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6日8时,“4504.99万吨”显示在长庆油田公司西安生产指挥中心的电子屏幕上。随着年产油气当量在4500万吨水平线上的跨越,长庆油田实现“西部大庆”的建设目标已指日可待。在长庆油田今年已完成的油气当量里,原油产量达2230.58万吨,天然气产量达285.44亿立方米。
长庆油田管理开发的鄂尔多斯盆地,属于典型的“低渗、低压、低丰度”油气藏,被国际多家权威机构断定为没有开发效益的边际油气田。多年来,几代长庆石油人秉持“我为祖国献石油”的核心价值观,与“三低”油气藏的严峻现实斗,与传统的思想观念斗,矢志不渝,奋力拼搏,在被称为世界级难题的“三低”油气田上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
2003年,长庆油田年产油气当量突破1000万吨后,长庆石油人面对老油田稳产难度大等一系列问题,进一步解放思想,开拓进取,紧盯“磨刀石”,努力将制约“三低”油气田高效发展的瓶颈问题作为最彻底的攻克目标,大力进行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和深化改革,在鄂尔多斯盆地大打油气勘探开发攻坚战。
通过实施勘探开发一体化策略,长庆油田不但发现了一个个新的油气层位和区块,保证了油气探明储量的稳定持续增长,而且将油田勘探开发周期由原来的5 年至8年缩短到目前的2年至3年,有些区块甚至实现了当年勘探、当年建产、当年开发。特别是长庆油田将苏里格气田和超低渗透油藏开发作为上产主攻方向后,推动了油气当量的跨越式增长。目前,苏里格气田日产气量升至4970万立方米,超低渗区域日产原油突破2万吨,5年多时间就建成年产180亿立方米的苏里格大气田和年产800万吨能力的超低渗油田。
创新是推动企业发展的不竭动力。长庆油田全面推行“标准化设计、模块化建设、数字化管理、市场化运作”的“四化”管理模式,实现传统工业向新型工业化的成功转型。依靠标准化设计和模块化建设,这个公司创造年钻井8000多口、进尺2000多万米,平均一周完钻1口2000米深的油井,15天完钻1口 3000米深的气井,3个月建成1座集气站,6个月建成1座天然气处理厂的发展速度,油气田建设质量和水平不断提高。
长庆油田依靠市场配置资源,在设备不进、人员不增的情况下,形成有千余台设备、20多万名员工参加的近年来中国石油最大规模的石油会战。数字化管理的实施,促使劳动组织构架发生革命性变革。如传统的采油方法需要经过油井、增压站、转油站等多个环节,百万吨规模生产能力全过程管理需要3000多人,而现在简化管理单元,实现扁平化管理后只需要1000多人。
随着油田开发规模进一步扩大,长庆油田加大对页岩气、致密油藏开发的攻关力度。截至目前,长庆油田共完钻水平井580口。其中,今年完钻水平井374口,平均单井钻遇油层617.1米,油层钻遇率为92.6%。
评论:喝彩“长庆速度”
神奇的鄂尔多斯盆地再次让世人瞩目,“长庆速度”激荡人心。
长庆油田实现第一个1000万吨油气当量用了33年,第二个1000万吨用了4年,第三个1000万吨用了2年……连续10年新增储量和产量领跑全国,连续5年增产油气当量500万吨,相当于每年建成一个中型油田。
41载攻坚啃硬,41载拼搏进取。“磨刀石上”闹革命,长庆油田攻克世界级“三低”油气藏开发难题之成就让世界瞩目,成长速度让世界惊叹!
“长庆速度”来自和祖国同呼吸共命运的担当,来自“我为祖国献石油”的责任与使命。党的十八大提出的“两个倍增”需要更多能源支撑。“西部大庆”建设正逢其时,对我国能源结构调整和区域经济发展意义深远。
“长庆速度”来自永不止步的创新,来自锲而不舍的实践与探索。长庆油田的成长之道,就是创新再创新。思想大解放催生地质理论创新。长庆油田一次次在困境中破局,提交更多储量,夯实油气上产的厚家底。技术的集成与创新,让无效开发变成效益开发,长庆上产之路越走越宽。管理创新结出“安塞模式”、“西峰模式”、“苏里格模式”等果实。
“长庆速度”来自长庆人矢志不渝的奋进,来自攻坚克难的拼搏。几代石油人奉献青春年华、挥洒辛劳汗水,将个人命运融入到中国石油工业发展的历史中,敲响了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加快经济发展的洪钟大吕。
让我们向长庆石油人致以最崇高的敬意,让我们以饱满的激情迎接“西部大庆”的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