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上不能采取‘一刀切’”
事实上,“制止太阳能、风电等产业盲目扩张”犹如一把双刃剑,从行业角度讲,淘汰没有实力、创新能力较弱的企业,达到适者生存,但是国家提出“制止”后,恐怕淘汰的不仅仅是落后企业,优势企业也将受牵连,一并被淘汰。这是部分企业所担心的问题。晶龙集团新闻发言人段同刚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来的,因此企业在银行贷款中或将被一刀切似的受到限制。”段同刚说,目前,包括上市公司在内的太阳能光伏公司,都存在着银行负债率比较高的问题。“国家一旦实施‘制止’,那么在银行将很快做出反应,企业缺少血液,优势企业都将受到影响,企业的发展将面临危险。”
据了解,从去年开始,银行开始紧缩光伏业的贷款。据了解,从2011年第四季度开始,光伏企业的授信度降低,部分银行发出了危险信号。
从2011年年底,光伏业贷款难的问题就已经显现。段同刚表示,企业从银行贷款,刚到期银行就把贷款收回。而之前从未出现过类似的情况,恰恰相反,过去,银行主动邀请企业贷款。
全国政协委员、四川通威集团董事局主席刘汉元建议,国家应统筹制定金融扶持政策,鼓励引导金融资本市场积极参与和支持光伏产业的发展,进一步降低针对太阳能光伏产业等清洁能源的资金成本,调动鼓励引导各方资本对光伏产业的发展进行长期投入,为我国光伏产业的健康发展提供及时有效的资金支持。全国人大代表、四川省经信委主任王海林建议,引导太阳能光伏产业有序发展,政策上不能采取“一刀切”的办法制止新项目上马,“应该鼓励新增加一些有技术、有资源的项目,同时支持落后产能的改造升级。”
“企业对报告的理解还不够全面”
虽然《政府工作报告》中只是简短的一句话,但各方的理解各有不同。
“这句话,有可能引起社会不了解这些行业的误解,误导发展太阳能光伏、风能等可再生能源产业的导向和决心。”黄鸣表示。
“我认为在报告中出现‘制止’两个字是表示政府不能容忍了。”全国人大代表、中国东电气集团公司董事长王计表示,“使用这样一种很尖锐的词汇,使我们看到了坚决治理这一问题的决心。”
“对行业盲目发展是有所制止,但对部分企业也将形成一定的壁垒。”段同刚认为,如果美国“双反”成功,德国以及欧盟跟进,加之银行贷款收紧,那么太阳能光伏行业的发展将受到极大的限制。“如果这句话能进行修改或做以补充说明最好”。
全国政协委员、国家能源局副局长钱智民表示,《政府工作报告》中所提出的“制止”,主要是针对光伏玻璃风电等设备制造业来说的,并不是说国内光伏和风电的应用会减速。相反,非化石能源的发展和应用将会加速。
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副理事长孟宪淦向记者透露,政府工作报告是经过反复征求意见,原稿比现在的要严厉得多,“我记得政府工作报告中原稿是‘严控风能、太阳能产能过剩’,比大家现在看到的口气要严厉许多。”经过广泛地征求意见,反映到国家能源局、全国人大后,改为制止盲目扩张,已经是做了很大的修改。
据记者了解,目前,中国光伏电池的产能达到35吉瓦到40吉瓦,去年全球光伏电池安装量为28吉瓦。也就是说,中国光伏电池的产能超过了全世界市场需求的一半。
“目前,企业对报告的理解还不够全面。”孟宪淦认为,报告中涉及这部分内容的几句话都分别有其深刻含义:第一句是“建立促进新能源利用的机制”;第二句是“加强统筹规划、项目配套、政策引导”;第三句“扩大国内需求”,“制止太阳能、风电等产业盲目扩张”;后面还有一句是“提高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比重”。
“报告对可再生能源的描述是经过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讨论,征求了方方面面的意见,所以不能仅从企业利益出发来看待国家整体全局的利益,产能过剩是不争的事实,是由于盲目无序发展的结果,这个结果不能让国家、政府和社会来承担。”孟宪淦说,“这次人大的基调就是GDP增长减缓,我们求质不求量。如果在这种背景下,仍要求银行贷款、盲目扩张,不符合国家经济总的发展形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