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全球石油化工网 >> 资讯频道 >> 商情信息

四川省关于加快振兴装备制造业的意见

[加入收藏][字号: ] [时间:2007-08-29 装备网 关注度:0]
摘要: 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文件 川办发[2007]16号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四川省关于加快振兴装备制造业的意见》的通知 各市州人民政府,省级各部门: 《四川省关于加快振兴装备制造业的意见》已经省政府同意,现予印发,请认真组织实施。...

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文件

川办发[2007]16号
 
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四川省关于加快振兴装备制造业的意见》的通知

各市(州)人民政府,省级各部门:
      《四川省关于加快振兴装备制造业的意见》已经省政府同意,现予印发,请认真组织实施。
    特此通知。
                                                     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二○○七年一月二十日

四川省关于加快振兴装备制造业的意见

      装备制造业是为国民经济发展和国防建设提供技术装备的基础性产业。大力振兴装备制造业是党的十六大提出的一项重要任务,是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实施工业强省战略,实现我省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战略举措。我省装备制造业50多年来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特别是“十五”以来,我省实施重大技术装备“1+8”工程,以重大技术装备为重点的装备制造业主要指标连续大幅度增长,对全省工业的带动作用日益凸现,成为我省工业经济发展的4大优势产业之一。但是,我省装备制造业还存在自主创新能力弱、核心技术掌握少、对外依存度高、产业结构不合理、国际竞争力不强、大件运输公路及航道的现有能力不适应重装制造业快速发展的需要等问题。为认真贯彻《国务院关于加快振兴装备制造业的若干意见》(国发〔2006〕8号)精神,加快振兴我省装备制造业,现提出以下意见:
     一、振兴装备制造业的主要目标和基本原则
    (一)主要目标
     到2010年,发展中国东方电气集团公司、中国第二重型机械集团公司等重点企业成为具有较强国际、国内竞争力的现代大型装备制造到2010年,发展中国东方电气集团公司、中国第二重型机械集团公司等重点企业成为具有较强国际、国内竞争力的现代大型装备制造企业集团,增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重大技术装备的设计、试验、制造和再创新的能力;依靠区域比较优势,发挥产业集聚效应,推进我省重大技术装备“1+8”工程建设和装备制造业的整合与发展,带动一批与重装主机企业专业化协作配套企业的发展,延长产业、产品链;培育一批具有“专、精、特、新”的装备制造业中小企业,形成具有国际竞争力、国内知名的德阳重大技术装备制造基地,以及成都市、自贡市、绵阳市、资阳市、宜宾市、泸州市、眉山市、乐山市等具有特色的若干装备制造集中地和大型发电成套设备,大型冶金、石油化工成套设备等8大产品链;建设和完善一批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国家级重大技术装备工程中心和企业技术中心,初步建立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培育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进一步加强大件运输公路、航道的建设和管理,做到大件运输通道建设与四川重装基地建设同步、协调发展,以适应重装制造业加快发展的需要,把我省以重大技术装备为重点的装备制造业建设成为结构优化、重点突出、特色鲜明、核心竞争力强的国家重大技术装备制造基地。
    (二)基本原则
     1.坚持市场竞争和政策引导相结合。进一步贯彻落实国家促进装备制造业振兴的政策法规和标准体系,营造良好的市场环境,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促进装备制造企业有序竞争;加强政府的组织协调和宏观调控,发挥行业指导作用,对关系国民经济和国防安全的重大技术装备制造和关键共性技术的研发,按照国家相关的优惠政策给予充分的政策支持。
     2.坚持对外开放和自主创新相结合。鼓励企业积极扩大开放,实施“走出去”战略,加强国际经贸交往和合作,在引进国外先进技术的基础上,实现消化吸收再创新,扩大外贸出口;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建立产、学、研、用相结合的开放式的技术创新体系,培养一批创新人才和领军人才,不断增强自主创新能力。
     3.坚持产业结构调整和深化企业改革相结合。按照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要求,结合我省“十一五”规划、工业优势产业整合与发展规划和工业强省战略的实施,大力推进产业结构调整;深化企业改革,创新管理体制和机制,加快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增强企业活力。
     4.坚持重点发展和全面提升相结合。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结合我省的比较优势和潜在优势,依托重点工程,对国家和省确定的重点领域的重大技术装备,组织攻关,实现核心技术和系统集成能力的突破;以点带面,通过重大技术装备“1+8”工程的实施,带动我省装备制造业的全面提升。
     5.坚持大件运输通道建设和重大技术装备制造基地建设相结合。大件运输通道建设是我省重大技术装备制造基地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将确保大件运输通道安全畅通、满足大件运输要求纳入我省“十一五”规划及装备制造业“十一五”发展规划,统筹规划,与重装基地建设同步、协调发展。


     二、振兴装备制造业的重点领域和发展方向
     在国家确定的对国家经济安全和国防建设有重要影响,对结构调整、产业升级有积极带动作用,能够尽快扩大自主装备市场占有率的16项重大成套技术装备和我省工业优势产业整合与发展规划中,选择一批我省具有比较优势和潜在优势的重大技术装备和产品作为重点,加大政策支持和引导力度,逐步提高国产化比重,实现重点突破并加快发展。
    (一)发展大型清洁高效发电装备。包括百万千瓦级核电机组、超超临界火电机组、燃气-蒸汽联合循环机组、整体煤气化燃气-蒸汽联合循环机组、大型循环流化床锅炉、大型水电机组及抽水蓄能水电站机组、大型空冷电站机组、余压余热发电机组、大功率风力发电机、太阳能发电、秸秆发电等新型可再生能源装备和大型电站辅机、高效节能换热装备、余热回收装置等能源辅机装备。
    (二)研制大型薄板冷热连轧成套设备及涂镀层加工成套设备。开发研制各种类型系列成套轧机、复合铸造高速钢轧辊等大型冶金成套设备和备件。
    (三)研制百万吨级大型乙烯成套设备。包括对二甲苯、对苯二甲酸、聚酯成套设备等化工成套设备及配套件。
    (四)研制开发大型煤化工成套设备和大型煤炭综合采掘
设备。包括煤液化、加氢反应器等重型容器设备和采煤机、刮板运输机和液压支架等综采设备。
    (五)研制重载、高速机车车辆和大功率柴油机,城市轨道车辆中的地铁、轻轨车辆。掌握时速200公里以上高速列车、新型地铁车辆等装备核心技术。
    (六)研制大断面岩石掘进机、盾构机等大型施工机械。包括大吨位轮式装载机、液压挖掘机、汽车起重机和中小吨位液压传动装载机、大型塔吊、新型压路机等工程施工机械。
    (七)开发大型陆上和海洋石油工程装备。重点研发DBS系列数控变频电动钻机、车载钻机、修井机、海洋石油钻机模块、海洋修井机模块、超深井钻机、适用高寒地区钻机、一体化交流变频顶部驱动装置、气体钻井成套设备、天然气压缩机组等石油天然气成套设备和大口径长输管线球阀、LNG装置等配套装备。
    (八)研制重大工程自动化控制系统、变频系统和关键精密测试仪器。
    (九)研制大型、精密、高速数控装备和数控系统及功能部件,逐步掌握高端数控装备和数控系统核心技术。
    (十)大力支持研制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各种新型空中交通自动化管制系统及成套设备,努力掌握核心技术和关键技术,突破系统集成能力,实现系统及成套设备的自主制造。
    (十一)研制大型环保成套设备。包括大气治理、城市污水及工业废水处理、固体废弃物处理等大型环保装备和节能、节水资源综合利用设备,提高环保设备研发制造水平。
    (十二)发展民用飞机及发动机、机载设备,重点开发民用小型通用飞机和民用直升飞机,设置通用的大型风洞试验平台。
    (十三)研制特高压输电装备。加快输变电产品的升级换代,加强特高压输电装备配套技术的研发。
    (十四)研制重大装备所需的大型铸、锻件及特殊材料。包括大型水、火、核发电装备中的铸、锻件和核级、超临界、超超临界机组所急需的特殊原材料,进一步提高供货能力。
     我省参与研制、开发、制造上述重点产品的企事业单位,要结合“十一五”规划,制定具体的实施细则,扎实推进。省级有关部门要以重点产品为核心,帮助企业组织产业集群,帮助协调解决企业自身难以克服的困难,推动我省装备制造业不断提升,做强、做大、做优。


    三、振兴装备制造业的措施
    (一)加快结构调整,优化装备制造业产品和产业结构,形成合理的产业布局。重点发展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重大技术装备和重要基础装备;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装备,通过与国外具有先进技术水平的企业合作,广泛开展联合设计、联合制造,逐步实现自主制造的目标;全面提升一般机械装备的制造水平,充分运用市场机制,进一步提高装备的产品质量和技术含量,节约降耗,增加产品的附加值。积极发展推广高效、节能、低(零)污染的优势产品及清洁制造技术,逐步淘汰落后产品及制造技术。结合国家和我省“十一五”发展规划、工业优势产业整合与发展规划,充分整合现有资源,发挥比较优势,提高产业组织水平,合理规划确定我省以重大技术装备为重点的装备制造产业布局,培育一批有特点、有竞争力的产业集群、工业园区和装备制造集中地。
    (二)以技术进步为支撑,大力提高装备制造企业自主创新能力。这是振兴我省装备制造业的关键所在、重点所在。坚持企业为自主创新主体的原则,企业领导集体必须提高认识,统一思想,加大投入,制定中长期的创新规划和近期的实施方案,以科学的管理,有效的运行,确保创新规划逐项得到落实,取得实质的成果。装备制造企业要以系统设计技术、控制技术、关键总成技术、共性制造技术、关键原材料及零部件制造技术为重点,逐步提高装备的自主制造比例。加强电子信息技术与装备制造技术的相互融合,以信息技术促进装备制造业的升级。省上将重点支持自主创新项目,包括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在引进消化吸收基础上的再创新项目。对关系国家和省全局、影响重大、企业难以独立完成的重大技术装备和产品,要由省经委牵头,会同有关部门给予重点支持,集中力量取得突破。鼓励中国东方电气集团公司(以下简称“东方电气”)、中国第二重型机械集团公司(以下简称“二重”)等大型重点企业建设国家级工程技术中心或国家级工程实验室,在选址、建设用地等方面按照国家有关政策规定给予支持,指导和支持企业建设省级工程技术中心,构建公用技术创新信息平台,尽力为企业自主创新营造更好的外部环境和条件。鼓励企业通过国际合作、并购、参股国外先进的研发、制造企业等方式掌握核心技术。鼓励企业与科研院所、大专院校合作,建立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发挥各自优势,联合开展研发工作,开发一批掌握核心技术、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加快研究成果的产业化进程,创建一批享誉国内外的知名品牌。
    (三)以重点工程为依托,推进重大技术装备自主制造。省级有关部门在备案、核准或审批重点建设工程时,要有针对性地安排一些重大技术装备自主化依托工程,并要求项目业主和制造部门联合制定详细的装备自主制造实施方案,有关企业和单位要给予大力支持。凡属重点领域的工程项目所需装备,均应纳入统一组织的招标工作范围,省级有关部门和各市(州)对招标工作进行必要的组织、协调和指导,加强对市场经济秩序的整顿和规范。要以我省1000万吨炼油及80万吨乙烯项目、成都地铁工程项目、锦屏Ⅰ级、Ⅱ级水电站等重点工程为依托,推进我省大型石化装备、发电设备、全断面掘进机、地铁机车、车辆及控制系统等重大装备的国产化研制,带动东方电气、二重、资阳机车、眉山车辆等一批重装企业的产品升级和结构调整。
    (四)以市场为导向,发挥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大力培育龙头企业、优势企业和产业集群。振兴以重大技术装备为重点的装备制造业,必须推进体制创新。装备制造企业要加快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深化内部改革,转换经营机制。鼓励社会资金特别是我省大型国有和国有控股企业以并购、参股等多种方式参与国有装备制造企业的改革。我省国有或国有控股装备制造企业产权转让要进场交易,公开征寻受让方,形成充分的市场竞争机制;国有控股权向外资转让时要征得政府有关部门的同意。以项目为依托,优化整合有效资源,鼓励装备制造企业之间、关联企业之间、企业与科研院所之间的联合、重组,通过多种途径培育大型企业集团、行业龙头企业和跨行业、跨地区的集系统设计、系统集成、工程总承包和全程服务为一体的工程公司。要以核电、火电工程项目为依托,推进中国核动力院、西南电力设计院、 东方电气、二重、川化机核能设备公司等企事业单位之间的合作;以空中交通管制系统集成项目为依托,推进四川川大智胜软件股份有限公司、成都锦江电子系统工程有限公司、四川九洲电器集团等企业间的合作,着力培育若干具有系统集成与工程总承包能力的工程公司。鼓励企业实施“走出去”战略,积极开拓国际市场,参与国际市场的竞争,提高国际化经营水平,实现多元化发展,培育一批重点装备出口生产企业。按照《四川省工业优势产业整合与发展规划》的要求,积极探索基地+产品链+工业园区(工业集中区)的产业组织形式,强化产业整合,优化产业结构,推动我省以重大技术装备为重点的装备制造业集聚发展。
    (五)加强社会化生产协作和专业化分工,带动相关产业协调发展。鼓励重大装备制造企业集团或骨干企业在集中力量加强关键技术开发和系统集成的同时,通过市场化、专业化的外包分工和社会化协作,带动配套及零部件生产的中小企业向“专、精、特、新”方向发展,形成若干分工合理、各有特色、重点突出的产业链或产品链,实现产业集聚效应,促进地方经济加快发展。
    (六)加强技术创新人才队伍建设。装备制造企业,特别是骨干企业要加强与大专院校、科研院所的合作,联合培养一批年富力强、具有创造性的中青年科技人才、管理人才和高级技工,特别要培养重大装备研制和系统设计的领军人才。采取持股、技术入股、提高薪酬等更加灵活的政策措施,吸引国内外高水平专业技术人才,激励优秀人才的积极性,充分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和作用。对重大技术装备研制、开发、使用和推广做出突出贡献的人员,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要给予表彰和奖励。有关大专院校和职业技术学院要加强与装备制造企业的联系和合作,做好装备制造业所需人才的培养工作。
    (七)充分发挥四川军工在振兴我省装备制造业中的积极作用。国防科技工业是国家战略性产业,是武器装备研制生产的物质和技术基础,也是先进制造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四川是军工相对集中的省份,各地在发展装备制造业中,要充分发挥四川军工的人才、技术和设备优势。军工企事业单位要结合各自实际,加强与地方的联系与合作,促进军、地经济融合,坚持以技术进步为支撑,以重点工程为依托,以市场为导向,选择能发挥其比较优势的装备和产品,争取承担或联合承担重大技术装备的研制任务,推进国防科技成果向民用转化。
    (八)进一步加强大件运输公路、航道的建设和管理。各级政府、各有关部门要积极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和综合治理办法,加大综合治理力度和投入,增添设备和改造设施,维护好、整治好现有大件公路、岷江大件航道,消除大件运输障碍,确保大件运输通道畅通,建立大件运输通道长效管理机制,努力降低物流制约。同时,要结合我省以重大装备为重点的装备制造业“十一五”发展规划,特别是1000万吨炼油和80万吨乙烯项目以及大型成套发电设备、化工设备、冶金设备等重大装备中单体重量超过500吨以上特大型装备对大件运输提出的新要求,进一步做好大件运输公路、航道的建设发展规划,并通过政府和企业的共同努力,拓宽融资渠道,加强大件运输公路、航道建设,以适应我省以重大装备为重点的装备制造业加快发展的需要和重点工程建设的需要。


     四、振兴装备制造业的政策支持
    (一)认真贯彻落实国发〔2006〕8号文件精神。要切实落实关于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重点领域装备技术政策、进口税收优惠政策、鼓励订购和使用国产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加强设备进口管理等振兴装备制造业的政策措施,加强对省内国产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研制使用的组织协调和政策引导,积极争取国家国债资金加大对我省装备制造业的支持力度,装备制造企业的用电、用气、运输、搬迁及建设用地等要按照国家有关政策规定给予支持,促进我省装备制造业快速、健康地发展。
    (二)加大对重大技术装备企业的资金支持力度。一是按照国发〔2006〕8号文件精神,设立重大技术装备创新研制和技术改造专项资金,由省级财政在年度财政预算中安排一定比例资金,重点支持列入国家和省的重大技术装备创新研制和技术改造项目,以及对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有重大影响的创新研制、技术开发和技术改造项目,并根据省级年度财政增加的比例,逐年增加省级财政用于重大技术装备创新研制和技术改造的资金。各地区也要加大对本地区重大技术装备创新研制和技术改造的资金支持力度。二是鼓励符合条件的装备制造企业通过上市融资、发行企业债券、银行信贷等方式筹集资金。三是加大企业研发投入税前扣除等激励政策的力度,鼓励企业增加研发投入。允许企业按当年实际发生的技术开发费用的150%抵扣当年应纳税所得额。实际发生的技术开发费用当年抵扣不足部分,可按税法规定在5年内结转抵扣。四是允许企业加速研究开发仪器设备折旧。企业用于研究开发的仪器和设备,单位价值在30万元以下的,可一次或分次摊入管理费,其中达到固定资产标准的应单独管理,但不提取折旧;单位价值在30万元以上的,可适当缩短固定资产折旧年限或加速折旧。
    (三)贯彻落实国家关于鼓励订购和使用国产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的政策。鼓励并引导装备制造企业、项目业主和保险公司建立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重大技术装备保险机制,对订购和使用首台(套)国产重大技术装备投保。
    (四)支持重大技术装备企业分离办社会职能。重大技术装备企业要加快实施分离企业办社会职能,各级人民政府要给予大力帮助,安排一定的资金给予支持,国有资产监督管理等有关部门要积极推进企业主辅分离,努力减轻企业负担。
    (五)鼓励金融机构加大对我省装备制造业的金融支持力度,开发多种金融产品,签订银企战略合作协议,为装备制造企业提供更多、更好的金融服务。


     五、加强领导和协调,做好服务工作
     要加强对振兴我省装备制造业的组织领导。在省委、省政府的统一领导下,省重大技术装备领导小组负责全省振兴装备制造业的组织领导和协调工作。建立省重装领导小组领导与重装重点企业的联系制度,实行重装重点项目绿色通道。各市(州)政府也要结合实际,加强对本地区这一工作的领导和协调。省级有关部门和各地要建立促进装备制造业振兴的工作制度和机制,及时协调解决装备制造业发展中出现的问题,制定装备制造业发展的中长期规划和政策措施,加强必要的调控和政策引导,简化审批程序,努力在提高工作效率和服务水平上下功夫。同时要发挥行业协会的作用,为促进装备制造业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做好服务工作。

 

关于我们 | 会员服务 | 电子样本 | 邮件营销 | 网站地图 | 诚聘英才 | 意见反馈
Copyright @ 2011 CIPPE.NET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全球石油化工网 版权所有 京ICP证08056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