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页岩气开发不能照搬美国经验

[加入收藏][字号: ] [时间:2012-03-26  来源:中国经济导报  关注度:0]
摘要: 今年1月7日,湖南省涟源市桥头河镇中石化华东分公司员工在湘页1井工地上勘探施工 我们研究美国页岩气勘探开发过程中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是为了如何更快更有效开发中国页岩气,站在更高的起点上,而不能简单照搬别...

页岩气开发

今年1月7日,湖南省涟源市桥头河镇中石化华东分公司员工在湘页1井工地上勘探施工

    我们研究美国页岩气勘探开发过程中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是为了如何更快更有效开发中国页岩气,站在更高的起点上,而不能简单照搬别人的做法。应该清楚地认识到美国的经验是不能也不可复制的。中国页岩气勘探开发中的安全、环保问题更需从一开始就高度重视,高标准要求。

    上周,《页岩气发展规划(2011~2015年)》(下称《规划》)正式发布,《规划》对国内页岩气的现状和未来勘探开发的规划做出详解。记者了解到,近期重点仍是页岩气的勘探开采和技术攻关。页岩气作为一种重要的非常规天然气资源,对美国的能源供给格局已产生重大影响。近日,记者在采访业内专家时了解到,外国页岩气的成功之路在中国不一定行得通,我国开发页岩气不能照搬美国的技术和经验,还需与中国的实际相结合。另外,专家提醒,水资源将成为制约页岩气产业发展的重要问题,此次规划明确提出的“页岩气出厂价格实行市场定价”也有一定的难度。

    65亿立方米不算少 勘探开发非一朝之功

    前不久国土资源部经初步评价,中国陆域页岩气地质资源潜力为134.42万亿立方米,可采资源潜力为25.08万亿立方米(不含青藏地区);而美国在2011年的页岩气产量也达到了1700亿立方米。相对于以上几组数据,本次规划中提出的“2015年页岩气产量 65亿立方米”是否显得保守呢?业内专家认为这一数据是比较合理的,不能算少。

    厦门大学中国能源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林伯强在接受中国经济导报记者采访时明确表示:“65亿立方米的目标不算少。而且页岩气的开发刚开始规划,处于起步阶段,而且技术方面还存在问题,再者项目建设方面也得好几年,我认为能达到65亿立方米就已经不错了。”

    中国矿业大学资源与地球科学学院朱炎铭教授正在承担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页岩气领域相关的项目,他在接受中国经济导报记者采访时说:“通常一种新能源的勘探与开发存在一定的阶段性,目前我国处于页岩气勘探与开发的初期阶段。”

    朱炎铭教授表示,国内页岩气勘探开发的重点和难点主要有两点:一是如何建立适合我国不同区域、不同层位的页岩气资源评价系统,掌握切实可靠的页岩气资源量,并深入研究不同区域、不同层位的页岩气成藏机理,以服务于页岩气有利区块的优选;二是发展适合我国页岩气勘探与开发的相关技术和试验。

    朱炎铭教授说,“当有利区优选完成以后,试采开采等相继的过程需要有强有力的勘探开发技术支撑。从煤层气发展的历程来看,有一些关键技术尚未突破,可能是煤层气产量未有大的增进的原因所在;页岩气会不会也遇到这样的瓶颈,值得我们的科技人员未雨绸缪。不能只借鉴或引进先进技术,更要发展改造并有所创新。”

    除了上述的重点和难点之外,水资源的问题也不容忽视。中国的水资源并不丰富,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实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而目前的页岩气开采技术必须使用大量的水资源,这一矛盾短时间内难以得到化解,甚至会成为制约页岩气开发的瓶颈。林伯强告诉中国经济导报记者:“水肯定是个大问题。在以后城市化的过程中,对水资源的需求越来越大,而且气候变化对水资源的影响也越来越大。25万亿立方米可采的潜力,可能会有相当大一部分由于水资源的问题而无法开采。”

    美国经验不可复制 中国应站得更高

    那么,美国页岩气开发的成功主要原因是什么?朱炎铭告诉中国经济导报记者,从他的研究来看,北美页岩气的成功得益于五个主要方面:一是盆地的沉积特征和地质条件,具有丰富的页岩气资源,奠定了开发的资源基础;二是长期持续的科研技术投入,形成了一套勘探、评价、开发体系,促进了页岩气的勘探与开发;三是有效的压裂增产措施,特别是近年来水平井和水力压裂的广泛使用,促进了页岩气的高效开发;四是从区块登记、勘探、开发和管理,多元化创新性的商业运作体制和模式,为页岩气的勘探开发提供了很好的外部环境和竞争机制;五是国家宏观层面的政策导向和支持,也为页岩气的勘探开发注入进步的力量。

    “当然,我国的页岩气发展之路注定会和北美有所不同。不管是地质条件和地表条件的差异,或者是科技研发积累程度的不同,或者是运作模式和管理体制方面的差异,都会导致整个发展上的差异。”朱炎铭告诉中国经济导报记者,“正如我国煤层气勘探与开发之路一样,完全照搬北美页岩气勘探开发的经验是不科学的,但是我们一定要借鉴其中适合我们的经验、技术和管理体制。”他同时表示,要借鉴美国的经验可以从三个方面:政府和企业投入资金,保障研究经费;研究和借鉴美国成功开发页岩气的经验;培养与造就一支高水平的科技队伍,针对中国页岩气地质特色,加强科学研究。

    “美国开发页岩气的成功经验固然宝贵,但中国发展页岩气既不可能也没有必要再走美国的历程。”中国石油西南油气田公司高级工程师王兰生告诉中国经济导报记者,“我们研究美国页岩气勘探开发过程中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是为了如何更快更有效开发中国页岩气,站在更高的起点上,而不能简单照搬别人的做法。应该清楚地认识到美国的经验是不能也不可复制的。”

    “中国是一个人口众多、耕地有限、能源紧缺的发展中大国,我们不能也没有必要重复发达国家先污染再治理的老路。中国页岩气勘探开发中的安全、环保问题更需从一开始就高度重视,高标准要求。”王兰生说。

    民企进入页岩气领域尚有一段路要走

    记者了解到,国内油企三巨头都在页岩气开发方面取得进展。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近日宣布,中石化勘探南方分公司四川元坝探区一重点探井日前钻获高产页岩气流,标志着中石化元坝地区页岩气勘探获得重大突破;海上油气勘探“巨头”中海油有限公司去年首次在国内涉“陆”,在安徽有5000平方公里的页岩气项目;近日,壳牌中国勘探与生产有限公司也与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签署了一份产品分成合同,在中国四川盆地的富顺-永川区块进行页岩气勘探、开发与生产。

    但是王兰生表示,美国泥盆系、密西西比系页岩埋深范围介于1000米~3500米,而四川盆地的页岩气层埋深在2000米~3500米,

    页岩气层深度的增加无疑在中国本不成熟的技术上又增添了难度。

    我国的油气专营权属于三大国有石油公司和延长石油公司,而其他公司没有资格开采天然气,产权不明晰是过去15年中国煤层气发展缓慢的重要原因。去年经国务院批准,页岩气成为我国第172个矿种。页岩气成为独立矿种以后,意味着页岩气勘探开发就不再受我国油气专营权的约束,民企也可参与到页岩气开发中来。

    对此,业内专家认为民企参与页岩气开发还有很多阻力。林伯强对中国经济导报记者表示:“其实在美国,页岩气是从小企业做起来的,但是中国和美国有很大不同。中国的民营企业面临融资、产权等方面的问题,对于页岩气这样的新型能源,民企很谨慎。”他还表示,由于页岩气的投资周期较长,民企缺乏战略性的思考,更加看重短期利益,而国企能够承受暂时性的亏损以谋求长远利益。

    王兰生表示,民企在参与页岩气开发方面有一定劣势。他认为,中国科学技术分布的特点和企业特征决定了中国油气工业的科技进步只能依靠国有大型石油公司的探索和引领。与美国油气勘探开发技术和人才普遍分布于各种规模的企业不同,中国国有大型石油公司掌握着石油天然气勘探开发配套工程技术,集中了国内石油天然气行业各个专业的人才,具有开发页岩气的绝对技术和人才优势,这是民营企业所不具备的。而页岩气的勘探开发,既是传统油气工业科学技术进步的自然发展,也是油气工业高技术集成的集中体现。所以现阶段用放开矿权的办法让各类企业进入页岩气领域并不能解决其发展问题。

    此次《规划》明确提出了“页岩气出厂价格实行市场定价”,同时也提出了页岩气产业的相关鼓励政策:“参照煤层气财政补贴政策,研究制定页岩气具体补贴政策;依法取得页岩气探矿权采矿权的矿业权人或探矿权采矿权申请人可按照相关规定申请减免页岩气探矿权和采矿权使用费;对页岩气勘探开发等鼓励类项目项下进口国内不能生产的自用设备(包括随设备进口的技术),按有关规定免征关税;页岩气出厂价格实行市场定价;优先用地审批。”

    林伯强表示,页岩气市场定价有难度,因为它相对于其他能源价格要高,鼓励政策关键还是要在技术方面有所扶持,加大力度联合攻关,形成自己的核心技术,才能提高国内页岩气的竞争力。

 

          您的分享是我们前进最大的动力,谢谢!
关于我们 | 会员服务 | 电子样本 | 邮件营销 | 网站地图 | 诚聘英才 | 意见反馈
Copyright @ 2012 CIPPE.NET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全球石油化工网 版权所有
京ICP证120803号 京ICP备05086866号-8 京公网安备1101050183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