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海油与澳大利亚阿尔托纳公司共同投资煤制油项目,是中海油首次海外"登陆"。但该项目的投资回报能否具有持续性,仍存疑问。
尽管国内大部分"煤制油"项目已被叫停,中海油却走出了另外一条康庄大路。近日,中海油(简称CNOOC)麾下的海油(北京)能源投资公司与澳大利亚阿尔托纳资源公司签署了一项投资额达30亿美元的谅解备忘录,双方将共同投资澳大利亚煤制油和发电联合体项目。这是中海油首次涉足海外的陆上新能源项目。
海外求索
澳大利亚阿尔托纳资源公司目前拥有澳大利亚南部3个区块的勘探权,这3个区块可能拥有75亿吨煤储量。尤其重要的是,这3个区块靠近铁路和公路,为煤制油项目的实施提供了有利条件。
根据双方签署的谅解备忘录,海油(北京)能源投资公司将参与澳大利亚1000万桶煤制油和560兆瓦联合发电项目的建造、投资和技术提供。阿尔托纳资源公司董事会主席Chris Lambert表示,从实力和能力上看,CNOOC能源投资公司都是理想的合作伙伴。
中海油作为我国能源三大巨头之一,一直以来主要集中于海上项目。近年来随着其一体化进程的加快,炼化、气电和新能源等中下游产业全面铺开。中海油的发展计划与阿尔托纳公司的意向不谋而合。在当前油价高企和石油资源日益减少的背景下,煤制油等新能源项目成了双方共同看好的合作领域。
对此,中国化工学会理事、化工安全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万世波教授表示,目前油价高企,地下可采集的石油越来越少,石油枯竭期的到来可能比我们预想的还要早。因此,在没有更好的替代性能源出现之前,发展煤制油项目满足日益扩大的石油需求,既是必要的,也是迫切的。"但是由于多种原因,我国并没有完全放开。在政策限制的情况下,中国公司在这一项目上开展国际合作,不失为一件好事。"万世波说。
除了政策限制和技术因素之外,煤炭的供应不足也大大限制了国内煤制油行业的发展。
据万世波教授介绍,近年来我国煤炭开采速度难以满足快速发展的工业需求,导致了煤炭供应的持续紧张。国家对煤炭的投资相对不足,一些小煤矿由于安全设施没有保障而被关闭,更加增强了供应紧张的程度。
"这种情况下,中海油走出家门,与煤炭资源丰富的澳大利亚公司合作,如果能够取得成功,对于中国能源企业'走出去'拓展新业务,无疑具有较好的示范效应。"万世波说。
热情留客
中海油能与阿尔托纳公司达成一致,与澳大利亚的煤炭资源储量和投资环境密不可分。澳大利亚煤炭资源极其丰富,可采煤炭储量909.4亿吨,占世界可采煤炭总储量的8.8%,其中无烟煤和烟煤可采储量位居美国、中国之后排世界第三位。据专家估计,澳大利亚煤炭储量可供开采364年,人均可采储量5038.2 吨,这两项指标均居世界第一位。今年澳大利亚的煤炭产量将达到1.8亿吨,其中一半以上用于出口。随着新项目的投产,2012年澳大利亚的煤炭产量将达到2.19亿吨。其中,1.48亿吨将用于出口。
作为煤炭出口大国,澳大利亚港口的运力却相对不足。上海国际问题研究所能源专家刘涛介绍说,目前澳大利亚煤炭外运积压比较严重,煤变油可以提高其煤炭出口的效率。近几年由于中国大量从西澳大利亚州进口矿产资源,拉动该州的经济增长超过9%。这对其他州,特别是矿产也很丰富的南澳大利亚州吸引力很强。
近年来,澳大利亚政府对新能源的发展非常重视,国内公司上马煤制油项目的打算也由来已久。早在2006年,英美矿产公司就与壳牌旗下能源投资澳大利亚有限公司达成协议,共同推动澳大利亚清洁煤制油项目的开发。
澳大利亚国内投资环境的不断改善,为中海油澳洲"上陆"提供了政策上的便利。中国社科院亚洲太平洋研究所高程博士告诉记者,目前澳大利亚在直接投资上仍然有些限制,但陆克文执政之后宏观投资环境发生了很大改变,澳大利亚政策变得更积极主动,而且也在积极倡导自贸区建设。
"随着亚太地区经济的融合和发展,澳大利亚与中国在经济上包括能源合作上走得越来越近了。"高程说。
事实上,在北京奥运会期间,由澳大利亚政府组织的官方商务项目--澳大利亚清洁能源代表团就向北京奥运会展示了澳大利亚在清洁能源领域的优势,推广澳大利亚的创新理念,并与中国部分能源企业建立了联系。
存在风险
尽管中海油与阿尔托纳公司在原则上达成了合作意向,但由于煤制油项目自身的特点,合作过程中可能还存在一些阻力和不确定因素。
据平安证券煤炭行业研究员陈亮介绍,煤制油的盈亏平衡点是原油价格45~50美元/桶。从长期来看,如果不考虑二氧化碳的捕集成本,煤制油的毛利率将至少保持在30%以上。如果国际油价保持在100美元/桶,煤制油的毛利率将超过50%。
但是,在国外投资该项目仍存在较大的风险。中国化工学会理事、化工安全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万世波说:"按照现在的技术,1万吨的工程,投资不少于1亿元。"徐矿集团的煤化工技术专家也表示,"一个年产100万吨的项目投资至少在160亿~170亿元"。由于目前整个行业的技术水平还不太成熟,中海油这一巨资投入仍存在较大风险。
除了初始投资成本高之外,"一段时间以来全球原材料价格大幅上涨,也使煤制油项目风险的不确定性有所加剧",一位分析人士指出。作为原材料的煤炭价格一旦走高,该项目的生产及运行成本就有可能大幅攀升。
尽管是新能源项目,但环境污染却是煤制油项目中不可回避的问题。平安证券煤炭行业研究员陈亮表示,一个年产300万吨的间接液化工厂,在不考虑采用二氧化碳捕集的情况下,一年的二氧化碳排放量约3000万吨。随着全球气候变暖,澳大利亚近些年环境保护的意识越来越强,二氧化碳排放问题将是双方合作过程中不得不面对的一个难题。
除此之外,中海油与澳大利亚在煤制油方面合作,还面临一个影响双方可持续发展的问题--水资源的短缺。目前,包括项目所在地阿德莱德在内的澳大利亚大部分地区都严重缺水,而煤制油项目恰恰需要大量的水源。
据中国石化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专家罗佐县介绍,按照目前直接的液化工艺,每生产一吨成品油,至少用水10~12吨,这一项目选择在严重缺水的澳大利亚将是一个严峻的挑战。
"一般情况下,硬条件先天不足,用制度是无法弥补的。在煤制油项目上,水资源的缺乏会增加社会成本和交易成本,很大程度上会影响它的可持续性。" 罗佐县说。
澳大利亚水资源短缺,价格非常昂贵,很多地方建设了海水淡化的工厂。澳政府正与日本酝酿一项计划,用"煤换水"来解决其国内的干旱问题。"这无疑大大增加了煤制油的生产成本。"上海国际问题研究所的能源专家刘涛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