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
原油价格爆涨和人民币升值给设备出口带来较大影响,加上年初大面积雪灾和5月份四川汶川地震使部分企业损失较大,但由于国内市场对
石油化工设备的总体需求不减,今年1~5月,中国石油和石油化工设备行业工业总产值与去年同比,仍保持了47.12%的增速,预计全年增幅在30%以上。
亏损额增加竞争加剧
据统计,1~5月,中国石油和石油化工设备行业实现工业总产值567.24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47.12%;实现工业销售产值512.43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43.7%;新产品产值61.95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39.04%,新产品率为12.09%;出口交货值64.48亿元人民币,较去年同期增长23.72%。
1~5月,中国石油和石油化工设备行业规模以上企业资产总额1111.6亿元,相对上年同比增长39.88%;实现产品销售收入485.66亿元,同比增长46.46%;产品销售成本403.9亿元,同比增长45.79%;实现利润总额32.85亿元,同比增长40.15%。销售成本与销售收入基本同步。
从企业数量看,今年1~5月,中国石油和石油化工设备行业三个子行业(石油钻采设备、炼油化工设备、压力容器)规模以上企业数量上升到1367家,较4月份又增加16家,较去年同期增长25.76%。其
中石油钻采设备行业570家,较上月增加14家;炼油化工设备行业309家,与上月相同;压力容器制造行业407家,较上月增加两家。
从亏损企业情况来看,1~5月,从事石油和石油化工设备生产的亏损企业数量为294家,占企业总数的21.56%,比去年同期减少7家,累计亏损额3.89亿元,同比增加36.97%。其中,石油钻采设备制造行业亏损企业143家,同比增加19家,累计亏损额2.53亿元,同比增加4..8%;炼油化工设备行业亏损企业78家,同比减少9家,累计亏损额0.84亿元,同比增加12%;压力容器制造行业亏损企业73家,同比减少17家,累计亏损额0.52亿元,同比减少37.3%。
专家指出,这些数据说明,国内石油钻采设备的生产能力已超过国内实际需求,国内市场竞争日益激烈,企业效益也明显分化。
市场作用明显行业继续增长
从石油钻采设备制造行业来看,1~5月,该行业企业拥有资产总额595.67亿元,同比增长49.98%;实现产品销售收入248.5亿元,同比增长46.1%;实现利润总额20.46亿元,同比增长33.2%;产品销售成本202.13亿元,同比增长44.47%。其中,实现利润总额前三名的省市是江苏省(5.97亿元)、山东省(4.87亿元)、四川省(1.97亿元)。5月份石油钻采设备出口交货值与去年同比增长83.23%,可以看出原油涨价对钻采设备需求的刺激作用强劲。
从炼油化工生产专用设备制造行业来看,1~5月,该行业企业拥有资产总额287.17亿元,同比增长31.74%;实现产品销售收入118.39亿元,同比增长47.8%;实现利润总额7.17亿元,同比增长41.14%;产品销售成本98.64亿元,同比增长47.9%。其中实现利润总额前三名的省市是山东省(1.33亿元)、江苏省(1.16亿元)、黑龙江省(1.07亿元)。
业内专家分析,
炼化设备行业快速增长,主要是受炼油、石化企业为提高生产能力加紧大型化改造,新的大型炼油、化工工程纷纷筹建,已经实现国产化的石油加氢设备和陆续研制成功的乙烯裂解及后加工关键设备的拉动,这些都将给炼油化工设备制造企业带来新的经济增长点。但专家也指出,
炼化设备1~5月的出口交货值比去年同期下降4.76%,这表明人民币升值对设备出口产生了负面影响。
从金属压力容器设备制造行业来看,1~5月,该行业制造企业拥有资产总额228.76亿元,同比增长27.43%;实现产品销售收入118.76亿元,同比增长45.77%;实现利润总额5.23亿元,同比增长74.33%;产品销售成本103.13亿元,同比增长46.33%。其中实现利润总额前三名的省市是山东省(1.00亿元)、江苏省(0.74亿元)、上海市(0.62亿元)。值得一提的是上海已经成为第三大压力容器制造企业聚集地。
我国是压力容器生产的大国,生产厂家的数量和相应的装备能力均为世界领先,从以加氢反应器为代表的重型容器到高压气体运输容器等特殊的容器,中国都有很强的生产能力并且产品的价格和质量都具有竞争力。此外,多年的工程建造实践和国家的强化管理,使我国的压力容器行业形成了装备齐全、人员配套、管理严格的生产格局,为我国的压力容器产品走向国际奠定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