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归传统能源?
今年两会,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2012年要“优化能源结构,推动传统能源清洁高效利用,安全高效发展
核电,积极发展
水电,加快
页岩气勘查、开发攻关,提高
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比重,加强能源通道建设,深入贯彻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基本国策”。
报告中的非
化石能源,并未提到近年来一度风光无限的
光伏、
风电,而是强调核电和水电。
事实上,中国的光伏和风电产业,眼下并不“开心”。
目前,新能源已成为产能过剩治理的重点目标;风电和
多晶硅生产设备已从“鼓励进口技术和产品目录”中删除。
新能源阶段性退潮,是前期极度膨胀导致产能过剩埋下的苦果,缺少了有效市场支撑,一哄而上吹起的新能源“麻烦缠身”。
国内风机整机制造商,目前达80家,风叶、塔筒制造商100多家,每年产能超过3000万KW,三倍于年装机量;多晶硅项目遍布全国,已建和在建的项目年总产能将达17万吨,超过当前全球销量的2倍。
产能过剩成定局,洗牌已经开始。
新能源的软肋,在于成本过高,主要依靠政府补贴维持简单再生产。其适度降温,回归经济的清洁能源水电和核电,回归以清洁煤为基础的
火电,越来越成为业界共识。
目前,回归传统能源、挖掘更多的增长潜力,是当下维护能源安全的权宜之计。从政府的举措看,目前已经显露出明显的转向迹象,冰封数年的水电项目审批正在重启。
“十一五”期间,中国水电[4.22 -0.24% 股吧 研报]一度被妖魔化,曾有环保官员宣称其比火电污染还要严重;而如今,我国水电建设的形势已发生了根本性转变,国家全面加速了水电项目的审批。未来5年,中国水电将开工建设1.6亿千瓦。
据《财经国家周刊》记者了解,即将发布的“可再生能源‘十二五’”规划提出,在“十二五”期间,将有超过60个的重点水电站开工建设。
进入2012年,随着政策上的逐渐走强,核电新建项目审批的重启声也日渐高亢。
2012年2月以来,整个核电行业发展的利好不断。据一位接近国家核安全局的人士透露,在2月中旬的一次国务院常务会议上,之前由环保部讨论并原则性通过的《核安全规划》被要求再度修改。《核电中长期规划》已上报国家发改委。这样,两大支撑核电项目重启的基础性文件,目前均已明朗起来。
2月21日,国家能源局宣布,全面启动在运在建核电站应对超设计基准事故安全技术研发计划。
一位接近国家能源局的专家告诉《财经国家周刊》记者,此计划首批设立项目共计13项,预计将在2013年前后完成,且研发成果将向我国核电在运在建机组推广,“届时,‘二代+’核电站,将会在总体上满足国际公认的三代核电安全标准要求”。
分析人士普遍认为,到2015年,中国必须将非化石能源消费占比提升到11%左右,否则无法完成2020年非化石能源消费达15%及二氧化碳排放强度降低40%-45%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