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核问题背后的石油角力
以
油价为手段,远比直接的武力打击更有效,甚至能起到一石三鸟的作用。
自5月初以来,
国际油价大幅回落,Brent和Oman原油跌至18个月低点,纷纷回落至100美元下方。在油价暴跌背后,破灭的不仅有高盛编织的发财梦,还有俄罗斯的大国梦和伊朗的核能梦。6月19日,伊核问题第三轮会谈在莫斯科结束,虽然无果而终,但会议中所透露的信息以及此前一周OPEC会议中所表现出的分歧,都暗示着目前伊朗难以为继的事实,伊朗在第3季度被迫低头的可能性也在逐步增大。
伊朗作为全球第五大石油生产国,2011年原油日出口量达220万桶/天,其外汇收入有85%来自于原油出口,而其财政收入中有80%以上直接来自于原油和精炼品出口。因此,油价的高低直接系关伊朗国内经济的走势。年初西方对伊朗实施制裁以来,伊朗国内经济虽受影响,但油价的高企使伊朗仍能勉强维持。而自第2季度起,油价的快速回落令伊朗难以为继。世界银行对伊朗2013年的增长预期从6个月前的2.9%下调到-0.7%。SWIFT已经切断了伊朗银行跨境汇兑,伊朗官方的通胀数据接近25%,里亚尔较年初贬值近30%。有分析称若Brent原油维持于90美元下方,伊朗经济将难以维持6个月。
以油价为手段,远比直接的武力打击更有效,甚至能起到一石三鸟的作用。一则可以不战而屈人之兵,迫使伊朗低头;二则可以给奥巴马连任带来更多的胜算;三则俄罗斯强硬总统普京再度上任,通过低油价打压俄罗斯;同时亦可分化近两年日益亲密的中俄合作,以加强美国在叙利亚、伊拉克和朝鲜等问题上的主导作用。此外,
欧债危机到了微妙的时刻,维持低油价,一方面避免欧洲彻底陷入衰退,另一方面亦可为美联储随时待命的QE3留下足够的空间。
事实上,自第2季度以来,国际原油市场就处于近5年以来最宽裕的时刻,然而分析供需可以发现,原油供需盈余更多来自于供给的增长。从Energy Intelligence Group的数据来看,今年1—5月全球原油日需求量达8884万桶,较去年同期增长50万桶;同期供给则由8808万桶增至9106万桶。主要供给增长来自于OPEC,其中沙特、伊拉克和利比亚贡献了绝大部分,前者是美国在中东最忠实的盟友,而后两者的政府目前则完全听命于西方。
OPEC成立的初衷是为了维持油价的“适度水平”,保证以原油作为主要收入的成员国的利益。然而在油价不断回落的同时,最主要成员国沙特却执意继续增产,这在之前的20年内从未出现过的情况。美国在2011年以来,不断分化伊朗与阿拉伯国家,在2011年年初支持多国联军镇压巴林国内示威并将其归咎于伊朗的“渗透”;在10月份又炮制伊朗刺杀沙特大使事件,致使两国关系降至低点,最终沙特也完全倒向西方,并以石油作为武器对抗伊朗。
然而单纯增加供给并不能引发油价的回落,从OPEC的产量与油价走势对比可以看到,从2001年以来,OPEC产量与油价的走势非常趋同,也因此,油价的回落仍需要多方因素的共同配合,其中主导力量仍旧是美国政府。
原油作为全球最重要的大宗商品之一,虽然有着从金融到实体层面的完善市场体系,但一直难脱与政治的关系,其价格产生也存在明显的人为操纵痕迹。回顾上世纪60年代以来的油市定价机制,除70年代中期曾有过短暂的OPEC官方定价时期,其余各个时段,从早期“七姊妹”的石油公司定价,到80年代的市场化定价和金融定价,原油定价权一直牢牢掌握在美国手中。
即便是在全球金融高度一体化的今天,从多种迹象仍可以清楚看到油价被操控的痕迹,而近期大摩的两张罚单就是最好的例子。6月9日,CME对大摩开出了5万美元的罚单,因其在去年11月18日
WTI原油12月合约到期日当天虚报头寸。从CME轻描淡写的描述中可以看到,当日大摩虚报头寸达38780手,当日总持仓仅38966手,而当年其余11个月的平均到期日持仓量为22360手。
如此明显的市场异动,CME在此前半年多时间内却并无反应,只是在4月奥巴马加大对CME压力后,才象征性地罚款5万美元,而大摩则不需要对其行为做任何解释。CFTC的罚单则是针对大摩在2008年的场外交易违规,也是不痛不痒地开出了500万美元的罚单,除此以外再无其他解释。
CFTC这种握有证据却不立案,需要打压油价时又拿出来警示的做法,就是非常明显的政治行为。4月13日,CFTC主席Gary Gensler任期结束时,奥巴马强烈要求更换人选,因其对油价上涨未起到“应有的作用”,最终迫使其同意加大对油价的打压力度。单从奥巴马的言论中就可以发现,在其看来CFTC并非监管部门,而是价格控制部门。
而WTI原油近两年扭曲明显,价格波动频现异常,与全球其他主要原油市场也有明显差异。相应政府机构的数据和信息披露都曾多次出现过“疏漏”,美国能源部在去年就曾承认其数据存在错误,并称“一些严重到足以影响
原油价格”。此外,CFTC的持仓报告因其低透明度此前也曾饱受诟病,虽然在去年CFTC最终采取了新的持仓统计方式,但在部分数据中也依旧存在出入。
也因此,从美国近期对伊朗局势的漠视上来看,局势的发展已经基本在美国所规划的路线之中。伊朗在核问题中的最后低头,也不过是时间的问题。6月初QE3预期甚嚣尘上,各路资产均出现大幅反弹,而油价独独不为所动,即便是6月初美国能源数据的好转,最终也未能为油价上涨打开空间。基辛格曾说过,谁控制了石油,谁就控制了所有国家,而伊核问题的演进,就为我们上了生动的一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