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油价:后市主调是回落
[加入收藏][字号:大 中 小]
[时间:2007-10-12 《中国石油石化》 关注度:0]
摘要: 进入四季度,美国不会对油价继续高涨持放任态度,国际油价明显被炒高的部分将会缩水。如无突变的地缘政治因素,四季度主要原油价格有可能在每桶65美元左右波动。■文吕东悦 尽管2007年的炎夏已进入尾声,但是油价涨势依然持续高温。自2007...
进入四季度,美国不会对油价继续高涨持放任态度,国际油价明显被炒高的部分将会缩水。如无突变的地缘政治因素,四季度主要原油价格有可能在每桶65美元左右波动。
■ 文/吕东悦
尽管2007年的炎夏已进入尾声,但是油价涨势依然持续高温。自2007年8月23日起,WTI原油等主要原油价格持续三周上涨,至9月11日-13日WTI原油期货与现货价格持续三天创出历史新高。
9月13日,油价WTI原油10月期货结算价首次突破80美元大关,报收每桶80.09美元;现货价格达到80.01美元/桶。9月17日,由于市场预期美联储即将降息,而降息将刺激美国经济从而推高原油需求量,纽约指标原油期货价格大幅攀升,当天纽约商品交易所10月交货的轻质原油期货创下每桶 80.70美元历史最高盘中价,以及80.57美元历史最高收盘价。这已经是纽约油价近期第二次收于每桶80美元关口之上。伦敦国际石油交易所11月交货的北海布伦特原油期货价格每桶上涨76美分,收于76.98美元。
9月19日再次受美国原油库存大幅降低推动,WTI原油10月期货价格继续涨至81.93美元,同时拉动布伦特原油11月期货结算价报78.47美元,再创历史新高。
美国油市推动
世界石油需求的强劲增长势头、传统石油生产国产量的递减、部分欧佩克国家的动荡以及地缘政治因素,使得近年来国际油价不断提升,在高位运行。但7月份以来国际油价出现的剧烈震荡则有明显的炒作痕迹。炒作的题材主要来自于美国市场,美国市场成为油价上涨的助推因素。
美国原油库存的持续下滑是2007年7月份以来这轮国际油价走高的首要原因。据美国情报署报告,自7月6日起美国原油库存呈现明显的下滑态势,8月24 日后持续三周大幅下降,9月12日美国能源情报署报告的原油库存减少达710万桶,创下2007年1月19日当周以来最低。
美国官方所报出的较为乐观的经济增长,成为油价高涨的又一助力。2007年7月27日美国商务部公布,第二季度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3.4%,为自去年首季大涨4.8%后最高。美国总统布什称:“全球经济强劲,我认为主要原因之一是美国经济成长仍强劲。”这一消息给市场注入了信心,进一步推动了国际油价的攀升。当日WTI原油9月期货结算价上扬2.07美元/桶,收于77.02美元/桶,比2006年7月14日历史最高价77.03美元/桶仅差1分。
美国联邦储备银行可能降息的消息支撑股市继续上行,也因此提升了油价。因市场预计美国联邦储备理事会可能降息,8月29日美国道琼斯工业指数上涨超过 1%,原油市场从全球股市反弹中获得支撑。9月17日市场普遍预计美联储将在18日降息,以平息可能殃及经济成长的金融市场信贷危机。当日WTI原油10 月期货价收高1.47美元,报收每桶80.57美元,再创纪录高点;11月布伦特原油期货结算价报收每桶76.98美元,也较前一天上升0.76美元。
美国市场油价高涨十分突出。WTI原油一改3月上旬以来相对低迷的状态,自7月下旬开始价格水平明显高出。7月27日美国商务部公布其经济增长强劲后, WTI原油期货与现货价格均开始高于布伦特原油价格,扭转了自3月上旬以来WTI原油价格低于布伦特原油的局面。尤其是9月11日后WTI原油价格持续创出历史纪录,但布伦特原油价格并未持续跟进,美国市场油价强劲高涨的势头更加突出。
多方推价
油价持续不断的高涨热情来自于美国、国际炒家等多方推价。
美国今年以来一直在给欧佩克限产政策施加压力,迫使其增产。2007年8月2日美国能源部长塞缪尔•博德曼称,随着原油价格涨至接近纪录高位的水平,美国经济正位于“危险区域”,欧佩克需提高产量,以防止出现供应短缺。他同时强调,不能再以美国炼厂产能吃紧作为美国油价高涨的理由,欧佩克和非欧佩克石油供应国均提高产量将会是“有益处的”。这番言论表明了美国迫切需要欧佩克增产的愿望。但是,欧佩克始终坚持国际油价上涨并非原油供应短缺,并因此坚守限产保价政策,显然对美国这个进口大国不利。因此,将油价推高,给欧佩克现行的产量政策施加压力,促使该组织增产也就成为美国炒作油价的目的之一。实际上, 2007年8月1日国际油价自历史高位持续下滑后,8月8日美国能源部长就称,今年秋季美国可能会继续购买原油以补充紧急石油储备。美国官方这些抽紧资源的举动,无疑表明了阻止油价继续下滑的意图。迫于压力,欧佩克虽然在9月11日例会上做出增产40万桶/日的决定,但被认为增产数量较小。9月18日欧佩克人士表示,若油价持于每桶80美元上方超过15~20天,OPEC有可能就增产再次进行磋商。这也许是WTI原油在每桶80美元以上价位持续上涨的原因。
针对以中国、印度为首的亚洲消费需求增长的炒作。8月下旬美国汽油消费高峰进入尾声,而此时至10月份正是中国成品油消费的旺季,尤其是2007年夏季以来,在国际油价高涨的推动下,中国成品油市场供应一直较为紧张,因此,在此阶段炒作市场推价,一般情况下既不会受到来自官方的调控,且又有强劲的需求作为支撑。9月17日国际能源署(IEA)称,受中国和印度两国进口增长的推动,高油价基本不会影响到亚洲的石油需求。
金融、投资市场的动荡,促使投资资金向油市转移。此波国际油价的高涨,也有纯市场方面的因素。比如2007年2月27日(“黑色星期二”)以来股市多次大跌,并不十分看好。加之美国信贷危机等金融市场的动荡,也促使资金向油市倾斜。2007年7月31日投机商在纽约商品期货交易所原油期货净多仓曾达到 127491手的纪录高点。
此外,9月份以来北美飓风及美国攻击伊朗的议论,也促使油市不断升温。
65美元区间
2007年9月11日欧佩克产量政策终于有所松动,自2007年11月1日起将石油日产量增加50万桶。随着欧佩克决定的尘埃落定,围绕推动该组织做出增产决定的操作将明显减弱。国际市场中这部分炒作将随之降温。此外,美国经济的波动性很大,经济增长并非十分乐观,特别是进入四季度后,北美地区将进入取暖油消费旺季,美国不会对油价继续高涨持放任态度。因此,近期主要原油价格将逐步向每桶80美元以下回落。也就是说,国际油价明显被炒高的部分将会缩水。
但是,由于欧佩克增产量较小,特别是世界石油需求强劲增长的势头,对国际油价下滑仍然有所牵制。欧佩克此次小幅度增产,使市场形势变得较为复杂。既可以说资源有所宽松,也可言资源仍然趋紧,形势不甚明朗和透明。就2007年以来及2008年石油需求增长情况看,单纯增加40万桶/日产量,不能说供应没有问题。这就使油价不会面临持续下跌的压力,油价仍将在胶着状态中保持高位运行。如无突变的地缘政治因素,四季度主要原油价格有可能在每桶65美元左右波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