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军页岩气:民企还有几重“门”
在未来一个较长的时期,民企在页岩气市场上还是不可能撼动国企的地位。
对于民企而言,投身页岩气开采还存在着资源勘探难度大、定价机制影响经济性、技术研发及技术合作投入大等问题,这些无疑都将成为民企投资页岩气开发的障碍。
民间投资“新36条”实施细则的陆续出台,引发了舆论对于民资进入垄断行业的热烈讨论。在此背景下,国土资源部发布的《页岩气探矿权投标意向调查公告》(以下简称《公告》)吸引了颇多关注。
具有石油天然气或气体矿产勘察资质、注册资金为3亿元以上的内资企业、独立法人——《公告》对页岩气投资人的资格条件作了上述要求。
“新政策的出台打破了国企对页岩气行业的垄断,符合这些标准的肯定不止三大石油央企。”国土资源部油气资源战略中心研究员潘继平对记者说。
虽然对于翘首以盼多时的众多民企而言,此规定意味着打开了进入页岩气领域的“大门”。但也有采访对象向记者表示,民企要想真正分享到页岩气产业巨大的商业价值,仍有很长的路要走。对目前已经跃跃欲试的一些民企而言,谨慎乐观、切勿盲目跟风才是正道。
打开民企投资之“门”
据记者了解,2011年页岩气被国务院列为我国第172个独立矿种,意味着可以不再受油气专营权的约束。
但在去年6月的首次页岩气区块
勘探开发中,受邀竞标的几家企业均为央企,民企依然被拒之门外。
据国家能源局《页岩气发展规划(2011-2015年)》,“
十二五”期间,我国要探明页岩气地质储量6000亿立方米、可采储量2000亿立方米。预计到2015年页岩气产量为65亿立方米,2020年产能为600亿~1000亿立方米。
中投顾问能源行业研究员宋智晨对记者表示,以前民企压根没有进入页岩气领域的机会,现在给予投标资格是民企跨入页岩气勘探开采领域的重要一步,意味着页岩气的投资之“门”向民企打开了。
能源行业分析人士赵琦也对记者表示,民营资本在第二次页岩气招标中获得邀请的意义十分重大。
“至少从形式上打破了首轮页岩气招标由国企垄断的局面,而且进一步丰富了页岩气开发的资金来源,为市场竞争机制的形成打下了良好基础。”赵琦说。
潘继平也持类似观点。他表示,新政策是一个重大、积极的信号,表明国家欢迎民间资本进入页岩气领域。“至少在往这方面倾斜和发展。”
进“门”后的障碍
进入页岩气领域的“门”已经打开,但对民企而言,进“门”仅仅只是第一步,障碍依旧不少。
宋智晨认为,民企目前面临着技术、资金和政策三大障碍。从技术方面看,民企涉足页岩气勘探开采的技术能力有限,能否独立承担开发项目存在疑问;从资金方面看,页岩气勘探开采资金投入大、见效慢,民企能否承担巨大的资金投入也是个问题。
“从政策方面看,放开对民企投资页岩气的限制固然是一大利好,但是各种隐形的制度和政策障碍仍然不可忽视。”宋智晨说。
他表示,目前仅仅是打开了民企进入的“门”而已,其门槛仍然很高。打破央企垄断,展开自由的市场竞争,在短期内并无实现的可能。
“在未来一个较长的时期,民企在页岩气市场上还是不可能撼动国企的地位。”赵琦说。
据了解,目前中国具有气体矿产勘察甲级资质的单位共33家,但基本上都是“国字号”。2009年时,北京奥瑞安能源技术开发有限公司才成为第一个获得国土资源部颁发的气体矿产勘察甲级资质的非国有企业。
此外,对于民企而言,投身页岩气开采还存在着资源勘探难度大、定价机制影响经济性、技术研发及技术合作投入大等问题,这些无疑都将成为民企投资页岩气开发的障碍。
切勿盲目跟风
尽管各种障碍一时难以解决,但对一直被挤在油气领域之外的民企而言,面对这顿“饕餮大餐”,自然还是会想尽办法试图分到一杯羹。
今年5月25日是页岩气区块勘探开发二次招标的预登记截止日期,预计7~8月将举行第二次招标。目前,广汇股份、
四川宏华等许多民企均对外表示非常看重此次招标。
对于民企的投资热情,潘继平表示,民企进入这个领域要谨慎乐观,看准后再进入,千万不要盲目跟风。
“国企失败了有政府买单,民企失败了谁给你买单?真金白银的投入最终都需要自己承担。我对这些民企的建议,希望他们能认真听一听,不要太盲目了——这不是挖煤也不是路边捡金子,很有可能中标后机器打下去却什么也没有,这里面的风险与不确定性太多了。”潘继平说。
赵琦也表示,民企在参加招标时,技术风险、资金风险、政策风险都应充分考虑在内。他建议民企在进入这一新领域前要充分做好市场调研和风险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