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石油科技
大庆稳产4000万吨、长庆跨越4000万吨、 海外油气发展突飞猛进……2011年,中国石油每项重大成就背后都离不开科技创新的强力支撑。
9项成果问鼎国家科技大奖,1700多项技术申请国家专利。2011年,中国石油以“更强、更快、更高”姿态,为新一轮科技创新定下基调。
强筋壮骨,创新让实力更强
抢滩占位,先强实力。2011年,中国石油加强科研基础设施建设,优化科研体系结构,深入推进软科学发展,为科技创新强筋壮骨。
2011年11月,石油化工研究院基础建设工程在中国石油科技创新基地破土动工。至此,中国石油已有4个直属科研机构,正按照“规划、设计和建设向国内领先国际一流目标迈进”的要求兴建,科研条件将大幅度改善。
2011年12月,中国石油新增2名院士。17名院士、2000多名专家和教授领衔,“千人”计划引进多名海外专家加盟,中国石油科技创新人才云集,握指成拳,会聚了前所未有的力量。
这一年,中国石油着力构建“一个整体,两个层次”的研发组织体系,形成8大直属院所引领创新、72个企业院所特色发展的新格局,科研体系更加适应专业化重组要求,海外五大合作区有了对口技术中心。上下一体,横向联通,科技创新与企业发展结合更加紧密。
这一年,海外战略研究中心、成品油市场信息中心等研究机构相继成立。信息资源助力,高端智慧引导,科技创新优势凸显。按照“六统一”原则,以ERP为核心,信息化建设整体推进。大庆油田、长庆油田、新疆油田,华北石化、吉林石化等企业跨入“数字时代”。
战略谋划,创新让速度更快
创新力度越大,成果转化越快,抢占速度则越快。2011年,中国石油创新攻略全面启动。
重大项目,引领创新。“十二五”科技规划及项目顶层设计、专家论证全面启动。50个重大科技项目,包括21个国家科技重大专项、15个示范工程正式实施。25个公司重大科技专项、30个重大现场试验陆续展开。
勘探开发,接力攻关。“大庆油田原油4000万吨持续稳产关键技术研究”二期全面启动。长庆油田“西部大庆”建设技术接力攻关全力推进。
炼油化工,突破历史。“环烷基稠油生产高端产品技术研究开发与工业化应用”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自主产品汽柴油加氢精制催化剂成功应用,攻克委内瑞拉超重油加工难题,航空生物燃料用于客机验证试飞取得成功。中国石油下游炼化领域创新能力取得历史性突破。
工程技术,利器出鞘。新的“十大利器”登台亮相,ES109地震仪产业优化升级,高端测井仪器研制取得显著进展,精细控压钻井系统先导试验成功……
装备制造,攻克难关。20MW、30MW燃驱压缩机组和大口径高压全焊接球阀研制成功,CP—300自升式海上钻井平台驶入大海。天然气长输管道三大关键设备实现国产化,自升式海上钻井平台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深化应用,创新让质量更高
技术含量决定发展质量。“十一五”科技对中国石油的贡献率达到52.3%。2011年,科技创新对企业发展的贡献力度更大、质量更高。
持续稳产高效勘探开发技术深化应用,确保大庆4000万吨稳产目标实现。水驱产量递减有效控制,开发成本明显降低。
低渗透油气藏勘探技术持续攻关,助力长庆成功跨越4000万吨油气当量。
重力泄水辅助蒸汽驱技术,使辽河油田1.4亿吨中深层稠油地质储量有效动用。吉林油田二氧化碳埋存与驱油技术,增产同时实现二氧化碳全部埋存。海外新项目评价方法体系与新技术应用,让阿姆河项目天然气勘探接连获得新发现,中国石油哈萨克斯坦公司实现老油田产量稳中有升……
2011年,集团公司信息化建设进入建用结合、以用为主阶段。其中,东方物探GeoEast等软件系统推广应用力度加大,在多个股份公司重点攻关项目中发挥重要作用,市场占有率进一步扩大。
“着力提升科技创新能力,抢占可持续发展制高点”。2011年,中国石油科技创新在抢占之路上迈出辉煌一步。这一步,画卷初展;下一步,任重道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