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目前我国石油行业的终端消费结构来看,工业消费所占比重最大,但有下降的趋势,而交通运输用油随着工业化进程中物流业的发展和汽车进入家庭,这一部分所占比重将呈上升势头。从历史数据来看,工业消费和交通运输在石油总消费中的比重长期保持稳定,在80%左右,因此,分析和预测我国石油消费总量,重点是把握工业和交通运输两个领域的消费情况。
我国工业用石油仍处于快速增长期
从美国的经济发展历程来看,工业用油的增长是有限度的,也存在消费“天花板”。1978年,美国工业用油达到了2.7亿吨的历史峰值,此后呈下降趋势。根据
BP能源统计,日本在1996年石油消费量也出现了2.7亿吨的历史峰值。
2012~2020年我国仍将处于工业化进程之中,参照美国的发展经验,我国工业用石油的增长速度仍将处于一个较快的增长期。
2010年,我国消耗石油4.28亿吨,工业用油占41%,即1.75亿吨。2012~2020年我国仍将处于工业化进程之中,参照美国的发展经验,我们对我国工业用石油的增长速度,做如下三种情形假设:
(1)与美国保持相同的增度,即工业石油消费增长50%,则到2020年我国工业石油消耗将上升为2.63亿吨。
(2)考虑我国的后发优势,所用机械设备等能效高于1962年的美国,如果到2020年工业用油增长40%,则我国工业石油消耗将上升为2.45亿吨。
(3)考虑我国的后发优势,所用机械设备等能效显著高于1962年的美国,而且政府采取更加严格的政策措施,如果到2020年工业用油增长30%,则我国工业石油消耗将上升为2.28亿吨。
由此可见,我国工业用油绝对量仍处于上升期,这与我国外向型经济发展战略有关。我国是制造业产品出口大国,很多能源都以“隐含能”的形式附着在产品中出口到了国外,据有关机构和专家学者的推算,这部分能源大约占到我国能源消费总量的20%~25%。在国际贸易中,我国以高价格进口石油等能源资源,向其他国家提供物美价廉商品,我国仅能获得少量的劳动工资和利润,还要承担大量消耗资源、能源的环境污染代价。因此,降低我国工业用油的消耗,转变外向型经济增长模式将是最有效的途径。
交通运输用油和汽车保有量增速应特别关注
我国汽车市场已经进入高速发展期,汽车销量的快速增长也证明了这一点。截至2011年年底,我国汽车保有量突破亿量,居世界第二。
需要指出的是,交通运输用油并不完全是汽车用油,也包括航空、铁路、民用三轮、摩托等,但是,汽车耗油量仍然最大,用汽车发展和用油变化替代全部交通工具,预测结果虽不精确,但基本符合事实。
交通运输用油和汽车保有量增速是一个巨大的不确定因素,值得特别关注。过去十年,除少数特殊年份外,我国汽车销量年增长率均在10%以上,目前年产销量正在急速向2000万辆迈进,汽车保有量也在快速增加,因此,到2020年,我国汽车保有量年均增长7.8%,保有量达到1.9亿辆,汽车保有率达到14.1%,可能是一个保守估计。
此外,我国汽车消费中SUV等高耗油车的销售增速远高于轿车,而1.6升以上排量的轿车销量增速超过1.6升以下的轿车,都增加了石油的消耗。这就意味着,即使在工业用油低速情形下,中国石油(601857,股吧)消费总量在2020年将有可能突破7亿吨。
由于我国正处于经济快速增长期,石油需求具有刚性特点,石
油价格对需求的影响极其有限。主要表现在:石油价格不断上涨后,石油需求总量不会下降;但随着居民收入的增长,石油的需求却会以更快地速度增长。现在油价进入“8元时代”,虽然消费者都喊油价高,但从居民用油情况看,消费量仍然是增长的。即使大家对涨价不满,但如果出现了排队或油荒,那不满情绪会更加严重。因此,就当前油价来讲,对消费者而言,也许真正担心的不是油价有多高,而应该是有没有足够可供使用的油。
在
成品油市场中,航空、航海用油是一个很重要的增长点。主要是因为,一方面中国这几年举行了许多国际性的大型活动,如奥运会、世博会、亚运会等;另一方面,随着国际及国内城市间经济、政治、文化等往来的增加,国际国内航空需求量增加很快,大大提升了对航空煤油的需求。按照目前的发展趋势,预计到2015年,中国航空煤油消费量将达到2000万~2300万吨。
加强石油消费的“天花板约束”
21世纪的第一个十年,我国原油产量年均增速均在2.2%以上,但储量却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和90年代中后期两次达到峰值后处于下降状态,因此,目前我国原油产量的较高增速(超过2%)是不可持续的。普遍的观点认为,如果维持合理的
勘探开发投入和科学的开采速度,我国原油产量将在目前的2亿吨水平维持较长一段时间,这也是我国原油产量高峰的平台期。
按照上述净进口量和产量预计数据,在全部石油全部消费的情况下,到2020年,我国石油净进口量将达到4.4~5.2亿吨,对外依存度将在68%~72%。
粗略估计,较2010年,我国石油净进口量到2020年的新增量约为2.1亿~2.9亿吨,而同期世界石油净贸易量预计将增加3.58亿吨,我国石油净贸易新增量将占世界石油净贸易新增量的60%到80%之间。
过去十年,我国石油净贸易新增量占世界石油净贸易新增量的比重大约在40%左右,已经引起了西方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较大不满,认为是我国不负责任的需求推高了油价,给世界经济增添了负担。因此,我国加强石油消费的“天花板约束”势在必行,如果到2020年,即使我国石油消费能够限制在6.2亿~6.4亿吨,对世界石油市场的压力也会有较大增加。如果放任石油消费总量超过7亿吨,我国面临的来自世界各国的责难和压力将会难以承受。如果发达国家进口量继续下降,则我国的进口压力将会有所缓解。
建立绿色石油消费模式
我国虽然提出要实施能源消费总量控制,但现在各行业对于
化石能源的需求,还处于一种饥渴状态。而且从目前粗放的经济发展模式看,还很难控制。虽然科技进步使能源效率得到了相应的提升,但能源需求总量仍然越来越大,至今还从未下降过。如果我国经济发展模式、交通运输模式不变,石油消费就很难控制。
在国际石油供需日趋紧张的总趋势下,中国石油对外依存度再创新高,今年1~2月份达到了57.9%,
石油安全保障程度进一步下降。因此,提前根据石油消费和对外依存度的“天花板”约束制定有针对性的政策措施,对内将起到调整产业结构和消费模式的杠杆效应,对外则能起到大国的责任意识,有利于化解一些潜在的矛盾冲突和提升我国的国际地位。
(1)通过产业升级、经济转型降低工业用油量需要,以最小的投入满足最大的需求,未来产品应该向高质量、高科技产品升级。转型也绝非易事,但是我国资源情况的现状,又决定了不得不进行转型。以环保手段来促进产业结构升级,是中国政府发展经济的有力抓手。国家应加强对环保的监管,提高政府和社会投资对环保的投入。
(2)提高汽车的燃油经济性和成品油的品质。政府有关部门要借鉴国外的先进经验,有步骤的逐渐提高汽车燃油效率,同时加快淘汰落后车辆,这对于降低单车能耗,降低石油消费总量将产生非常积极的作用。此外,政府部门应加快督促石油生产企业提高成品油的品质。这对于降低汽车能耗、减少排放同样也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3)提高公共交通系统的运载能力,发挥规模效应。目前,私家车逐渐成为人们出行的重要方式和石油消耗的重要增长来源。但是,从载客运输效率来看,在众多运输方式中,私家车是运输效率最低、能耗最高、最不经济的一种方式。因此,政府应加大对城市公共交通系统的投入力度,向社会提供舒适、快捷的公共出行方式,降低对私家车的依赖,将会产生降低能耗、提高运输能力和通行效率的作用。
(4)加快推进
新能源汽车的研发和市场化。目前的汽车动力来源主要是石油,其他能源所占比重很低,但是,随着技术的不断创新和进步,汽车动力来源多样化趋势日益明显,长期来看对降低石油对外依存度过高的压力将起到积极的作用。目前,新能源汽车的开发正在如火如荼地开展,国内外皆是如此。天然气汽车不仅对石油产生很强的替代作用,而且可以降低排放,是很好的
清洁能源汽车。
电动车也是发展前景极为光明的清洁能源车类型之一,它不仅能源转化效率高,而且更加清洁环保。对于各种清洁能源汽车的发展,政府应通过财政支持等方式引导合理价格机制的形成,引导更多资源流向该领域,从而促进多样化的清洁能源汽车的发展。
(5)提高工业、农林牧渔用油的使用效率。农林牧渔业在我国石油消耗中也占有一定比重,但这一领域中的设备技术水平总体更低、能源消耗更加粗放,要通过产业结构升级、引进新设备、对原有进行技术改造、落后设备淘汰等多种措施提高石化制成品的回收率,降低能源消耗。
(6)强化经济激励和约束政策措施。提高节能减排效果要采取激励与约束相结合的政策措施。一方面,把节能列入财政预算,增加政府拨款,用于节能研发和示范、贷款贴息、节能管理等方面,激励市场主体的节能减排意愿。另一方面,加快税费政策转型,由目前的增值税、所得税为主转向带有节能环保调控功能的税费为主,加快推出能源税、碳税、二氧化硫税等环境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