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国际油价在欧债危机、美国大选以及地缘政治等因素影响下呈现出“M”型走势。
展望2013年国际油价,专家认为明年全球经济将缓慢复苏,石油需求增速较为缓慢,基本面对国际原油市场的支撑相对有限。但欧美等主要经济体宽松的货币政策以及中东地缘政治等不确定因素对国际油价形成支撑。预计国际油价居高难下,全年均价料高于2012年。
2013年国内成品油市场需求有望逐渐好转,汽油、煤油消费增速或保持高位增长,但柴油消费增速或随着经济增速放缓、产业结构调整而放缓。汽柴油市场资源料供大于求,但成品油价格受国际市场影响可能维持高位。
2012国际油价现“M”型走势
2012年国际油价走势像一个英文字母“M”,季度变化明显。
年初欧盟发布对伊朗石油的禁运令,中东地区地缘政治矛盾不断演绎,一季度国际油价逐月攀升,3月份WTI油价每桶月均价达到106.23美元,布伦特油价每桶月均价达到124.54美元,均创出年内最高点。
进入二季度,尤其是自5月以来,欧佩克国家表态保障原油供应。希腊、西班牙、意大利等国债务问题再度突显,使得欧债危机成为市场关注的热点,原油价格冲高回落。在二季度三个月内,原油月均价逐月下滑。到6月份WTI原油每桶月均价降至82.39美元,布伦特原油每桶月均价降至95.93美元,均创出年内最低点,与3月均价相比,分别下降了22.4%和23%。
随着7月1日欧盟对伊朗禁运令生效,中东地缘政治危机给市场带来的恐慌情绪再度被渲染。金融市场对美国出台第三轮量化宽松政策(QE3)充满期待,投机基金做多油价的热情再起。截至9月18日当周,WTI期货投机基金净持仓量达到267151手,比6月26日当周的持仓量(112833手)增加了137%。
在三季度,虽然原油市场基本面并未出现明显改善,但国际油价受投机基金推动而逐月攀升,到9月WTI原油每桶月均价达到94.56美元,布伦特原油每桶月均价达到113.03美元,三个月内分别上涨了14.8%和17.8%。
9月中旬美国QE3政策正式落定,但市场早已透支了这一利好。欧债危机仍未解决、美国大选、财政悬崖困局带来的市场担忧情绪令投机基金开始减仓,国际油价随之震荡下行。截至11月27日当周,WTI期货投机基金净持仓量降至137254手,较9月出现的年内高点降低了48.6%。
受此影响,10月、11月两个月内原油月度均价接连下降。11月WTI原油每桶月均价降至86.74美元,布伦特原油每桶月均价降至 109.53美元。进入12月之后,国际油价开始逐步企稳,12月中旬,美国再度出台新一轮量化宽松政策,但原油市场仍不为所动,维持低迷态势并未出现大幅回升。
截至12月24日,WTI原油月内均价为每桶87.53美元,布伦特原油月内均价为每桶108.77美元。
2013年基本面难明显改善货币、地缘政治支撑油价
从影响国际油价的几个关键因素来看,2013年全球经济缓慢复苏,石油需求增速也较为缓慢,基本面对国际原油市场的支撑相对有限。但欧美等主要经济体宽松的货币政策以及中东地缘政治等不确定因素对国际油价形成支撑。
从基本面来看,财政悬崖可能对美国经济产生负面冲击,加上欧债危机仍未找到明确出路。全球经济2013年预计将受多重不确定因素而呈现温和增长态势,全球石油需求增长也将相对放缓。
国际能源署12月中旬发布的石油市场报告预测,全球经济今明两年预计将分别增长3.3%和3.6%。2012年全球石油日均需求将达到8970 万桶,2013年全球石油日均需求将达9050万桶。从全球范围来看,预计中国、印度、俄罗斯、巴西石油需求将继续保持增长,而多数发达经济体石油需求将保持稳定或微降,其中日本降幅较大,预计将达3.6%。
供应层面,石油输出国组织(欧佩克)近期会议决定维持当前每天3000万桶的原油产额,国际原油产能预计在2013年继续增长,其原油增长主要来源于非欧佩克产油国。
中国国际期货高级分析师刘亚琴认为,2013年经济面仍存在很多风险,欧债危机没有解除,美国深受财政悬崖困扰,全球石油需求增长缓慢。另一方面,欧佩克国家石油维持高产,美国页岩油和页岩气产量增加使得非欧佩克产油国产量不断增加。石油供应并不存在压力。
从货币因素来看,2012年美国、日本、欧盟等经济体继续实施宽松货币政策,进一步加大市场流动性,使得大量资金进入商品期货等市场,加大投机基金炒作的货币资金条件。
中央财经大学金融学院教授韩复龄表示,美国财政政策几乎丧失空间,通过美元贬值增加出口是推动美国经济复苏最速效的手段,而美国债务压力日剧加大,也亟需通过美元贬值缓解债务负担。
“多轮量化宽松政策将使得美元指数保持疲软态势。”韩复龄表示,美元是石油市场主要的结算货币,大概占结算总量的80%左右。据欧佩克计算,美元每贬值1%,每桶石油价格就上涨4美元。
从地缘政治因素来看,中东北非局势动荡不仅直接影响石油供应,而且会威胁到石油运输通道,成为影响油价波动的最不稳定因素。北京石油管理干部学院专家王旭东坦言,今日国际油价高企,根本原因不是供给不足,而是破坏供需平衡的政治军事经济冲突没有根本消除,而对冲突趋势的不同判断诱导了投机行为,导致油价失真和动荡。
对于明年国际油价走势展望,刘亚琴认为,2013年国际油价可能维持大幅震荡的格局,中间伴随着各种风险。但预计下跌空间不会特别大。美国页岩油的边际成本在每桶90美元附近,预计WTI油价底部可能在每桶90美元左右,如果长期低于这一价位,美国页岩油的开采进程可能放缓,进而对市场起到支撑。
中国国际石油化工联合有限公司高级分析师宋磊认为,预计美国原油进口量不断降低,中长期国际油价预期水平将下降,每桶90美元的油价对产油国和企业而言是相对合理的。现在国际油价仍在100美元以上,这其中包含了地缘政治的溢价因素。
中石化经济技术研究院高级工程师袁建团认为,从基准情景判断,2013年国际油价整体水平较2012年持平或略涨,布伦特油价年均价在每桶 108-115美元附近。如果世界经济出现衰退,预计布伦特油价年均价可能跌至每桶100美元附近。如果地缘政治形势恶化,预计布伦特油价年均价可能上涨至每桶120美元附近。
新华社特约经济分析师、易贸资讯副总裁钟健对明年国际油价走势判断相对乐观。钟健认为,2012年国际油价跌宕起伏起伏与投机基金的操作密切相关。在宽松货币政策影响下,全球市场资金充足,投机基金做多油价的热情依然高涨。2013年国际油价仍将处于上升通道,预计WTI最高月均价可能比今年提高20美元,达到每桶126美元附近。
2013年国内成品油资源宽裕价格仍有望维持高位
作为全球第二大石油消费国,中国经济的表现牵动着国际原油市场的表现。作为原油对外依存度接近60%的原油进口大国,国际油价的波动也直接影响着我国社会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
受国内经济增速放缓影响,2012年我国成品油消费增速也随之放缓,其中,与企业生产相关的柴油需求增速下滑显著,汽油需求仍保持相对较高增速。
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布的数据显示,2012年前11个月内我国成品油表观消费量22945万吨,同比增长3.3%,增速比去年同期下滑了1.7个百分点。
进入三季度以来,国内经济出现企稳回升的迹象,有望带动油品需求的恢复。从反映经济的几个先行指标来看,2012年10月、11月两个月我国 PMI数据稳居荣枯线以上;作为经济晴雨表的全社会用电量数量也持续两个月回升;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连续三个月回升。宏观经济数据的好转显现出国内经济温和回升的态势。
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副秘书长孙伟善表示,2013年,国家宏观经济增长有所加快,对成品油需求也会有所增加,预计2013年国内原油表观消费量约5.02亿吨,增长5.3%;成品油表观消费量约为2.92亿吨,增速在6%左右。但总体来看,市场将维持供给略大于需求的状态。
从消费结构来看,今年前11个月内我国汽油表观消费量同比增长7.8%,增速同比上涨了0.4个百分点;柴油表观消费量同比增长0.5%,增速同比下滑了3.5个百分点。
袁建团认为,2013年我国成品油消费结构仍将保持汽油、煤油增速快于柴油的结构。预计2013年我国汽车销量为2100万辆,同比增长约 8%,到2013年末汽车保有量将达到1.27亿辆,增速约15%。预计车用汽油需求同比增长11%-12%。另外,城镇化进程加快也将推动航空客运和货运的增长,预计2013年我国航空煤油需求同比增长10.7%。虽然经济环境有望回暖,但受经济结构调整影响,2013年柴油消费增速虽然可能略微改善,但预计增速并不明显。
钟健也认为,2013年国内汽油消费增速有望维持在7%-8%左右,但柴油消费增速仍维持微弱态势,预计在1%-2%左右。
在供应方面,袁建团认为,2013年全国炼油新增能力约4100万吨,中石油和中石化加工量将分别增长6%和7%左右,预计2013年全国成品油产量在2.99-3.01亿吨,需要大约在2.92-2.95亿吨,资源处于宽松状态。
在价格方面,受国际油价影响,今年我国汽柴油最高零售价格经历了“四涨四跌”共八次调整,虽然涨跌次数打了个平手,但整体算来汽柴油最高零售价比去年要高。其中汽油价格每吨累计上涨了560元,柴油价格每吨累计上涨了590元。
专家认为,盼望中的成品油定价机制改革有可能在2013年进一步推进。这意味着国内油价与国际市场的联动会更加紧密。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市场经济研究所副主任邓郁松表示,我国成品油定价机制既要做到与国际价格接轨又要实现国内油价相对稳定。目前定价机制存在滞后性调整的问题,进一步改革的路径是缩短调价周期、加快价格调整频率。
钟健认为,预计2013年国际油价居高不下,国内成品油价格可能维持高位,输入性通胀的风险仍需警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