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扬帆震海外,击水三千更远航。
18年,中国石油海外创业、合作共赢,巨大成功得益于国家“走出去”战略,得益于国有企业与国外伙伴合作探索,得益于中国石油海外管理体制、运行机制和项目运营模式形成,更得益于按照国际惯例,在技术标准体系上配套完善,一系列成熟先进技术应用和自主技术不断创新。
如果说科学管理为中国石油建造了扬帆出海的舰队,那么先进技术则成为中国石油实现海外腾飞的助推器。中国
石油人是站在巨舰船头远眺的水手,劈波万里,跨越五洲……
走出国门面对挑战,科技体制为海外业务发展奠定基础
在推进国有企业改革进程中,尤其要注重科技体制创新这个关键环节,为提高市场竞争力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题记
以前,中国石油企业到国外买技术,外方往往居高临下,表情淡漠。现在,中国石油企业参加国际石油峰会,外国代表礼遇有加。为什么?中国石油有了本事,实力强大了,地位自然提高了。
压力压出动力,奋起挺起腰杆。几代石油人,追寻科技梦,完善技术创新体系,优化科技资源配置,强化科技人才队伍建设,中国石油完成了国际化经营必需的科技体制的历史嬗变。综合一体化,是中国石油海外业务的体制支撑,与国际大油公司相比,中国石油最大的特点是上下游一体化,工程技术服务综合能力独一无二。
走出国门,中国石油海外业务,以创新科技管理体制和机制为抓手,持续推进科技资源整合,科技管理逐步与国际大石油公司接轨。在加大国际科技合作力度、着力促进科技管理国际化、科技人才国际化和研发机构国际化的过程中,中国石油的技术优势得到了体现和强化。
勘探开发和炼油化工是高技术、高风险、高投入的产业,没有技术优势,何谈合作?何来共赢?
世界油气领域竞争,从来都是强者生存。美洲大陆上,西方公司放弃了不是“肥肉”而是“鸡肋”的秘鲁塔拉拉油田。中国石油要想在百年开发剩下的“残羹”中找出“金子”,连有些地质学家都说是天方夜谭。中国石油发挥科技协作优势,一举打出了数口千桶井,在秘鲁石油界刮起了“中国石油旋风”。
在国内也只有辽河等少数油田有稠油开采的经历,熬尽多少中国
石油科技人员的心血。隔洋相望的委内瑞拉也有稠油,在那里应用中国石油边际油田
水平井开发技术,日产提高近10倍,水平井平均单井日产是委国石油公司上世纪90年代投产直井的5.2倍。
体制一新全局新,机制一活全盘活。中国石油逐步完善专业配套、学科齐全和技术力量雄厚的“一个整体、两个层次”的研发组织体系,初步实现“统一科技计划、统一项目设计、统一开题论证、统一检查验收、分层次投入、分级分类管理”的科技管理模式,确保了中国石油科技自主创新能力不断提升。
非洲大陆油气丰富,但拿出油气并不容易。中国石油人不相信找不到油、拿不出油,以“石油神探”苏永地为代表的一批科技英模,在苏丹1/2/4区块确定的9口井口口有油,震惊海外。哈萨克斯坦肯基亚克盐下油田在沉睡30年后,被中国石油科技人员唤醒,3年内实现200万吨原油生产能力。
中国石油海外油气业务一系列新项目开发获得的突破性战略进展,集成创新了大型边底水砂岩油田、碳酸盐岩油气田、超重油等海外油气田开发配套技术,为苏丹、哈萨克斯坦、委内瑞拉等海外区块油气业务快速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2005年,哈萨克斯坦PK公司出售,最终,中国石油胜出。这是当年全球最大一笔收购合同,也是我国国企最大的一笔收购。
收购是实力,管好是能力。买得起能否管得好,是各界最为关注的。中国石油接收PK公司后,凭借技术实力、管理能力得到认同,原油产量稳步上升,一举突破千万吨。中国石油积极应对,科学决策,大力拓展国际油气市场空间,在中东两伊地区新项目开发及中亚、亚太、北美地区油气资产收购上也取得成功。
企业现代化,关键是科技体制现代化。科技是剑,体制是鞘。抽剑高擎,剑鞘安身。
立足海外破解难题,科技利器扬五洲树形象
国际竞争从根本上说是科技的竞争,是自主创新能力的竞争。只有科技的发展和创新,才能真正走上科学发展的道路。
——题记
自主创新能力是竞争力。其实,就科技本身而言,体制机制固然重要,但以自主创新技术为核心的配套技术则是最锋利的锐器。
中国石油海外创业,地上从来不少“荆棘”,地下从来不少“谜团”。中国石油人没有退缩,依靠成熟、配套、储备尖端超前的技术,打破了国际垄断,叫响了CNPC品牌,树立了中国石油人的形象。
中国石油成熟适用的技术当初虽分散在各个油田,但已达到或接近国际先进水准。以市场换技术,以技术争市场,实现互利共赢,是中国石油对外合作的一条发展路子。
国内如此,国外也是如此。中国石油海外员工数万人,海外队伍近600支,有没有独家叩问地宫的技术,决定着这千军万马是一往无前还是偃旗息鼓。
在中东,尤其是在伊拉克,一个鲁迈拉剩余可采储量相当于中国剩余可采储量,能不能多拿油,考验的是开发水平,考验的更是技术水平。
苏丹3/7区,一个曾经被判了“死刑”的区块,在中国石油人手中,仅用两年多的时间就发现了亿吨级的大油田,成为当年世界
石油勘探界的一大亮点。乍得,西方大石油公司勘探30年少有建树,中国石油到来后仅用不到4年时间便在此发现亿吨级油田。乍得政府高度评价:中国石油使乍得盆地无法勘探的说法成为历史。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技术,让国人振奋、世人惊奇。2010年,中国石油艾哈代布项目水平井钻井周期45天,直井钻井周期30天,至今在伊拉克作业市场上仍遥遥领先。中国石油大力推广使用精细勘探、复杂
油气藏开发和管理、老油田二三次
采油等一系列成熟和实用技术,有效解决项目技术瓶颈。至今,中国石油在印度尼西亚保持着67%的最高探井成功率。
令人高兴的不仅是钻井技术的提高,而且物探、管道、集输等技术也连创佳绩。
东方物探专家设计的软件包GeoEast-lightning填补了国内技术空白,计算速度领先于国际同类型商业软件,提升了中国油企找油找气能力。东方物探形成以“PAI”技术系列、GeoEast软件技术和新型地震仪器为代表的装备技术三大技术系列,多项成果填补国内空白。
近年来,在役管道腐蚀老化输送能力逐渐下降,解决这一矛盾最经济有效的方法是应用减阻增输技术。中国石油管道科技中心的输油气管道减阻剂及减阻增输核心技术取得突破进展,取得多项核心技术,达到国际水平,并应用在英国、挪威等10个国家输油管线上,成为国际名牌。
中国石油攻克了世界级长距离油气混输工艺技术难题,在哈国肯基亚克油田建成了全球最大口径、最长距离、大气油比、富含硫化氢的混输管道工程。中国石油的油田污水无公害化生物降解与灌溉技术,对苏丹1/2/4项目污水进行处理,全部达标灌溉,产生了巨大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紧握技术“金钥匙”,中国石油无往不胜。以复杂地表区山地勘探技术、委内瑞拉乳化油田水平井钻井技术等为代表的优势技术,已经成为中国石油国际化经营的核心竞争能力。中国石油不但叩开了走向海外的“大门”,而且拥有了延续海外辉煌业绩的“撒手锏”。
凭此,中国石油足音铿锵,阔步向前。
锻造锋刃磨砺尖兵,工程技术建设服务海外齐奏凯歌
在新的历史时期,只有紧紧抓住新科技革命带来的难得机遇,大力推进科技进步与创新,并以此为切入点和突破口,为企业发展注入不竭动力。
——题记
如果说,当年物探尖兵,兜里揣着护照签证闯世界两眼一墨黑,对海外合作知之甚少的话,那么如今海外工程技术、工程建设、工程服务,成为提升海外油气业务技术支持的主力军。目前,在29个国家81个项目中,活跃着中国石油工程技术、建设和服务队伍,各个是拥有独门绝技的“钢铁之师”。
在20世纪中叶的国际石油工业改革大潮中,一些国际石油公司走专业化道路,将工程服务业务独立出去,成立专业的工程技术服务公司。从此,国际石油公司和国际工程技术服务公司成为国际石油界的两个重要组成部分,共同获得了成长。
借鉴不照搬,引进不学步。中国石油不仅拥有油气核心业务,而且拥有强大的工程技术、工程建设和装备制造等业务,专业配套,门类齐全。中国石油在国际油气合作中,拥有任何单一石油公司或技术服务公司都难以比拟的整体优势和规模优势。
苏丹人民把希望寄托于中国石油,中国石油庄重承诺:开发苏丹1/2/4油田,建设喀土穆炼油厂,建设从苏丹黑格里联合站到苏丹港的1506公里输油管线。这是非洲最长的输油管线。
闯盲区必须有“沉舟”之气。东方物探、长城钻井的数千名员工远赴非洲;管道建设者、工程建设者走进戈壁……短短3年就攻克了喀土穆炼油厂一系列重大技术难题,一次投产成功。仅仅两年时间,第一船产自穆格莱德盆地的原油经长输管道来到苏丹港出口国外,第一座炼油厂产出合格的汽油、柴油等,数万苏丹当地群众载歌载舞庆祝,将原油出口日定为苏丹石油节。
闯禁区必须有“断喝”之举。大庆钻探DQ001队在伊拉克绿洲项目一举创钻井周期最短、钻井速度是邻井的3.3倍等10项纪录;在鲁迈拉油田,大庆钻探DQ012钻井队仅用22天16小时就完钻井深3390米的鲁迈拉油田R512井,创造“中国速度”。
长城钻探为苏丹6区提供稠油热采全套技术服务,平均日产比常规冷采提高4倍,在中哈公司阿克纠宾油田平均机械钻速提高26%。
闯新区必须有“拓荒”之志。中国石油不仅拥有强大的上游板块,而且有炼油、销售、贸易、装备制造、运输及后勤服务等业务,几乎国际石油合作中涉及的业务链条都可以在中国石油内部找到相应的机构完成。中国石油大船在海外合作大洋中一路畅行。
从走出去到国际化、到服务外向型经济,中国石油海外创业之路越走越宽广;从境外试水到扬帆远航、到擎科技长剑缚油龙,中国石油探索海外科技兴油之路越走越亮堂;从单一合作模式到上中下游一体化合作模式,从服务资源国履行社会责任到携手共建友谊桥梁,中国石油开辟海外业务可持续发展崭新模式之路越走越有希望。
在中国石油宏观战略中,有一个核心词语备受瞩目——“国际”:资源、市场、国际化,建设综合性国际能源公司,打造绿色、国际、可持续
中石油……追赶者成为排头兵,中国石油科技如炬,照耀海外;探索者成为领航者,中国石油科技如磐,威镇四方。
今天的中国石油可以掷地有声地说:海外创业,我们无愧于国家;科技兴油,我们无愧于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