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特阿拉伯石油出口变化及影响分析

[加入收藏][字号: ] [时间:2011-12-13  来源:中国能源网  关注度:0]
摘要: 摘 要 沙特阿拉伯石油的储量、产量、剩余产能、原油出口量均名列世界前茅,对国际石油市场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同时近年来又加快了炼油业和油气化工的发展。自上世纪末以来,沙特石油出口的地区格局发生了重大变化,由向北大西洋地区输出为主...

    5 沙特石油出口格局变化的影响及中国的对策

    5.1 沙特对全球石油供销有重大影响

    沙特长期雄居世界石油产量冠军宝座,仅仅是在2009年、2010年由于人为压产而略低于俄罗斯。

    从世界经济发展较正常的本世纪头10年情况来看,未来10年全球年产量可大于40×108t,沙特年产量可达5.4×108~5.5×108t,占全球产量的14%左右。而如果俄罗斯不在改革开放上有重大进展,年产量只能在5×108t左右徘徊,沙特仍可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保持其冠军宝座。金融危机前,沙特原油和油品出口在2005年出现峰值,该年原油出口量约3.6×108t,占世界的17.78%、中东的42.66%。估计未来10年如果世界经济发展正常,原油进/出口可达21×108~22×108t,沙特出口将达3.8×108~4×108t,仍占约18%。特别值得注意的是,沙特充足的剩余产能和提高采收率所带来的剩余可采储量增长潜力,将是未来世界石油进/出口增长的有力保障。世界安全形势越是动荡、不确定性越大,沙特作为保障供应的“产量浮动国”的作用就越凸显,这已为多次事件所证实,也为近期利比亚动乱的事实所佐证。换个角度看,这就要求保持沙特产量的相对稳定,一旦它出现了大的动荡,是其他方面努力也很难完全弥补的。

    影响石油供销的重要因素之一是价格,油价是由多种因素制约的,在石油期货成为金融衍生品的现代石油市场,油价变化机制更为复杂。但无论如何,出口大国的出口方针、作价方式可对其产生一定的影响,在这方面沙特有一定的话语权。2010年1月开始,沙特将对美出口计价方式做了调整,其基准价格不再采用WTI,而是采用更高些的阿格斯公司(Argus)公布的ASCI[19],这就提高了对美输油的价格。但由于输往不同地区的定价是各地的不同基准价格加贴水,而输往美、欧的贴水多为负值,输往亚洲的贴水多为正值(如2007年沙特轻油输往美、欧的贴水分别为-4.3美元/bbl和-4.2美元/bbl,而输往亚洲的贴水为0.8美元/bbl),这就出现了“亚洲溢价”,使亚洲输入国付出了更高的油价,这显然是不公正的,也是与沙特出口地区格局的变化不相适应的。在2010年4月,沙特降低了除超轻质原油以外的所有种类原油对亚洲的售价,如重油每桶降低0.85美元。但即使如此,调整后的价格仍比阿曼和沙特平均价格指数(沙特对亚洲出口的基准价格)高1.1美元/bbl[20]。随着亚洲在沙特出口中所占份额的持续提高,“亚洲溢价”问题会更加突出,相信双方会本着公平互利的原则逐步解决。

    5.2 沙特石油出口方向改变反映出全球供销格局的变化

    本文以大量篇幅说明:从“二战”后中东石油迅速崛起到20世纪70年代,欧、美都是中东/沙特主要的出口地,经过80年代的过渡,到90年代中期和本世纪,即使仅计狭义的亚太区,其接受的中东石油也大于向欧美的出口。在中东石油出口从主要向北大西洋地区到主要向东亚—南亚弧形地带的转变中,沙特出口方向的变化起着首要作用。这其中起某种“拉动”作用的首先是日本和“四小龙”,继而是中、印和一批中小新兴经济体国家。这个趋势在近期的金融危机中得到加强并且将持续发展。经济发展中心历史性地东移,决定了至少在近20~30年东亚—南亚弧形地带将是石油消费和进口增长最快的区域[17]。

    经济格局的改变带来石油供销格局的变化。不管在政治-军事上以沙特为首的海湾阿拉伯国家合作委员会(简称海合会、GCC,包括沙特、科威特等6国)与美欧有多大的共同利益,它们都必须正视一个基本现实,即沙特赖以生存的石油出口这条生命线主要系于亚洲国家,这将对沙特和中东的地缘油气、地缘政治产生越来越大的影响。沙特和中东在石油出口上对美、欧依赖程度的削弱,换个角度也可视为美、欧对中东石油的依赖程度减轻。把美国的国际战略、美国在产油国的一切活动简化为“为石油而战”、“为中东而战”,显然是一种过时的、不符合实际的思维方式。

    世界石油供销格局的变化还反映在日益增强的多元化趋势上。从供应上看,近年非洲、南美洲(特别是委内瑞拉和巴西)的产量和出口量已有较大的增长,里海—中亚、北极圈和俄东西伯利亚—远东地区也将有大的增长,天然气(包括非常规气和LNG)国际市场开始形成,这一切都在影响着出口格局,挤占着中东的出口。以沙特为首的欧佩克长期大量压产正说明了这个问题。从消费上看,后起的新兴经济体国家在石油消费和进口中占有越来越大的份额。从亚太供销区看,大量进口石油的国家/地区从日本发展到韩国、中国台湾、新加坡,继而发展到中、印和所有新兴经济体国家,印尼已由石油出口国变为净进口国,越南也将走上这条路[21]。

    5.3 沙特与中国的石油贸易和中国的对策

    5.3.1 在关注来源多元化的同时可加大从沙特的原油进口

    随着中国原油进口量的猛增,2002年以来沙特在中国进口中居于首位。2002~2010年沙特向中国的出口量从1139×104t增至4463×104t,后者为前者的391%,8年间年均增长18.61%;同期中国进口总量的以上4个参数依次为6941×104t、23913×104t、344%、16.72%(见表5)。以上两组数据显示:沙特对华原油出口与我国进口总量基本呈同步跃升,但沙特对华出口的上升速度稍快[此处原文为稍“慢”些,但按上述数据应是稍“快”些。]些。进一步看,即使2010年沙特对华出口占我国进口份额升到18.6%,但其占沙特出口的比例也仅为13.4%,低于同年日本和美国所占份额(见表3)。显然,中国与沙特间的原油贸易还有相当大的发展潜力。从中国来说确有持续增加原油进口的需要;从沙特看今后向欧、美、日的出口将持续下降,对韩国的出口增长也陷入停滞,面对国内发展要求扩大出口的压力,增加对华出口显然也是必然选择。2011年初,在北非动荡背景下沙特以石油出口量增长7.3%换来出口额增加19.2%的收益,这一事实雄辩地说明,大幅增加出口有利于积压了大量产能的沙特和中东等国。2009年2月胡锦涛主席访问沙特期间,沙特政府承诺“任何时候都保证对中国原油供应”,希望2010年实现对华出口100×104bbl/d(5000×104t/a,实际上该年中国仅进口沙特原油4463×104t)[22]。

    文献[23]对中国进口来源构成的分析表明,本世纪以来虽然以中东为首要源区、以沙特为首要来源国,但中国在进口来源多元化上也取得了相当大的成功,在这方面明显优于地缘条件相近的石油进口大国日本和韩国,甚至也优于地缘条件较好的印度。显然,一方面加大从沙特、从中东的原油进口量和在彼此进出口贸易中所占的份额,另一方面继续关注石油进口来源的多元化,这是中国可以而且必须实施的进口对策。

    5.3.2 在两国和国际石油市场上进行更全面的合作

    在继续巩固扩大国际原油市场占有率的同时,沙特加快了炼厂和油气化工的发展,除了满足本国和中东的需求外,更主要的目的是向新兴经济体出口。不言而喻,这批炼厂一般都是规模最大的,效益高、符合环保要求、有强大的竞争力。在这些地区合资建炼厂对沙特有两方面的收益:一是巩固和扩大所在国的原油市场;二是以油品销售和加油站经营获得利润。对中国来说,在我国建设合资炼厂一方面是巩固和扩大了原油进口来源,所谓以市场换原料;另一方面这些炼厂产品可满足国内油品供应,即使出口也会为我国带来利润。显然,这基本上是互利双赢的。为此,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中石油)已与沙特阿美公司签约在云南合资建设炼厂,双方在资源、加工、销售等方面进行一体化合作。当然,所需原油由沙特供应,经中缅管线运达。

    值得注意的是,我国石化产业对乙烯、石脑油等基础化工原料需求甚大,而近年为弥补油荒又常压缩其产量以裂解生产更多的轻质油品,这就使其进口量持续激增。据统计,“十一五”头两年乙烯年进口量在20×104t左右,后三年在80×104t左右,其中2009年达97.5×104t[24]。为了促进进口并降低用户成本,我国在2009~2010年还曾实行返还进口消费税政策。而这类产品恰是中东、特别是沙特出口的强项,具有低成本的优势。适当进口价格上优惠的油品和基础化工原料,或与其合作在中国或沙特合资生产对我国是利大于弊的。在这方面中国与沙特的合作项目引起世界同行的关注。如2009年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中石化)与沙特基础工业公司以各占一半的比例投资183亿元人民币,在天津建设年产320×104t石化产品(其中乙烯为100×104t/a)的综合项目,所需原油1000×104t/a由沙特供应。作为延伸,又在2011年签约,双方各投资50%建设年产26×104t聚碳酸酯项目,其产品主要是为了向亚太地区出口[25]。在延布炼厂原合作方康菲石油公司退出后,沙特阿美希望中石化接手合作建设这一名列世界前茅的大项目。中石化与沙特阿美合作建设的延布聚烯烃项目的总承包“交钥匙”(EPC)工程,也成为双方在下游合作的亮点。此外,中石化与阿联酋利曼公司在延布合作建设改性沥青项目又开创了三国合作的范例,中石化的技术和品牌、阿联酋的投资与沙特的工业园区相结合,大力拓展了区域市场。

    面对本国炼厂开工不足和出口困难,此前东亚各油品出口国(包括日、韩、中、新加坡等)对即将到来的中东油品、石化产品的低价倾销忧心忡忡,据说这也是中国与海合会之间自由贸易区谈判的难点之一。笔者认为,违反市场规则而拒之门外弊大于利,不如因势利导,大力开展石油工业中、下游的广泛合作,在不损害或有利于我方基本利益的前提下互相渗透、互相补充,以求双赢。

    近年来,包括沙特、科威特在内的中东产油国已在东亚与所在国合作建立大型石油储备基地,这是有利于共赢的新合作方式。我国也可以积极与之协商,利用近海岛屿开展类似合作,这将为稳定和扩大进口油源创造更好的条件。近年,我国的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PTR)、中国国际石油化工联合有限责任公司(Unipec)和光汇石油有限公司(Brightoil Petroleum)拟在霍尔木兹海峡峡口外阿联酋的富查拉伊港建设或租赁石油储备基地。该港有管线与海湾南侧诸产油国连接,依托有利的地理位置,已超过鹿特丹成为仅次于新加坡的世界第二大油轮港,储油量在迅速扩大。在阿曼、也门石油生产和出口锐减的情况下,中国公司利用该港储存转运石油,沙特正是主要油源和合作国之一。

    沙特的法律不允许外资公司进入石油上游的勘探开发,但在其他多个领域(包括天然气勘探开发、石油上游的服务和工程等)仍不同程度地允许外资参与,中石化曾在沙特中标区块进行天然气勘探,成果不够理想(笔者认为按国内的标准看应该是发现了可开发的气田)。我国在沙特的石油服务和工程、设备项目上取得了不少进展,但与其庞大的市场相比还显得很不够,仍有巨大的提升空间。与中国和其他产油国(如巴西、委内瑞拉)间的合作相比,中国与沙特间的石油合作还很不全面,在这方面还有许多工作要做。

    5.3.3 全面提升中沙经济合作

    中国与沙特的经济往来近年亦有重大进展,沙特已成为中国在西亚北非地区最大的贸易伙伴。近年来中沙间的贸易额以两位数的年均增长率上升,以双方经济都较为正常的2008年为例,贸易额达418亿美元,年增长率达64.7%。但即使该年贸易额也仅占中国对外贸易总量的1.63%,从沙特进口额310亿美元,我国对沙特出口108亿美元。显然这与两国间的经济发展水平还很不匹配,也表现出巨大的不平衡,尚未充分发挥两国间可以互补的优势。中国与非洲、南美洲国家间经济合作的历程表明,油气合作仅是全面经济合作的一部分,因地制宜、急其所需地帮助所在国发展经济,反过来亦可帮助实现油气及其他原材料工业的发展,提升相互间贸易的水平。沙特的经济发展水平较高,其经济政治情况也有些特殊性,但这一原则还是适用的,在全面发展中沙经济合作方面还存在巨大的潜力有待我们去开拓、去发展。中国与海合会间的自贸区谈判虽有重大进展,但仍需双方努力去完成最后阶段的工作,该自贸区协定的最终签订,显然会更大地促进中国与沙特间的经济合作。

    参考文献:

    [1] 田莉.中东北非存在大量未探明油气储量[N].中国能源报,2011-02-28(07).

    [2] 丹尼尔·耶金.石油大博弈(下)[M].北京:中信出版社,2008:165-178.

    [3] 安维华,钱雪梅.海湾石油新论[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80-162.

    [4] 张抗.对中东石油发展前景的预测[J].国际石油经济,2008,16(9):28-32.

    [5] 王海霞.沙特增产可弥补石油供应缺口[N].中国能源报,2011-03-07(08).

    [6] 李峻.沙特今年石油出口收入或达2420亿美元[N].中国石化报:环球周刊,2011-05-20(07).

    [7] 陈蕊,单卫国.2009年世界石油市场回顾与2010年展望[J].国际石油经济,2009,17(12):19-22.

    [8] 周以重.沙特怎样调用石油剩余产能[N].石油商报,2011-03-16(16).

    [9] 朱逸.2010年全球炼油工业发展放缓[J].世界石油工业,2011,18(2):25-29.

    [10] 张抗.中国和世界地缘油气[M].北京:地质出版社,2009:1-892.

    [11] 张抗.中东石油出口流向变为及对中国的影响[M].世界石油工业,2007,14(1):34-39.

    [12] 张抗,张艳秋.欧洲能源消费构成变化的启示[J].中外能源,2009,14(4):7-11.

    [13] RADLER M,BELL L.US,worldwide energy demand growthrates to slow in 2011[J].OGJ,2011,109(3):37-46.

    [14] 雷越,陈建荣.美国降低石油对外依存度的战略动向[J].国际石化经济,2011,19(4):8-11.

    [15] 张抗,周芳.美国石油进口依存度和来源构成变化及启示[J].中外能源,2011,16(2):8-16.

    [16] 钱学文.中东、里海油气与中国能源安全战略[M].北京:时事出版社,2007:155-314.

    [17] Facts Global Energy.亚太地区长期引领世界石油需求的增长[J].世界石油工业,2011,18(1):14-19.

    [18] 田春荣.2010年中国石油进出口情况分析[J].国际石油经济,2011,19(3):15-25.

    [19] 张俊华.沙特调整原油作价方式的分析和影响[J].当代石油石化,2011,19(3):19-23.

    [20] 王晓苏.沙特4月原油价格变化引关注[N].中国能源报,2010-03-15(12).

    [21] 张抗.越南石油生产和出口形势变化及其对中国的影响[J].世界地理研究,2009,18(2):98-103.

    [22] 姜英梅.海合会的发展及其与中国的经贸合作[J].国际石油经济,2009,17(3):8-11.

    [23] 张抗.2000年以来中国原油进口来源构成分析[J].当代石油石化,2009,17(6):17-21,44.

    [24] 张福琴,边钢月.我国乙烯工业“十一五”回顾与展望[J].石油科技论坛,2011,30(2):13-17.

    [25] 中萱.中沙合资新建聚碳酸酯项目[N].中国石化报,2011-05-19(01).













 

上一页123下一页


          您的分享是我们前进最大的动力,谢谢!
关于我们 | 会员服务 | 电子样本 | 邮件营销 | 网站地图 | 诚聘英才 | 意见反馈
Copyright @ 2012 CIPPE.NET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全球石油化工网 版权所有
京ICP证120803号 京ICP备05086866号-8 京公网安备1101050183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