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以来,我国油田开采权一直由中石油、中石化和中海油等几家公司垄断,油品进口权也被限定在部分企业,导致民营油企一直面临油源困局。特别是近年来在国际油价疯涨、国内油价倒挂情况下,没有固定油源的民营油企发展更是举步维艰。其实,不论是国家、社会和群众,民营油企大量倒闭、上百万从业人员下岗,这样的局面谁愿意看到?然而,在垄断行业的“玻璃门”之下,民营油企又有多少选择呢?
谁也不能否认,民营经济已成为当前经济发展的最大动力,已成为解决中国社会就业问题的主体。然而,在做出巨大贡献的同时,非公经济在市场准入、金融税收等方面却遭遇了种种“不公待遇”。虽然2005年2月24日,中央发布了建国50多年来第一部以促进非公经济发展为主题的文件——《国务院关于鼓励支持和引导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要求在市场准入、社会服务、权益保护等方面取消对民营经济的限制。然而,实践中民营经济在一些垄断行业、公用事业和基础设施领域,却普遍遭遇“玻璃门”现象——很多鼓励性政策就像被挡在玻璃门背后一样,看得见却享受不到。这些行业和领域虽然没有明文规定限制民营经济进入,但都以资本实力、技术水平和从业资历等各种理由抬高行业准入门槛,使得民营企业实际上进不去,或进入后生存困难——看着没门,一往里走,就碰壁。以石油行业为例,石油行业并不限制民营经济进入,但中石油、中石化等国内石油巨头独占油田开采权,基本控制了全国的油源。民营油企的生存和发展必须仰占三大石油公司的源油配给,试问这种情况下如何参与市场竞争?从民营油企的身上我们看到当前民营企业普遍困境和发展瓶颈。
显然,“玻璃门”不除,行业垄断就难以禁止,公平竞争也就无法实现。但愿有关部门能早日采取有力措施拆除“玻璃门”,还市场一个公平、合理、有序的竞争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