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价陷涨多跌少怪圈:央企和消费者利益难平衡

[加入收藏][字号: ] [时间:2012-07-09  来源:华夏时报   关注度:0]
摘要: 成品油定价新机制早在去年就被石油行业预测箭在弦上,但这一箭酝酿了一年左右仍未能发出。近几年,我国能源供需频繁出现失衡现象,油荒、电荒年年连续不断,成了中国经济发展的并发症,而在席卷全国的能源荒中,问题根源全部直指能源定价机制。 ...

    成品油定价新机制早在去年就被石油行业预测“箭在弦上”,但这一箭酝酿了一年左右仍未能发出。近几年,我国能源供需频繁出现失衡现象,“油荒”、“电荒”年年连续不断,成了中国经济发展的并发症,而在席卷全国的能源“荒”中,问题根源全部直指能源定价机制。

    而随着包括中国经济在内的世界经济已步入了新一轮的紧缩周期,油价近来连续跳水,因一直忌惮高油价而迟迟未能推出的成品油定价机制市场化,正面临着不容再度错过的出台时机。

    “涨多跌少”的根本原因

    2008年,国际油价演绎了有史以来最惊险的大涨大落,国际油价从2008年7月11日的历史高点147.27美元/桶直跌而下,到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后,2009年2月12日跌至33.55美元/桶的谷底,又从33美元/桶一路飙升到126美元/桶,随后仍居高不下,徘徊在100美元/桶左右。

    在这个过程中,原油对外依存度越来越高的中国,受到国际高油价的影响越来越大,也使得中国国内成品油价格走出了一条一路上涨的曲线,而成品油价格的上涨还缘于国内石油垄断。

    1992年到1998年,我国石油市场曾是一个自由竞争的市场,国内存在数量庞大的国营和民营炼油厂与加油站。当时我国原油进口量很小,成品油价格一直处于低位。1998年,国家改革石油行业,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文件,一方面清理和整顿地方小炼油厂;另一方面赋予两大集团成品油批发专营权和零售专营权。

    根据加入世贸组织的承诺,我国先后于2004年和2006年放开了成品油的零售和批发市场,但据不完全统计,至今中国近80%的油源掌握在中石油中石化等央企手中,从而形成了其全国性的绝对垄断地位。

    原油领域,“三桶油”垄断进口配额,民营企业进口原油须持有中石油和中石化集团出具的“排产”证明,进口后还要将原油返销给两大集团,由其统一安排销售;成品油领域,民营企业不能进口汽柴油,只能用一定的配额进口燃料油。

    石油垄断格局下,成品油价格难以及时、灵敏地反映市场。现行定价机制“涨多跌少”。

    在国际高油价和石油垄断格局的大背景下,政府试图改革成品油定价机制,但现行的成品油价格机制却陷入了“涨多跌少”的怪圈。

    现行成品油价格形成机制已运行3年有余。目前成品油僵化的调价机制以及其存在的诸多问题,令经营者“两桶油”和民企以及消费者都非常不满,一方面造成能源价格严重扭曲,引起企业亏损,生产积极性下降;另一方面大大弱化市场的自我调节功能,不利于资源优化配置。再次改革势在必行。

    但是,油价调整面临着诸多相互矛盾和相互制衡的难点,令其市场化改革的一步至今难以迈出。油价调整首先要综合权衡宏观调控、CPI升高、GDP减速、春耕麦收、交通出行之间的矛盾;其次要考虑央企的利润,保值升值和中国石油工业的持续发展及中国的能源安全和经济安全;同时,油价调整还要权衡经营者、消费者以及弱势群体之间的平衡。

    最好的时机来了

    成品油价格机制的市场化改革,势必要在一个利益矛盾相对弱化的环境里才容易推进。而利益矛盾的弱化,最根本的是需要原油价格在较低价位并保持一定时期的相对稳定。而当前,国际、国内能源市场供求宽松的环境正为成品油价格改革等中国能源产业市场化改革提供了绝好契机。

    尽管油价近几日重新反弹,但因近期国际原油市场持续震荡而下跌。

    来自息旺能源、中宇资讯、卓创资讯的监测数据显示,三地原油变化率跌幅均大于9%,远高于4%的调价红线。

    而在东方证券看来,近期油价持续下跌,Brent下跌超过28%,WTI下跌超过24%,以我国进口油的主要参照系Brent计算,油价已经跌至90美元/桶的价格平台。在目前油价水平下,成品油理论价格已经与实际价格基本接轨,具备推出市场化定价机制的条件。

    不过,国际油价的前景仍不明朗,继6月29日暴涨之后,7月3日国际油价再次大幅上涨。由于伊朗紧张局势升级引发石油供应短缺的担忧,伦敦布伦特原油价格3周以来首次突破100美元大关。虽然目前全球经济前景仍不乐观,美国原油库存处于高位,预计后期国际油价持续反弹的可能性不大,但随着国际原油价格的再次反弹,国内部分地区中石油、中石化借机推价。

    抓住当下时机,尽快推出成品油定价机制的市场化,真的已经刻不容缓了。


          您的分享是我们前进最大的动力,谢谢!
关于我们 | 会员服务 | 电子样本 | 邮件营销 | 网站地图 | 诚聘英才 | 意见反馈
Copyright @ 2012 CIPPE.NET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全球石油化工网 版权所有
京ICP证120803号 京ICP备05086866号-8 京公网安备1101050183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