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全球石油化工网 >> 资讯频道 >> 商情信息

能源战略应重视“节流”意义

[加入收藏][字号: ] [时间:2007-10-26 中国经济时报 关注度:0]
摘要:  10月22日,中国科学院发布《应对挑战——构建可持续能源体系》研究报告,提出了2050年中国能源发展的战略目标。  概括起来,该战略目标的主旨是,控制化石能源消耗增长,大力推进可再生能源开发,以确保由化石能源为主向可持续能源为主过渡的目...
  10月22日,中国科学院发布《应对挑战——构建可持续能源体系》研究报告,提出了2050年中国能源发展的战略目标。

  概括起来,该战略目标的主旨是,控制化石能源消耗增长,大力推进可再生能源开发,以确保由化石能源为主向可持续能源为主过渡的目标平稳实现。

  虽然报告也谈及降低单位GDP能耗、推广节能技术,以及通过“节流”保障石油天然气供应等“消耗约束型”目标,但整体表达上看,则更强调以“开源”为特征的能源替代战略的重要性。

  毫无疑问,面对全球变暖与化石能源的不可再生性,任何能源替代设想与模式都是正确的,也是必需的。从经济安全乃至国家安全角度考虑,尽快摆脱对化石能源的依赖也是必由之路。

  中国地质科学院曾发表报告称,除了煤炭之外,20年内,中国石油、天然气资源累计需求总量至少是目前储量的二至五倍。报告说,中国的主要油田都已接近生产结束期。到2020年,中国需要进口5亿吨原油和1000亿立方米天然气,分别占其国内消费量的70%和50%。传统能源危机若隐若现,能源替代战略越发迫切。

  但是,替代战略的正确,不应当掩盖节约能源和提高能源使用效率的重要性。

  如果世界各国人均能源消耗均达到美国标准,究竟需要几个地球才可维持人类生存?问题的答案不尽相同,也不尽准确。但问题本身昭示的发展理念却没有疑问:无限的发展欲望和传统的经济增长方式必须得以控制。

  正因为如此,美国已透过2003年出台的《能源部能源战略计划》,把提高能源利用率上升到能源安全战略的高度。

  发展是所有国家的权利,但在惟一的地球上,我们不能奢望所有国家都走美国“先消耗,再控制”之路。

  况且,对中国而言,节能和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有着非常广阔的空间:

  目前中国能源利用效率为33%,比国外先进水平低10个百分点。煤炭资源综合回收率为30%左右,其中大中型煤矿为40%-50%,小型煤矿只有10%-15%;中国火电供电煤耗比国际先进水平高22.5%,大中型钢铁企业吨钢可比能耗高21%,水泥综合能耗高45%,乙烯综合能耗高31%。机动车百公里油耗比欧洲高25%,比日本高20%,比美国高10%;中国每吨标准煤的产出效率约为785美元,相当于美国的28.6%,欧盟的16.8%,日本的 10.3%。

  尽管各方面专家相对一致地认为,在中国,技术节能对节能的贡献率仅在三成左右,远低于结构调整节能的贡献率。但对照上面的数据,技术节能仍然可以给我们更大的想象空间。

  再说,从区域经济角度或者全球经济角度考虑,结构调整节能伴随的高能耗产业的转移,并不能从整体上改善人类能源利用效率。如果那样,至少我们对气候的责任会因为二氧化碳的“二次泄漏”乃至“三次泄漏”而名存实亡。

  还有,可再生能源究竟是不是拯救人类的法宝,在很多具体领域还存争议。比如:

  太阳能、地热能大规模市场化应用仍有技术障碍;生物质能的获得成本和能源增益究竟有多大尚无定论,而且还面临“与人争粮”的挑战;风能、海洋能利用受地理条件制约明显;核能发展则要背着军事安全的包袱。

  至于水能,因其对地质结构和生物多样性的破坏等负面影响,甚至算不算可再生能源都存在不同意见。另据最新研究发现,水电站对二氧化碳排放的贡献要两倍于燃煤电厂。

  总之,在制定和落实能源发展战略时,应当是开源与节流并重。结合前述报告,在落实能源战略时,不妨更加突出“节流”的地位。
关于我们 | 会员服务 | 电子样本 | 邮件营销 | 网站地图 | 诚聘英才 | 意见反馈
Copyright @ 2011 CIPPE.NET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全球石油化工网 版权所有 京ICP证08056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