傍晚,一位四川市民打开阀门用天然气做饭时,他可能并不知道,管道中流淌着的,可能有一部分就是近期被炒得火热的新型能源——页岩气。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从中国石油西南油气田公司获悉,截至今年3月22日,该公司已经产出页岩气580万立方米,其中440万立方米已经输入管道,实现商用。
这也是迄今为止中国页岩气实现商用的第一例。不过,目前页岩气的产量还非常小,要实现大规模商用,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中国页岩气开发目前处在一个什么阶段?开发过程中有哪些瓶颈亟需突破?民营企业能否分得一杯羹?大规模商用之路还有多远?
记者连续多日对四川地区页岩气勘探开发进行调查,力求在“高烧”的页岩气开发背后,找到上述问题的答案。
四川样本
美国能源信息署在2011年4月宣称,中国页岩气可开采量达到36万亿立方米,超过美国的24万亿立方米,位居世界第一。以此为发端,中国页岩气开始成为炙手可热的投资领域。
根据我国页岩气发展“十二五”规划,我国页岩气勘探工作主要集中在四川盆地及其周边,鄂尔多斯盆地及西北地区主要盆地。截至2011年底,我国石油企业开展了15口页岩气直井压裂试气,9口见气,初步掌握了页岩气直井压裂技术。其中,中石油在川南、滇北地区优选了威远、长宁、昭通和富顺-永川4个有利区块,完钻11口评价井,其中4口直井获得工业气流。中石化在黔东、皖南、川东北完钻5口评价井,其中2口井获得工业气流,优选了建南和黄平等有利区块。中海油在皖浙等地区开展了页岩气勘探前期工作。延长石油在陕西延安地区3口井获得陆相页岩气发现。中联煤在山西沁水盆地提出了寿阳、沁源和晋城三个页岩气有利区。
可开采页岩气储存量最大的四川盆地,成为各方争夺的焦点。
从2006年开始,中国石油西南油气田公司就进军页岩气勘探领域。目前在页岩气勘探与开发领域已经取得了多个国内第一:第一个与国外公司开展页岩气联合研究;第一个钻探页岩气井;第一个对页岩岩层开展大型压裂;第一个获得页岩气;第一个钻成页岩气水平井;第一个获得页岩气工业气量并进入大管网销售……
“我们起步要比别人早几年。”中国石油西南油气田公司分管页岩气开发副总经理廖仕孟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称,截至今年3月22日,该公司已经产出页岩气580万立方米,其中440万立方米的页岩气已经输入到管道中实现了商用,也是第一家试水商用的公司。四川长宁-威远也被列入了国家级页岩气示范区。
面对页岩气这块大蛋糕,国内另一石油巨头中石化自然不甘落后。今年3月初,中石化对外宣称,中石化勘探南方分公司四川元坝探区一重点探井日前钻获高产页岩气流,标志着中石化元坝地区页岩气勘探获得重大突破。据介绍,中石化勘探南方分公司重点探井元坝21井于3月4日在陆相页岩层自流井组大安寨段常规射孔测试,获得日产50.7万立方米的高产页岩气流。此前,元坝102-侧1井、元坝11井、元坝101井、元坝5-侧1井等探井在大安寨段均试获中产页岩气流,目前元坝地区大安寨段已有5口井获得工业页岩气。
“去年12月11日,东峰2井进行大型加砂压裂改造后点火成功,成为西南油气田首口改造成功的页岩气井。”中国石化西南油田的一位人士本月初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中石化西南油气田将在川西陆相新场、川中陆相东峰场、川西南海相井研-犍为和威远-荣县等地部署页岩气水平井11口。
不过,上述中国石化西南油田的人士亦坦言,“东峰2井点火虽然成功,但是不具备工业产能。目前,页岩气勘探仍处于起步阶段。”
就在中国页岩气富集地区之一的四川盆地,一场围绕页岩气的角逐大戏在国资、民资、外资之间已然展开。荷兰石油巨头皇家壳牌有限公司3月20日发布公告称,已与中石油签署了一份产品分成合同,将在四川盆地的富顺-永川区块进行页岩气勘探、开发及生产。这是壳牌在中国签署的首份页岩气产品分成合同。该项目也被称为中国第一个商业化生产的页岩气项目。
从事地质行业多年的四川省能源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巫晓兵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四川省能源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已经成立了页岩气工作组来推进这项工作,包括煤层气在内的专职工作人员超过20位。
“我们之所以下大力气来做页岩气这个项目,就是想发挥这项四川的重大资源优势。”巫晓兵说。
民企“玻璃门”
2011年底,经国务院批准,页岩气被列为我国第172个独立矿种,这意味着页岩气不再受我国油气专营权的约束。
今年3月16日,中国第一部《页岩气发展规划(2011-2015)》出炉,规划提出,到2015年,页岩气将初步实现规模化生产,产量将达到65亿立方米/年,到2020年,产量最高达到1000亿立方米。按此数字测算,10年内总投资在4000亿~6000亿元。
如此诱人的数字,吸引了各路资本的眼光,民企亦跃跃欲试。
“我们正在等待时机进入国内页岩气勘探开发领域。”在香港联交所主板上市的四川民企宏华集团主席兼总裁张弭在今年3月底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
据悉,该公司已组建了页岩气专业技术团队,研制出了一套页岩气开发整体解决方案。
“掘金页岩气,首先瞄准了美国市场。”张弭透露,美国开发页岩气已具规模,而国内还处在勘探阶段,他们计划今年5月份到美国发布页岩气开发整体解决方案。
公开资料显示,国内包括新疆广汇、MI能源、宏华集团等民营企业早已摩拳擦掌,准备进军页岩气的勘探与开发领域。
不过,民企要想打破这扇“玻璃门”,分食页岩气大餐,或并不如想象的那么乐观。
“页岩气开发的技术门槛很高,亦需投入大量资金,一般的民营企业难以承受。”廖仕孟称,“一米井甚至要几万元。”
“我们看好页岩气发展前景,但即使国家鼓励民营资本参与,以目前公司的实力来说,不可能参与进去。”一位不愿具名的民营油企负责人在接受媒体采访时亦坦言,一方面自己公司没有成熟的技术;另一方面,页岩气开发初期投入较大,且投入产出效益带有很大不确定性,作为民营企业,资金实力恐怕很难达到。
国家能源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厦门大学中国能源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林伯强(微博)称,“民营企业在这方面还是困难,主要是页岩气开发的技术和资金门槛都比较高,另外民营企业对将来页岩气具体如何定价和涉及的产权问题都有担忧。”
此外,有业内人士指出,页岩气是一种天然气,大部分矿区与常规天然气的矿区是重叠的,民营企业一旦介入建设新矿区,与中石油、中石化等国企已建设起来的老矿区必然发生矛盾。要通过开放技术服务市场、下游销售市场,规范市场准入条件,规划基础设施建设等措施协调这个矛盾。
“现在整个页岩气行业出现了非理性的跑马圈地的躁动。”巫晓兵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说。据他了解,目前谋求在四川盆地掘金页岩气的,包括外资在内的企业足有几十家。
“中国的页岩气勘探开发尚处于早期阶段,就像一个刚出生不久的婴儿。”廖仕孟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现在全民要搞页岩气,明显有过热之嫌,有些公司可能是在炒作概念,应该理性、客观地看待这个事情。”
廖仕孟称,开采页岩气要有技术上的积累,盲目进军页岩气领域有较大风险。
美国模式
美国的页岩气革命已经取得了巨大成功,中国在页岩气勘探开发过程中能否照搬美国的模式吗?
“美国页岩气革命所取得的成功一定程度上点燃了中国各界对页岩气的热情。但是美国的成功不等于全球的成功。”廖仕孟称,波兰、瑞典等欧洲的页岩气开发就不是很顺利。
公开报道显示,今年2月初,世界最大的私营天然气开采公司——埃克森美孚发表声明,其在波兰确认条件有利的两口页岩气井钻探后并没有给出足够气量。此前,美国伯恩斯坦能源研究公司就向客户通报:近两年来,该公司在波兰西北部页岩气钻井钻探时只得到少量气。此外,2010年埃克森美孚曾声明,他们在匈牙利开采页岩气的项目完全失败了。2011年,壳牌石油公司也解释了其在瑞典开采页岩气的类似失败。
对于页岩气开发“美国的过去就是中国的未来”的看法,林伯强表示并不赞同,“美国的页岩气开发是做得不错,但中国的前景,我只能说是潜力还不错。中国有自己的特殊情况,不能照搬美国那一套。除了地质差异外,中国的水资源稀缺,页岩气的开采需要耗费大量的水资源,这是存在的主要问题。”
廖仕孟也认为,完全照搬美国的模式行不通,但可借鉴国外的先进技术。“我们与壳牌的合作,在一定程度上说也是为了学习,(学习)他们在页岩气开发领域的先进经验和技术。”廖仕孟说。
一份中国石油西南油气田分析资料也指出,北美的页岩气开发模式是不可以完全复制的,中国针对页岩气勘探开发的分析实验技术还不完善,对页岩气的成藏机理和富集特点认识还不清楚,含气页岩有利区带和页岩气建产区的选择和评价、页岩气藏描述、产能预测、井位部署与井网优化等气藏工程技术与页岩气开发地质理论在国内尚处空白。
在采访过程中,国内多位页岩气勘探、开发领域的专家都表达了类似的一个观点:我国的页岩气发展之路注定会与北美不同,不管是地质和地表条件不同,或是科技研发积累程度的不同,或者是运作模式和管理体制方面的不同,都会导致整体发展上的差异。
商用之路
“目前国内页岩气刚处于起步阶段,工作集中在前期的勘探开采和技术研究方面。国内页岩气市场尚未完全形成,主要因为页岩气还未实现规模化生产,下游产业链尚未完善。”中投顾问能源行业研究员宛学智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
宛学智分析,目前页岩气开采的第一个问题是技术问题。页岩气开采技术难度大,我国相关企业尚未掌握相关开采技术;第二是制度问题。目前页岩气准入制度和开采制度尚未建立,制度建设不够完善;三是环保问题。页岩气开采过程中会对水资源和自然环境造成污染和破坏,如何在两者之间寻找平衡也是一大难题。
廖仕孟称,页岩气能否成为中国天然气勘探开发的后备领域,能否形成产业化规模并为调整和优化能源结构、缓解天然气供需矛盾作出贡献,至少需要解决以下4个问题:中国是否存在页岩气,即“有无”问题;页岩气的单井产量有多高,即“多少”问题;页岩气藏的规模有多大,即“大小”问题;开采页岩气的成本是否划算,即“高低”问题。
对照来看,四川盆地长宁、威远地区已钻井压裂后均获气,表明四川盆地长宁和威远地区存在丰富的页岩气,这就初步回答了“有无”的问题。但是资源前景、单井产量、气藏规模、投资效益等问题仍需艰苦探索。要解决这些问题,就面临着资源、环境、技术、成本和政策等方面的挑战。
“页岩气资源评价、储量计算和产能预测方法需要探索,页岩气评价技术和核心工艺技术还未完全掌握。”廖仕孟说。
在廖仕孟看来,成本是制约页岩气效益开发的关键因素。中国页岩气地质背景复杂,尚处于技术攻坚阶段,前期评价成本高,科技攻关投入大,我国南方的自然地理特点又使得土地征用成本高,地质勘探成本高、钻前工作投入大,加之气藏埋藏较深,又造成钻井、压裂等作业成本高,而天然气价格又低,所以目前投资风险极大,距离效益开发的要求还有很大差距。
“目前,中国缺少发展页岩气产业的系统扶持政策。”廖仕孟建议,尽快出台国家对页岩气的扶持政策。此前,财政部一官员曾透露,为推动和鼓励页岩气开发,财政部将研究出台具体的财税支持政策。包括参照煤层气财政补贴政策,研究制定页岩气补贴政策;减免页岩气探矿权和采矿权使用费等等。中国的页岩气实现大规模商用还需多少年?廖仕孟并未给出一个准确时间,只是称,目前尚处攻坚阶段,实现大规模商用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四川省能源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巫晓兵认为,国内页岩气行业要想形成规模化、产业化,最少也需5~10年时间。
林伯强也认为,在中国页岩气开发的第一个五年计划里,油气公司重心还是在寻求合作和制订规划的阶段,页岩气“十二五”规划目标偏保守,意味着大规模商用开发将在下一个五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