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石油储备或仅能维持30多天

[加入收藏][字号: ] [时间:2012-02-03  来源:国际石油网  关注度:0]
摘要: 中国石油储备或仅能维持30多天 石油,是伊朗叫板世界的重要武器,不论是否如期对欧盟掐断供应,博弈背后都显现出产油大国的底气。 尽管对伊朗人娴熟操纵的石油扑克提心吊胆是全球性难题,但中国式储备困境仍格...




中国石油储备或仅能维持30多天

    石油,是伊朗“叫板”世界的重要武器,不论是否如期对欧盟掐断供应,博弈背后都显现出产油大国的底气。

    尽管对伊朗人娴熟操纵的“石油扑克”提心吊胆是全球性难题,但中国式储备困境仍格外显眼。记者注意到,官方口径显示,相比美日等国战略石油储备天数高达200天以上,中国计划至2020年才能实现90天目标。

    按照进口量与储备量比照估算,一旦伊朗危机升级,海湾地区石油出现断供,中国单纯依靠现有储备只能支撑30余天。有分析认为,效仿美日等储备大国建立多元体系是长远工程,眼下“三桶油”需要资金出海“购油”的现状则可能促成上调油价的权宜之计。

    中国石油储备水平尚不及格

    据记者了解,战略石油储备制度起源于1973年中东战争。由于欧佩克石油生产国对西方发达国家发动石油禁运,为抵御石油价格猛涨及进口中断,发达国家联手成立国际能源署。成员国纷纷储备石油,以应对石油危机。

    按照当时国际能源署要求,成员国至少要储备60天石油,主要是原油储备。上世纪80年代第二次石油危机后,要求又增加到90天。所以目前美、日、德、法等发达国家的战略石油储备天数都已达标。 “现在美国代表石油储备的最高水平,美国从福特总统开始每届政府都把石油储备作为供给安全的重要措施,在德克萨斯州和路易斯安那州墨西哥湾沿岸的地下溶洞,美国政府建设了五大战略石油储备基地,总储量超过1亿吨。”一位资源产业经济专家对记者分析,早在2009年,美国战略石油储备就超过7亿桶,其中商业原油储存可达3.5亿桶,可供全国使用150天。

    中国能源网首席信息官韩晓平则对记者估算, 2010年前美国就计划将战略石油储备翻番,达到l5亿桶,所以上述记录早已被美国人自己刷新。 “如果现在伊朗打一场200天的仗,对全世界的石油运输搞制裁,美国可以坚持420天,欧盟大概是238天到250天,日本也在200天以上。”

    相比较,中国在石油储备的战略考虑方面却起步较晚。 2010年1月,前国家能源局局长张国宝曾表示,我国已顺利完成石油战略储备一期工程,首批四个储油基地储备总量约1400万吨,二期战略石油储备基地则预计2012年完工,将储备能力提升到2.74亿桶 (约合3753万吨)。按照中国海关总署数据, 2011年中国累计进口原油约2.54亿吨。简单计算可看出,今年末可以实现的3753万吨相当于大约50多天的进口量,而一期工程的1400万吨约等于十几天进口量,再加上国内21天进口量的商用石油储备能力,也就是当前具备30多天进口量的储备能力。以张国宝的说法,要到2020年,中国才能建成约5亿桶石油储备,够上发达国家90天的石油储备“及格线”。

    如何应对油价猛涨、供应紧张是待解难题

    30多天的储备量,意味着一旦美伊战争机器开启,就要打一场超过30天的仗,中国的石油供应就会出现明显短缺,如何应对可能出现的油价猛涨和供应紧张,已是摆在决策层面前的难题。

    在危机时释放战略储备,确保国内有油可用,已是发达国家的重要能源战略。资料显示,海湾战争期间,老布什总统就签署了有史以来第一次大规模释放战略石油储备命令,连续释放2114.1万桶石油。 2005年8月底,飓风卡特里娜袭击墨西哥湾,布什政府又同意动用战略石油储备,共释放1620万桶石油。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期间,美国政府累计出售539.1万桶石油。

    “现在中国还没有什么很好的办法应对伊朗战争可能带来的石油供应形势,只能进一步推动能源的综合改革。 ”韩晓平坦言。

    记者从业内了解到,我国建立石油战略储备的讨论始于2000年。当年,我国原油净进口量约6000万吨,对外依存度虽然不到30%,但80%的进口原油来自中东,地缘政治风险极大。基于规避原油供应不足或中断风险的考虑,当时发改委、交通部、海运公司、石油公司等方面组成讨论组,专题研究油源的多元化和建立石油储备问题。 2003年油价走高后,我国原油进口量的大幅攀升令问题更加严峻。

    2003年,国内原油进口量达到8000万吨,2004年飙升到1.2亿吨,2007年更增长至1.5亿吨,2009年首次突破2亿吨,石油对外依存度已多年超过50%。在这种越来越迫切的储备需求下,2007年中国国家石油储备中心正式成立。只不过,分三期完成石油储备基地的建设计划用时长达15年。

    元宵过后油价涨价风险骤增

    在增速迅猛的消费量面前,完善储备体系已迫在眉睫。“一方面是国内原来旧有油田的持续减产,新油区的产能已经难以弥补其递减的幅度,而海域油田原油产量所占比重逐渐加大,石油稳产难度又在加大。 ”上述资源产经专家告诉记者。

    据预测,我国2020年的石油消费量至少比2000年翻上一番,将达到4.5—6.1亿吨。从目前我国石油勘探开发形势看,在新探明储量无重大突破的情况下,2010—2020年期间的原油最大年产量可能为2亿吨,对外依存度超过50%将持续成为常态。而应对伊朗危机,国内似乎只剩下上调油价这一条路。“我认为过了正月十五就会调价,下一步由于海湾情况变化,油价可能会进一步攀升,如果说你这次不调,那下一步油价攀升太多,调整幅度太大,就会非常困难。 ”韩晓平对记者分析。

    中国石油大学工商管理学院副院长董秀成亦表示,如果真的开战,油价将由目前小幅上涨变为大幅飙升。记者注意到,今年元旦后,三地原油均价变化率呈现出一路向上走势,连续十五个交易日摸高,已经满足了上调条件。 1月3日,三地均价变化率仅为1.02%;截至1月20日,这一变化率已经达到3.92%,春节假期期间,这一变化率就直接突破4%。 “现在三桶油需要有足够的资金去购买更多的石油,以预防万一海湾发动长期战争,中国石油供应会遭遇中断的情况,对我们来说油价高总比没有油要好得多。”韩晓平说。据记者了解,目前国家40%的进口原油来自海湾地区,伊朗占到11%左右。

    另一个支撑涨价的因素则是美元走软。 1月25日,美联储称将在2014年底前维持零利率水平不变。这一消息显然使以美元计价的石油对其它货币持有者而言变得更加昂贵。

    ◎专家建议 “藏油于民”是石油储备主要风向标

    无论如何,涨价只是权宜之计,坚持深化储备体系的改革才是长远之道。“石油储备战略可通过向市场释放储备油来减轻市场心理压力,降低石油价格不断上涨的可能,起到威慑作用,使人为的供应冲击不至于频繁发生。 ”上述资源专家分析说。

    尽管美国政府战略石油储备规模居世界首位,但企业石油储备远超过政府储备。以2009年为例,美国的石油储备相当于150天进口量,其中政府储备为53天进口量,仅占1/3。从世界发展经验来看,“藏油于民”已成为石油储备主要风向标。欧美、日韩等国家都有商业石油公司、民间组织机构的参与,并占据着很大的份额。德国施行“联盟储备”机制,官民联盟储备量、政府储备、民间储备比率为57∶17∶26;虽然日本缺石油,产量仅是该国石油需求量的0.2%,但民间储备达到77天,占据国家总储量的46.4%。

    尽管中国拥有8万余家民营石油企业,“家底”超过万亿资产,拥有储油能力达10万吨以上的油库至少10座,但由于没有油源,这些具备相当规模的油库基本处于闲置状态。法律身份不明晰也构成“藏油于民”的先天不足。

    对于未来石油储备体系的完善,韩晓平强调,必须改变能源结构。 “美国之所以对中东的石油依赖非常少,只有8000多万桶,是因为美国过去三年通过页岩气革命,增加了一千亿立方米天然气,相当于8400万吨油。”他分析说,油价上涨正给刺激当地更多资金涌入页岩气开发找到契机,“美国现在正推动运输大动脉上液化天然气加气站的建设,可能会大规模转用天然气,减少对石油进口依赖。 ”

    三次石油危机

    ■第四次中东战争爆发曾令油价上涨近三倍,美、日等主要经济体增速下降超过10%

    ■第二次两伊战争期间,全球产量骤减引发油价再度暴涨近三倍

    ■伊拉克受国际社会制裁,导致原油供应中断,致全球GDP增速次年下跌2%

    ◎记者手记

    要“藏油于民”垄断不得不破

    对石油消费量位居全球第二的中国来说,建立战略石油储备体系已属“赶晚集”,但比摸石过河更具挑战的是,想要完善这套体系也会触碰垄断困局。

    垄断不得不破。中国石油储备的需求量不仅非常巨大,且随着消费量一路高歌,持续资金来源将不可回避地成为核心难题。是依靠单纯财政拨款,还是吸纳多元化的民间资金?这道选择题的正确答案想必并不难解。

    虽然许多专家设想了 “藏油于民”的改革图谱,尴尬的是,包括电力、石油在内的资源改革一旦危及垄断集团的既得利益,总能变得尤为举步维艰。如果没有油源,藏油于民就是纸上谈兵。 “新36条”的存在令上游油源开采的放开早就不存在政策绊脚石。但现状却是,中石油中石化两大巨头几乎垄断了全国的石油市场。也就是说,只要国企不有所退出,在政策指导下让出部分市场,即使采取招投标形式,国储油竞投也不可能真正向民企抛出橄榄枝。那么,在资金的持续压力下,与国际接轨的石油储备水平也只能是永远追不上兔子的乌龟。
 

          您的分享是我们前进最大的动力,谢谢!
关于我们 | 会员服务 | 电子样本 | 邮件营销 | 网站地图 | 诚聘英才 | 意见反馈
Copyright @ 2012 CIPPE.NET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全球石油化工网 版权所有
京ICP证120803号 京ICP备05086866号-8 京公网安备1101050183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