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能源署发布《世界能源展望2011》
11月9日,国际能源署(
IEA)发布了其年度旗舰报告《世界能源展望2011》(WEO 2011),给出了未来25年不同国家、不同燃料和不同行业在不同情景中的最
新能源需求和供应预测。
报告基于对能源和气候趋势进行严格的量化分析,评价了全球能源系统面临的威胁和机遇。该分析包括三种全球情景——新政策情景、当前政策情景、450情景和多项案例研究。当前政策情景假设,截至2011年中期时,再没有新的政策出台。新政策情景和当前政策情景结果的对比,说明了这些承诺和规划的价值。450情景是从把全球平均气温长期上升限制在高于工业化以前2℃的水平上反推出来的,目的是寻找一条达成该目标的切实可行之路。分析的核心情景是新政策情景。该情景假设,政府最近的政策承诺,即便缺乏切实有效的措施支撑,也会得到谨慎落实。
该报告今年特别关注的能源行业热点问题包括:俄罗斯的能源发展前景及其对全球市场的影响;在一个限制排放的世界里,
煤炭驱动经济增长的作用;中东和北非石油及天然气行业投资可能被延迟所产生的影响;如果“锁定”高碳型基础设施可能使实现2℃气候变化目标变得更加昂贵和更具挑战;化石燃料补贴和对可再生能源的扶持及其对能源、经济和环境发展趋势的影响;“低核情景”调查了核能利用的放缓对全球能源格局的影响;为数十亿尚未使用现代能源的贫穷人民提供现代能源所需的各种投资规模。
报告指出,尽管短期世界经济前景存在不确定性,新政策情景下的能源需求仍然增长迅猛,从2010年到2035年会增加1/3。能源市场的格局日益由经合组织之外的国家所决定:在2010年到2035年期间,非经合组织国家占人口增长的90%,占经济产出的70%,占能源需求增长的90%。中国会巩固其作为世界最大能源消费国的地位,到2035年时,中国的能源消费将比第二大能源消费国美国的能源消费高出将近70%(如图)。即便如此,届时中国的人均能源消耗依然不足美国的一半。印度、中东和巴西的能源消费增速甚至要快于中国。
化石燃料的时代还远未结束,但其主导地位有所下滑。对所有燃料的需求都在上升,但化石燃料在全球一次能源消费中的占比会从2010年的81%小幅下滑到2035年的75%:到2035年之前,天然气是唯一一种在全球能源结构中占比增加的化石燃料。在电力行业,以
水电和
风电为主的可再生能源技术将占到满足日益增长的需求所需新增装机容量的一半。
在2011~2035年期间,全球能源供应基础设施投资需要38万亿美元(按2010年美元计算)。总投资的约2/3都是在经合组织之外的国家。油气投资总计将近20万亿美元,并且从中长期来看,上游投资需求和关联成本都会上升。剩余部分则为电力行业所主导,其中超过40%的投资将用于输配电网络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