地带。
4.1 向日本的石油出口
仿照前文思路,这里仍可借中东石油出口格局来大致认识上世纪日本在沙特出口中所处的地位:
① 日本在中东和沙特石油出口中占有重要地位。这不仅因为二战后日本经济迅速崛起,石油需求增长甚快,而且因为它自己不产油且附近无重要石油出口国(这点与美、欧很不相同)。表2显示日本在上世纪后期占中东石油出口的1/5左右,明显超过美国,在90年代多数年度亦超过西欧。自1995年后,日本从中东进口量有时会增大,但所占份额却一直呈下降趋势。
② 据法国《阿拉伯油气》的资料,1992年日本原油进口中来自中东的占75.36%,其中沙特(包括中立区的一半)占24.31%。注意到列第二位的阿联酋占24.28%,二者相差甚小。而2007年、2009年日本进口中来自中东的分别占80.35%和84.70%,来自沙特的分别占55.45%和31.67%。显然,总体看日本对中东、对沙特的依赖有加大之势,这也与美、欧的情况有别。
③ 自本世纪初,沙特向日本的石油出口有增大之势,2004~2009年都大于5000×104t,但除2007年特高外,其占沙特出口的份额均低于18%。值得注意的是,2008~2009年呈现的沙特对日本出口量和所占份额双双下降的趋势[17]有持续下去的可能。
日本在节能和油品替代上虽然比西欧起步晚,但近年来的成效也很显著。其一次能源消费总量和石油消费量均在2000年达到峰值,到2009年的9年间分别年均下降1.29%和2.81%。与之相应,同期日本原油和油品进口量分别年均下降2.50%和3.90%。上述4个负增长数据,说明日本在节油和油品替代方面取得了很大进展。对比表2、表3,日本从沙特的原油进口量及所占份额下降不明显,表明其对中东、特别是对沙特石油的依赖程度仍很大,这是与美、欧的趋势相反的。
4.2 向中国的石油出口
上世纪90年代初中国开始进口原油时,沙特对我国的出口量甚微。到1995年也不过33.9×104t,占我国进口量的2.0%,在进口源国中排第十位;占我国从中东进口量的4.4%,远远低于阿曼、也门等国,排名居第五位。2000~2002年沙特对华出口年均增长率达40.99%,2002年对我出口量达1139×104t,占我国进口量的16.41%,在进口源国中跃居首位并保持至今。排名的跃升不仅由于其数量剧增,也是因为阿曼、也门产量和出口量在越过峰值后的下降。2002年我国从沙特进口原油占从中东进口量的33.1%,该年中国占沙特出口的份额仍相当低,仅为4.3%(见表3)。2002~2006年沙特对华出口年均增长率为20.32%,与同期中国进口量年均增长20.26%基本持平,故2006年沙特对我出口量虽达2387×104t,但占我国进口量的比例仍为16.44%,仅占沙特对外出口的6.8%。2006~2010年沙特对华出口年均增长率降至16.93%,由于基数增大,2010年沙特对华出口量达4463×104t,占我国进口量的18.66%(见表5),占从中东进口量的39.6%,占沙特对外出口的份额为18.6%[18]。
表5 2000~2010年中国从沙特进口原油量及占中国进口总量的份额
注:原始数据采自中国海关,笔者计算编表。
从以上论述可知,本世纪以来中国从沙特进口原油数量迅猛增长,2010年为2000年的7.8倍,10年间年均增长率高达22.79%,但沙特进口量占中国进口总量的份额却仅增加了10个百分点左右,最高的2009年不过20.6%。中国对沙特、对中东石油的依赖程度大于欧盟、明显大于美国,但明显低于日本。据BP资料,2009年中国石油进口中来自中东的比例为40.7%,日本这一数据为84.7%。
4.3 向印度、新加坡等的石油出口
限于资料,基于沙特是中东石油出口的主体以及它们的出口情况相对稳定的认识,在本节中以各国/地区与中东的石油进出口数据来分析这些国家/地区与沙特间石油贸易的大致情况。
上世纪末以来,印度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其本国油气产量相当低,导致进口量激增。据BP资料,1988~1992年印进口石油(包括油品)年均增长率达9.05%,但1992年进口量仅占世界的1.99%。2009年进口量比2008年增长4.34%,占该年世界进口量的5.99%,其份额低于中国(9.70%)、日本(8.13%)而居亚太区第三位。印度石油进口中来自中东的数量(11010×104t)和比例(70.48%)低于日本(相应值为17940×104t、84.7%),但高于中国(相应值为10320×104t、40.7%[此数据原文为46.7%,但前后文中均出现过此数据,前文为40.7%,后文为40.74%,故此处改为40.7%,请审核。]),显然,印度对中东、对沙特的依赖程度都明显大于中国。各种评论一致认为,印度是仅次于中国的对全球石油需求拉动最大的两个国家之一。Facts咨询公司认为,如果说中国在2011~2030年间石油需求增长会略低于1991~2010年,那么印度则相反,其2011~2030年间的需求增长会远大于此前20年间的需求增长[17]。
新加坡是世界级的石油金融、贸易中心之一,也是炼油、石化中心,有大量的原油进口和油品输出。据BP资料,2006年新加坡进口石油(含油品)10860×104t,占世界进口量的4.19%;从中东进口5550×104t,占进口的51.10%。2008年以上4个参数依次为13090×104t、4.85%、5310×104t、40.57%;2009年以上4个参数依次为12610×104t、4.84%、4800×104t、38.07%。以2009年计,进口量占世界的比例在亚太区排名第四位,排在中、日、印之后。以进口增长速度较为正常的2006~2008年计,年均增长率为9.79%,同期中国为6.59%[这个数据似乎有点小,请您再核实一下。不小,原文对],日本为-2.52%。
新加坡的石油进口主要是为了以油品和石化产品向邻国、特别是东盟其他9国出口,因而其可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东盟国家石油进口增长程度和对中东的依赖程度。在BP资料的亚太区中特别列出“亚太区其他”一栏,这在2008年和2009年是指中、日、印、新和澳大拉西亚以外的国家/地区,显然,主要是指韩国、中国台湾和除新加坡以外的东盟国家。以“亚太区其他”2008年的数据计算,石油进口量为34570×104t,占同年世界进口量的12.8%,占亚太区进口量113190×104t的30.54%;从中东的进口量为23830×104t,占其全部进口量的68.93%。再以其2009年的数据计算,石油进口量为35620×104t,占同年世界进口量的13.7%,占亚太区进口量114360×104t的31.15%;从中东的进口量为23000×104t,占其全部进口量的64.57%。以“亚太区其他”2009年的数据分析一下其在亚太区和世界的地位:该年石油进口量为35620×104t,大于亚太区内以国家计居首位的中国的25330×104t,为其140.62%;同时也大于中南美洲与非洲的石油进口之和并为其264.83%。从中东的进口量为23000×104t,大于亚太区内以国家计居首位的日本的17940×104t,也大于南北美洲与欧洲的石油进口之和并为其112.86%,其从中东的进口量占全部进口的比例为64.57%,低于日本的84.70%、印度的70.48%,但高于中国的40.74%、新加坡的38.07%。考虑到BP资料中“亚太区其他”内的韩国、中国台湾增长速度甚低,那么其石油需求/进口的快速增长就主要反映东盟国家的发展趋势。看来,在BP资料中以“亚太区其他”为代表的东亚—南亚弧形区中属新兴经济体的这些中小国家/地区,在区域油气供销中、在讨论中亚和沙特出口区域构成中都有较重要的地位。
位于亚太供销区最东部的澳大拉西亚虽然是石油纯进口地区,但由于能源丰富(特别是有大量天然气出口)而使其在世界石油贸易中所占的份额很低。据BP资料,2001年该区进口石油3050×104t,占世界的1.41%;从中东进口910×104t,占到其进口量的29.84%,占中东出口量的0.96%。2009年该区进口石油4000×104t,占世界的1.53%;从中东进口580×104t,占其进口量的14.50%,占中东出口量的0.63%。从近年的数据来看,澳大拉西亚的石油进口量和占世界的份额略有升高,但进口中来自中东/沙特的数量、占该区进口的比例以及占中东出口的比例却略有下降。应该说,无论是从历史还是从现状看,在中东/沙特出口构成中澳大拉西亚均居于很次要的地位。
表3显示,本世纪非洲(主要指东非)从沙特的进口量和占沙特出口的比例均不大,而且变化也较小。即使中东的一些国家进口量大增,从沙特的进口大幅增长,但占沙特出口的份额也仅由2.6%升至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