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海油天然气管漏仍在修复
中海油珠海天然气管线
泄漏后,国家海洋局南海分局派出海监执法人员与监测人员前往事故海域进行海水取样监测。
就19日发生的中国
海洋石油总公司(下称中海油)珠海天然气管线泄漏事故,中海油旗下的上市子公司——中国海洋石油有限公司投资者关系部相关人士昨日在接受早报记者采访时称,经过48小时泄压,中海油海管内天然气压力已大幅度降低,目前继续进行管线泄压。
上述人士称,21日14时至18时,该管内压力可降到适宜维修的状态,深圳分公司将在22日天亮时在确保作业安全和保护海洋环境的基础上有序开展海管探查、堵漏、修复工作。
该人士还称,据初步判断,泄漏“疑似外因所致管线损伤。公司已做好对事故原因进行调查的准备。目前,公司正在制定管线修复施工方案,并尽快修复管线,及恢复生产。”
据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深圳分公司副总经理高广生20日介绍,此事件未造成人员伤亡及环境污染,也未发现海洋环境污染,处于可控状态。管线泄压完成后,天然气泄漏对外部安全及环境风险将基本消除。
原因仍不明朗
据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深圳分公司党办主任林仲明介绍,中海油珠海终端为番禺-惠州天然气联合开发项目天然气处理终端,年处理能力16亿立方米天然气。
番禺30-1气田位置位于中国香港东南约240公里、水深约200米的海域,通过一座钻采平台生产天然气,经一条长达132.5公里、直径20寸的钢质海管,与从惠州21-1气田生产的天然气汇合后,通过232.5公里长的同直径的海底管线,输送到珠海终端进行处理,处理后的天然气通过管网外输给位于中山市的电厂等企业及部分居民用气。
此次泄漏是在19日上午被在该海域作业的渔民发现的。当天9时,珠海海事局将此事故通报了中海油。
据中海油称,该泄漏管道连接的生产平台目前处于停产状态。
中国海洋石油的钢管供应企业珠江石油天然气钢管控股有限公司20日称,此次泄漏属人为失误造成。
珠江钢管一发言人称,此次泄漏由第三方建筑在管线附近作业所致,导致管线意外受损;并称珠江钢管的钢管质量是有保证的,此次泄漏并非由自然原因所致。
据统计,之前,中海油今年已发生三次泄漏事故。
2011年6月初,中海油与
康菲石油中国有限公司合作的油气田蓬莱19-3发生溢油事故;7月,中海油位于惠州的炼油厂因机械密封泄漏着火,并发生爆炸;10月,中海油辽东湾北部锦州9-3油田附近出现溢油。
近期接受过安全检查
蓬莱19-3发生溢油后,中海油9月曾举行海上溢油防范大检查工作。
中海油网站显示,9月,中海油曾把此次发生泄漏事故的项目誉为“横琴岛上的安全港”,称其“展示着中国海油特有的安全文化”,并对该项目特设的安全委员会做了重点报道。
此后的10月至11月,中海油还接受由国土资源部牵头的海洋
石油勘探开发安全生产大检查。11月16日,中海油内部召开了安全生产电视电话会议,称根据国务院要求,国土资源部牵头对中海油的6个海上油田、30座
采油平台、8艘
FPSO(海上浮式生产储卸油装置)、7个陆地终端进行了海上溢油风险防范大检查;环境保护部牵头组织的陆源溢油风险防范大检查,覆盖了中海油的8家炼化企业和3个码头
油库。当时中海油表示,各单位已开始整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
当时,中海油副总经理刘健称,这是中国海洋石油工业发展史上历时最长、规格最高、规模最大、覆盖面最广的一次安全检查,是中海油改进安全生产工作的一次难得契机。
中海油再遭重大损失
中海油称,事故发生后,中海油深圳分公司立即启动海管泄漏应急预案,并关停番禺30-1和惠州21-1相关平台的生产,终端则正加速泄压。
中国海洋石油有限公司公告称,这一泄漏导致其关停相关平台的生产,公司受此事件的净产量影响约为每天1.6亿立方英尺(约合2.67万桶油当量);但该公司没有说明事故细节。
中国海洋石油近期发布报告称,第三季度平均实现气价5.18美元/千立方英尺。新华海外财经测算认为,上述中海油珠海平台或将因为停产每天损失83万美元。而在此之前,中国海洋石油有限公司今年已经因渤海湾漏油事故遭受重大损失。
虽然康菲石油公司是渤海湾蓬莱油田的运营方,但中国海洋石油拥有该油田51%的权益,该油田暂停生产导致其日产量减少40000桶,至今每天蒙受的损失高达450万美元。
21日康菲石油公司亚太区总裁华德纳在北京称,康菲对蓬莱19-3油田B、C平台两起事故负责任并将进行赔偿。他说,康菲已成立了渤海湾赔偿基金和环境基金,但关于这两项基金的一些关键问题如基金额度、运作方式等仍未透露。康菲同时称,并没有说过没有污染。康菲说这番话的时候,正值全国环境保护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
里昂证券(亚洲)(CLSA)的亚洲油气研究主管Simon Powell称,该泄漏事故导致中国海洋石油约3%油气生产被关闭,若珠海管线全年关闭,则对该公司利润的影响至多可达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