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制裁伊朗影响被低估 供应趋紧逼涨纽约油价

[加入收藏][字号: ] [时间:2012-07-13  来源:国际石油网  关注度:0]
摘要: 美国需求升温   7月11日纽约商品交易所原油期货主力合约收于每桶85.81美元,上涨1.9美元,大幅上涨2.26%,重返强势。   油价大幅反弹受到原油库存意外减少这一直接利好。美国能源情报署公布数据显示,在截至7月6日...

    美国需求升温

  7月11日纽约商品交易所原油期货主力合约收于每桶85.81美元,上涨1.9美元,大幅上涨2.26%,重返强势。

  油价大幅反弹受到原油库存意外减少这一直接利好。美国能源情报署公布数据显示,在截至7月6日当周,美国原油库存大减470万桶,几乎是市场预期的4倍。这是美国原油库存连续第二周大跌,跌幅创下今年以来最大。

  库存的超预期下降让市场重新正视原油需求,特别是美国的需求。

  上海中期期货分析师李宙雷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进入7月后,美国地区将进入传统意义上的汽车驾驶高峰季节,期间对于汽油的消费将拉动美国炼厂对于原油的需求,美国原油库存连续下降与夏季消费旺季有很大的关系。”

  东航期货研发部经理岳鹏向记者表示:“美国原油库存准确地说是从高位回落。”数据显示,尽管美国原油库存减少,但总量仍然处于3.782亿桶的历史高位。此外,李宙雷提醒投资者,由于美国失业率一直高企,加上油价并不便宜,旺季的特征可能不会特别明显。

  值得关注的是,单靠美国的需求支撑难以保证原油期货的涨势。

  目前市场正将目光聚焦在中国第二季度GDP数据上。李宙雷指出,从中国经济结构来看,未来经济增速放缓将是大概率事件,这将打击市场对中国的原油需求预期。且上周美国汽油和馏分油库存分别大增280万桶和310万桶,油价反弹幅度因此受到限制。

  岳鹏补充说,欧债危机还远未结束,若没有类似长期再融资操作(LTRO)或量化宽松等举措的出台,大宗商品很难扭转颓势,包括原油期货。

  供应局部紧张

  虽然市场对需求还存有疑虑,但原油供应局部紧张为价格创造了走强的基础。

  李宙雷指出,美国市场已经进入夏季飓风高发季节,一旦墨西哥湾受到飓风影响而关闭的话,那么美国国内原油供应将出现暂时性中断,进而对油价形成利多。

  除此之外,石油输出国组织(欧佩克)第二大石油出口国伊朗受欧美制裁影响,石油出口萎缩加剧。目前,伊朗石油产出创历史最低。有数据显示,迫于美国和欧洲等国的经济制裁和石油进口禁令,伊朗石油产出已经降到每天320万桶的水平,为历史最低。石油供应方面的压力促使油价大幅反弹。

  岳鹏认为:“欧洲地区石油现货供应正在趋紧。若欧盟增强对伊朗运油船只保险制裁,伊朗出口减少可能会达到每天近140万桶,那么还将支撑油价短期走强。”

  国际能源署(IEA)最新月度报告指出,市场基本面从开年以来已经明显疲软,而库存也在过去几个月持续积压。但IEA指出,如欧佩克将产量限制在每天3000万桶的目标水平,将造成油价蹿升并继而对经济造成破坏。IEA表示,欧佩克总计12个成员国6月产量在美欧对伊朗制裁开始执行之前,接近每天3180万桶。

  这被市场解读为,国际能源署正向欧佩克施压增产。

  油价短期震荡

  对于未来油价走势,市场人士认为,前期影响较大的货币因素正在淡化,未来原油走势将紧跟供需基本面,真实需求和供应变化是主要影响因素。

  美联储7月11日公布的6月份货币政策纪要显示,在是否采取新一轮量化宽松货币政策(QE3)上,美联储官员们存在很大分歧。12名联储公开委员会成员中,仅有4人提出应采取进一步的量化宽松政策手段,多数成员认为目前美国经济状况并不需要新一轮的货币刺激政策。美联储对推出QE3意愿不强,该消息限制了油价涨幅。

  岳鹏指出,全球货币政策趋向宽松,美国也在等待时机,但这个影响已经趋于淡化。原油价格在反弹之中,目前原油期货的底部已经基本探明,近期原油强势是市场低估了欧美制裁伊朗对原油期货价格的影响。

  李宙雷认为,伊拉克原油产量持续增长,加上俄罗斯、沙特、利比亚等国家产量的增长,伊朗减少的原油产量将被完全弥补。然而,目前伊朗问题仍存在很大不确定性,一旦其与西方国家核谈判破裂,那么,伊朗霍尔木兹海峡的原油运输或将受到影响,届时将推高全球油价。

  “未来油价将呈现宽幅震荡格局。”李宙雷预计,“纽约油价在每桶75至80美元的区间内应该存在较大的支撑,即使进一步下跌,空间也将较为有限。同样,受制于美元的强势和宏观面的偏空,油价的上行空间并不大。在欧债危机顺利解决之前,油价的上行空间都将受到较大的抑制。”



          您的分享是我们前进最大的动力,谢谢!
关于我们 | 会员服务 | 电子样本 | 邮件营销 | 网站地图 | 诚聘英才 | 意见反馈
Copyright @ 2012 CIPPE.NET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全球石油化工网 版权所有
京ICP证120803号 京ICP备05086866号-8 京公网安备1101050183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