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科院工业经济所昨日发布的首部工业化蓝皮书认为,目前中国已经进入工业化中期的后半阶段,按照当前的工业化进程的速度,将在2015年到2018年期间基本实现工业化。
东部进入工业化后期 这部《中国工业化进程报告——1995~2005年中国省域工业化水平评价与研究》选择了人均GDP,第一、二、三产业产值比,制造业产值占总商品比重,人口城市化率以及第一、二、三产业就业比等五个指标,作为衡量地区的工业化进程计量指标。按照分值划分,0~33分为工业化初期;33~66分为工业化中期;66分~99分为工业化后期。 根据计算结果,目前中国的工业化综合指数为50,表明中国刚刚进入工业化中期的后半阶段。如果中国能够保持工业化水平综合指数年均增长4~5的话,那么到2015至2018年,中国工业化将基本实现。如果按照此前十年的平均增长速度3.2,中国将在2021年实现工业化。 按照地域划分,长三角、珠三角和环渤海进入了工业化的后半期,东北地区处于工业化的中期,中部六省、大西北和大西南还处于工业化前期。此外,上海和北京已经实现了工业化,进入了后工业化阶段。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刘世锦在报告发布会上表示,很多地区由于地域条件的限制,不一定能够实现所谓的工业化。工业化最终是看人均收入水平和专业化水平,区域之间可以通过人员的流动来达到人均收入的基本均衡。 资源约束考验工业化道路 刘世锦认为,从2000年开始,中国的工业化道路进程加速,一大批内陆省份如山西、内蒙古纷纷进入工业化中期阶段,资源推动型的特征非常明显,特别是资源比较丰富的地区。 中国社科院工业经济研究所所长吕政也认为,中国的工业化道路必须是资源节约型的工业化。目前美国人均消耗资源量最高,达到人均消费10吨标准煤,即使是最节约资源的日本也达到了人均4.6吨标准煤。即使达到日本的水平,在未来人口十四五亿的情况下,中国也仍然要消费60亿吨的标准煤,接近现在的3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