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全球石油化工网 >> 资讯频道 >> 商情信息

发改委悄赴山东调研 求解民营炼厂油源瓶颈

[加入收藏][字号: ] [时间:2007-10-18 21世纪经济报道 关注度:0]
摘要:  一条关于进口原油流通新政的消息正在坊间不胫而走。一个比较确凿的说法是,国家可能会在近期颁布政策,允许部分进口原油在市场自由流通,直接为民营炼油厂所购买。   “各方面的呼声已经很大,希望国家准许部分原油非国营进口配额在市场上自由流通...

  一条关于进口原油流通新政的消息正在坊间不胫而走。一个比较确凿的说法是,国家可能会在近期颁布政策,允许部分进口原油在市场自由流通,直接为民营炼油厂所购买。

  “各方面的呼声已经很大,希望国家准许部分原油非国营进口配额在市场上自由流通,可以卖给除两大集团之外的炼油企业,这才是民营炼油企业油源问题的切实解决之道。”一位多年从事石油贸易行业的人士说。

  10月17日,山东一家大型民营炼油厂的负责人对记者表示:“国家发改委正在山东调研当地地方炼油厂的情况,对民营炼油的相关扶持政策可能很快将要出台。”

  据这位负责人透露,发改委此次调研的目的主要是“摸清当地地方炼油厂的情况,给予部分规模较大、炼油能力较先进的企业一定扶持政策”。

  他表示,所谓“扶持政策”,主要指的是解决地方民营炼厂的原油来源。与上述传闻不谋而合。

  配额制下的“铁板”政策

  随着成品油批发市场的日趋放开,越来越多的民营企业获得成品油批发资格,但在上游的原料来源方面,相关政策依然是“铁板一块”。

  目前,我国的原油非国营进口贸易存在着两大“许可”。

  其中之一是“配额制”。2004年之前,原油的国营进口贸易和非国营进口贸易都实行配额制。自2004年1月1日起,国家取消了原油国营贸易的进口配额限制,但是原油的非国营进口依旧实行配额制。商务部每年对民营企业下放部分原油进口配额。2007年,我国原油非国营贸易进口配额为1668万吨。

  另一许可则是“原油非国营贸易进口经营资质”,只有获得进口资质的企业才能从国外进口原油。从2002年到2007年4月,国家商务部分5批公布了获得“原油非国营贸易进口经营资质”的21家企业名单。

  “实际上,无论是具有非国营进口资质还是持有非国营原油配额,都不能真正获得原油,更谈不上市场销售,”摩科瑞能源公司一位负责人说,“对于中石油、中石化系统外的炼油厂来说,必须有中石油或中石化出具的排产证明,海关才会发放原油进口自动许可证明,进口原油才能进入到炼油厂。而从目前的情况来看,两大集团基本不可能给其系统之外的炼油厂排产。”

  “所有的非国营原油都必须返销给两大集团,而不能直接在市场上销售。对于非国营进口原油的配额持有者来说,配额的意义只是可以转手卖给中石油或中石化,赚取一笔差价。”上述人士说。

  而另一位业内资深人士则介绍,由于我国2004年就取消了国营原油贸易的配额制度,采用了自动进口许可制,中石油和中石化其实并不需要购买非国营贸易原油配额。“中石油是已经不买了,但中石化还是每吨增加6块钱的差价继续购买,就是因为不愿意这部分原油流入市场。”

  另一方面,根据中国加入WTO协议的规定,从2001年12月成为WTO成员国起,中国政府要保证以每年15%的幅度提高石油和成品油的非国有贸易进口配额,直到政府完全解除对石油批发市场的管制为止。于是从2002年到2007年,原油的非国营贸易进口配额从800多万吨增加到1600多万吨。但国内市场依然“滴油不漏”。

  解决之道

  因此,在目前的环境下,地方炼油厂要获得进口油源,无论是获得“原油非国营贸易进口经营资质”还是“非国营贸易进口配额”,都不能真正解决油源问题。

  “民营炼油企业油源问题的切实解决之道在于,准许部分非国营进口配额的原油在市场上自由流通,可以卖给除两大集团之外的炼油企业。”上述山东地方炼厂负责人说。

  而实际上,民营炼油厂已经成为中国成品油供给的一支重要力量。以民营炼油厂最发达的山东、陕西和广东为例,山东地方炼厂的年一次炼油能力达到了4500万吨,陕西超过1000万吨,广东超过1500万吨。

  山东菏泽的东明石化今年9月正式在新加坡上市,开创了地方炼厂上市的先河。而这家年炼油能力数百万吨的企业,也因为油源问题无法解决而开始走向转型之路。

  “我们已经开始向附加值高的化工行业转型,”东明石化集团董秘魏海峰对记者说,“我们的战略是,油化并举、油头化尾,大力发展氯碱化工、精细化工。今年年底,我们一个年产15万吨的氯碱项目就要投产。”

  根据易贸资讯的数据,2006年,全国民营炼厂一年生产的成品油达到1100万吨,占据全国成品油产量的6%,而燃料油产油量超过900万吨,占据全国燃料油产量的60%。这些油品,从原料到成品,大部分在灰色地带流动,置于国家的监控之外,原因正在于,这样一个庞大的群体,长期以来没有原油来源,绝大部分炼油原料依靠进口燃料油解决。

  根据海关总署的统计数据,截至今年9月,我国共进口原油12407万吨,比去年同期增长13.6%,基本上全部进入中石油和中石化系统。

  “大型的地方炼油厂获得进口原油是迟早的事,”一位资深业内专家说,“国家的宏观政策从来没有扶持过这些企业,甚至长期以来很多小型炼油厂还是宏观调控的目标,但是地炼已经成为客观存在,日益长大,在这种情况下,一味堵或者一刀切都不是办法。”

  对于民营企业获得进口原油,两大集团也有他们的说法。中石化国际石油化工联合公司一位部门负责人反问记者:“现在国际油价这么高,我们一直批零倒挂,只好靠上游的开采弥补亏损。地炼就算拿到原油,不是反而越炼越亏?” 

关于我们 | 会员服务 | 电子样本 | 邮件营销 | 网站地图 | 诚聘英才 | 意见反馈
Copyright @ 2011 CIPPE.NET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全球石油化工网 版权所有 京ICP证08056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