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一项十余年的老问题如此难以破冰?如此久拖不决,是否意味着我们错过了低油价的时机,今后只能忍受高油价的冲击以及各种高昂的改革成本?
吴国湘:
难产缘于部门利益纠缠不清
(国信证券投资部经理)
燃油税之所以雷声大雨点小,最关键的原因是很多部门的利益协调不好,是部门利益、地方与中央利益的纠缠不清导致了“难产”。不仅因为燃油税涉及航空、水运、航海、铁路、建设、农业等不使用公路的部门返还问题,还涉及打破部门垄断利益的挑战。例如,燃油税取代养路费,仅涉及交通部门的收费人员就达数十万人。有些部门已经习惯了不公平的政策带给他们的优厚福利待遇,推出燃油税撼动了这些部门的“奶酪”,推行起来当然并非易事。
从更广泛的角度来看,对资源的征税,应该以从价税的方式,但中国的原油资源税是从量计税,并且标准明显偏低。由于资源归全民所有,因油价上涨而带来的额外收益大部分应该归全国人民所共有,通过政府税收进行再次分配,而不是由中石油、中石化等垄断部门独占。但现实是,偏低的原油资源税成为两大石油巨头利润丰厚的一个重要因素,国家从油价上涨中得到的税收很少。如果资源税由从量计征转变为从价计征的前提都没有理顺,燃油税也很难推出。燃油税一方面能够促进消费者更加节省,另一方面也能促进汽车生产厂家技术创新,而如果一拖再拖,这样的效用将不明显。
韩学功:
一拖再拖错过了最佳时机
(国内著名石油专家)
过去所谓的择机,除了各方面利益的平衡和部门协调之外,主要的时机,指的就是国际原油价格处于低位。但从2003年上半年以后,国际油价开始飙升,这就给燃油税开征带来了新的难题,导致了在各个历史时期开征燃油税面临不同难点。目前燃油税迟迟不能出台,除了和油价的高位攀升有直接关系外,也受到其他因素的制约。例如,除了费改税的问题外,中国目前降低能耗和加强能源利用效率、实现经济节能减排和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都是开征燃油税所要考虑的主要问题。而在资源税调整,改由从量计征到从价计征的背景下,燃油税的推出也必须接轨。但这样一拖再拖,可能已经错过了推出的最好时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