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我国已成为全球第一能源消费大国。能源结构调整中将优先发展可再生能源,
生物质能由于其多种天然优势已成为可再生能源中发展前景最明朗的能源。
按照能源当量计算,
生物质能仅次于
煤炭、石油、天然气,位列第四,是国际社会公认的能够缓解能源危机的有效资源和最佳替代方式。
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12-2016年中国生物质能发电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显示,截至2011年底全国并网生物质发电装机436.39万千瓦,约占并网
新能源发电装机容量的8.46%;2011年全国并网生物质发电量191.21亿千瓦时,约占并网新能源总发电量的20.48%。
我国生物质能资源非常丰富,发展生物质发电产业前景广阔。一方面,我国农作物播种面积有1.6亿公顷,年产生物质约7亿吨;另一方面,我国现有森林面积近2亿公顷,森林覆盖率20.36%,每年可获得生物质资源量约8亿至10亿吨。此外,我国还有5400多万公顷宜林地,可以结合生态建设种植农植物,这些都是我国发展生物质发电产业的优势。发展生物质发电产业是构筑稳定、经济、清洁、安全能源供应体系,突破经济社会发展资源环境制约的重要途径。
目前,生物质能发电在欧美等发达国家已经是成熟产业,以生物质为燃料的热电联产已成为一些国家重要的发电和供热方式,不过,在我国该产业才刚刚起步,正处在政策引导扶持期,成长潜力巨大。
从2009年可再生能源法修正案颁布以来,我国促进生物质能发电行业有序、快速发展的产业扶持政策陆续出台,如《关于发展生物能源和生物化工财税扶持政策的实施意见》、《秸秆能源化利用补助资金管理暂行办法》、《关于完善农林生物质发电价格政策的通知》、《关于生物质发电项目建设管理的通知》等,扶持力度逐渐加大。
即将出台的《可再生能源发展“
十二五”规划》明确了“十二五”生物质能源领域的发展目标及具体的产业发展布局。预计到2015年,生物质发电装机将达1300万千瓦,到2020年将达3000万千瓦。其中,农林生物质发电将达800万千瓦,沼气发电将达200万千瓦,垃圾焚烧发电将达300万千瓦。同时,生物质固体成型燃料利用量将达1000万吨,生物质乙醇利用量将达350万-400万吨,生物柴油利用量将达100万吨,航空生物燃料利用量将达10万吨。
前瞻产业研究院生物质能发电行业研究小组分析认为,在这一系列目标的引导下,“十二五”期间我国将迎来生物质发电厂建设的高潮,为涉及生物质发电的企业将带来积极影响。同时,随着国家对生物质能发电产业的政策扶持力度的不断加大,生物质能产业将步入快速发展的高峰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