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俄天然气谈判或有突破 俄方或参股管道建设
中俄天然气谈判迎来了“新思路”:以俄方参股中国天然气管道建设,中方参与俄上游天然气开发。此外,专家还建议对俄放开中国的下游零售市场
纷争已久的中俄天然气谈判再次传来利好“暗示”。6月6日,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下称“
中石油”)官网发布新闻稿称,“陪同俄罗斯总统普京访华的俄罗斯副总理、俄罗斯石油公司总裁谢钦,俄罗斯
石油管道运输公司总裁托卡列夫,6月5日下午抵京后来到中石油公司访问。中石油集团公司董事长蒋洁敏就开展能源合作与俄方举行了深入会谈。”
“能源始终是中国和俄罗斯之间绕不开的焦点话题。”6月6日,能源专家林伯强对《国际金融报》记者表示,“中俄天然气谈判,更是中俄能源话题中的重中之重。可以预见,不止是公司层面,中俄双方领导人必将借此机会商讨该事宜。”
长达十余年的谈判
几乎每次中俄领导人高层会晤,都会谈及中俄天然气谈判,但较不为人所知的是,双方的谈判已经进行了十多年。“每次谈判,最后都以扯皮而告终。”林伯强对记者表示,“归根结底,还是双方心理价位的差距实在太大。”
“俄方希望供给中国的天然气价格与国际接轨,即与输往欧洲的价格相一致:300美元-400美元/立方米之间。”一位天然气分析师此前告诉《国际金融报》记者,“但中国却坚持更低的价格。一方面,中国国内天然气价格(出厂价低于1200元)与‘国际标准’相差巨大,消费者不可能一下子接受如此高的俄罗斯油气;另一方面,从公司层面考量,下游市场不能涨价,只能由企业和国家来承担,但面临巨额亏损的风险显然不会为中石油所接受。”
“新思路”或成突破口
然而,双方的“扯皮”于去年10月率先被普京“化解”。当时以总理身份访华的普京给出的积极信号是:“天然气问题的谈判离终点已经不远了。”而媒体传出的另一个利好消息是,“双方对每千立方米天然气的出价差距缩小到了50美元/立方米之内。”
随后,中俄天然气谈判迎来了“新思路”——国务院副总理李克强今年4月访问俄罗斯期间提出:以俄方参股中国天然气管道建设,中方参与俄上游天然气开发,“用这样一个新思路来破解天然气价格的难题”。事实上,去年10月就曾有消息称,“中投有意参与Rosneft计划于2012年启动的私有化进程。”
“该思路或将成为突破口。”林伯强认为,“至少,能尽量抹平俄罗斯与中国原先的价格差距。现在,就看双方谈判的艺术了。”
林伯强还建议,为了尽量缩短谈判时间,中国或可加上另一个砝码:适当对俄罗斯石油公司放开中国的下游零售市场,此举能明显补强俄罗斯石油企业的短板,并增加他们的利润。”
值得注意的是,上述中石油新闻稿援引蒋洁敏的话称,“谢钦、托卡列夫到华后首先访问中国石油,给我们与俄罗斯石油公司和俄罗斯石油管道运输公司创造了一次深入交流的机会。中国石油将按两国政府签署的能源合作框架协议,在互利共赢的基础上,继续推动中俄能源战略合作的深入开展。”
“撇开各种争议,从总体看,中俄能源合作本身就是互惠互利。”一位能源专家曾告诉《国际金融报》记者,“俄罗斯获取外汇和中国市场,中国获得急需的石油、天然气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