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国家发改委网站消息,国家发展改革委有关负责人就稳定石油价格保障市场供应答记者问。
今年三季度以来,国际市场原油价格持续大幅度上涨,11月1日,国家上调了国内成品油价格,但由于国际油价仍不断上涨,国内成品油与原油价格倒挂的矛盾未根本得到缓解,导致国内部分地区成品油供应趋紧。近日,记者就相关问题采访了国家发展改革委有关负责人。
问:今年三季度以来,国际原油价格大幅上涨,屡创历史新高,一度接近每桶100美元,您能否简要分析一下国际原油价格大幅度上涨的原因?
答:导致近期国际油价不断上涨的原因非常复杂。我们认为,影响本轮国际油价上涨的基本因素仍是供求平衡相对脆弱、投资基金炒作、地缘政治及石油生产国和消费国认识差别等四个方面:
(一)供求关系处于脆弱平衡状态。这是国际石油价格不断走高的基本原因。近年来,随着全球经济持续增长,原油需求稳定上升,从2001年到2005年,年均增长1.6%。2006年达到8372万桶/日。预计2007年需求达到8590万桶/日,增幅几乎是去年的两倍。从2001年到2005年,原油产量年均增长1.4%,预计2007年供需基本平衡。同时,据预测,今冬北半球取暖油将较上一年增加178万桶/日,产油国剩余生产能力预计将维持在200— 300万桶/日的水平。因此,油价易受到其它因素影响而出现剧烈波动。
(二)不稳定的地缘政治变化。这是国际石油价格不断走高的外部原因。美国对伊拉克战争陷入泥潭,伊朗核问题日趋紧张和土耳其与伊拉克边界局势动荡等均是推高油价的重要因素。
(三)美元疲软和投机基金投入推动了油价上涨。由于国际油价以美元标价,与2005年相比,美元对欧元贬值20.3%,美元持续走低一方面导致价格上涨,另一方面是投机基金利用美元贬值对石油价格炒作。初始期,美元贬值会令使用非美元货币的国家能以更便宜的价格抢购石油,导致油价上涨。随后,由于美元贬值导致投机基金不断增购原油期货,反过来推高油价;油价攀升,又吸引了新的投机商进入,进一步造成油价上涨。
(四)石油生产国和消费国对稳定油价在看法上存在较大差异。石油生产国认为油价上涨的主要原因是投机基金炒作和炼油能力不足所致,因此不急于增产,一定程度上加剧了供求矛盾。
问:请问国际市场原油价格上涨对我国有怎样的影响?目前,国内石油价格与国际油价的差距有多大?
答:随着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我国石油消费量逐年提高,对外依存度不断上升,预计今年接近一半。就是说,我们在加油站每加1升油,就有近半升是进口原油加工的。因此,国际市场原油价格上涨,对我国经济的直接影响表现在进口原油成本上升,使国内提高成品油价格的压力增大。我国现在仍对成品油价格实行定价管理,虽然近几年多次调整成品油价格,但成品油价格仍没有完全理顺。因此,尽管国际原油价格持续上涨,但目前这种涨价影响还没有完全反映到国内市场。
随着国际市场油价上涨,各国汽、柴油零售价格都在不断提高。11月中旬,美国汽油零售价为每加仑3.3美元左右,相当于6.5元/升,比我国(北京市场,下同)汽油零售价高1.2元左右;英国汽油零售价为每升1英磅,相当于每升15.5 元,比我国汽油零售价高10.2元左右;日本汽油零售价为每升153日元,相当于每升10.53元,比我国汽油零售价高5.19元;香港汽油零售价为每升 14.51港元,相当于每升13.8元,比我国汽油零售价高8.5元左右。
问:10月下旬以来,我国部分地区出现成品油供应偏紧的状况,国家采取哪些措施来保障供应?这种局面到什么时候能得到缓解?
答:进入10月份以来,由于国际市场石油价格持续上涨,国内成品油价格倒挂,部分地方炼厂开工不足,加之进入冬季柴油消费增加,导致我国部分地区柴油供应趋紧。
基于此,国家于11月1日调整成品油价格,每吨提高500元,使得炼油环节亏损有所减少。但由于国际市场油价继续大幅上涨,国内成品油价格与原油价格倒挂的矛盾仍很突出。由于地方炼厂加工数量减少,导致国内成品油资源供应偏紧,部分地区还存在停供限供的现象。
对此,党中央、国务院领导同志高度重视目前的成品油市场供应问题,多次做出重要批示。按照中央的要求,国家发展改革委组织协调中石油、中石化两集团公司,以及各地经济运行、价格主管部门和地方炼厂,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增加资源,加强调度,确保市场供应。
(一)千方百计增加供给。提高现有装置产能,通过调整检修计划、提高加工负荷等措施,开足马力生产成品油;从生产、管输、销售企业三个环节深挖库存,努力增加市场资源投放量;调整产品结构,减少化工用油,增产柴油;组织两集团公司与东三省、山东、陕西、四川等地的地方炼厂开展合作,向符合条件的地方炼厂提供原油,收购其合格的成品油。
(二)合理调度和配置资源。对北京、天津、上海、广东等地区,以及京珠、京沪、京福、沪瑞、粤赣等跨省高速公路沿线,两集团公司从24日起实行敞开供应。对云南、广西、浙江等供求矛盾突出地区,逐省研究采取紧急措施,增加资源投放。加强需求侧管理,对供需矛盾突出的地区,重点安排好居民生活、城市公共交通、公用事业等成品油供应工作,对运送时令、鲜活等与人民生活密切相关物资的车船保证供应。
(三)强化供需情况监测和市场监管。按国家发展改革委部署,各地经济运行主管部门加强对成品油供应、销售、库存及市场变化等动态情况的监测与分析,积极协调解决成品油供应中出现的问题。物价部门对囤积成品油,特别是有油不卖,擅自停供、限供、转手加价倒卖以及白天不卖,晚上加价倒卖等行为,坚决制止和严厉打击。并严肃查处了一些社会加油站突破政府规定价格的违法行为,公开曝光情节严重的典型案件,维护了市场秩序。
随着上述措施的贯彻落实,成品油市场供应会很快恢复正常。
问:请问国家这次上调成品油价格后会影响到哪些个人、企业、行业的生产生活?我们的应对措施是什么?如何保证这些措施的落实?
答:为应对国际市场油价大幅度上涨,在2006年3月,国务院已经批准实施成品油价格形成机制改革方案及配套措施。这就是原油价格继续坚持与国际市场接轨,成品油价格实行与国际市场有控制地间接接轨。同时建立了石油企业内部上下游利益调节、相关行业价格联动、对种粮农民等部分困难群体和公益性行业补贴以及石油涨价收入的财政调节等四个配套机制,以确保成品油价格调整的顺利实施,保持社会稳定。从去年以来,国家对成品油价格进行了4次调整,同时,对铁路货运价格、民航燃油附加进行了适当调整。在价格调整过程中,特别注意稳定直接涉及人民群众生活的价格。农村客运、公共交通不涨价,出租车采取补贴和调价等方式进行疏导,努力使出租车司机收入水平不降低。对液化石油气价格提高影响居民增加的支出,由地方政府对困难家庭给予适当补助。对种粮农民因柴油价格提高增加的支出已经在5月份每亩增加了10元补贴,对渔业、林业增加的支出也都由中央财政给予足额补偿。
中央政府对上述公益性行业和困难群体的补贴,来源于对石油行业征收的特别收益金。由于我国原油价格已与国际市场接轨,国家对原油涨价增加的利润通过开征特别收益金进行调节。2006年国家已征收石油特别收益金450亿元;今年前三季度征收410亿元。预计全年征收600亿元以上。2006年对公益性行业和困难群体已给予补贴210亿元,今年已补贴420亿元。
问:有专家认为,我们已进入高油价时代,面对这样的形势,进一步节约和减少使用石油资源,强化节能减排就显得尤为重要,您对此怎么看?
答:能源资源问题是关系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重大战略问题,加强能源节约、推行节能减排是贯彻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是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内容,也是落实十七大精神的重要举措。高油价再一次敲响了能源紧缺的警钟,在高油价时代里,节能减排具有更加重大的现实意义。
一是有利于推进经济结构调整,转变发展方式。大力推进节能减排工作,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优化产业结构和能源结构,提高服务业、高技术产业的比重和水平,控制高耗能、高污染行业不合理增长,大力发展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提高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
二是有利于维护人民切身利益,促进社会和谐。推进节能减排,减小因能源紧缺对能源生产、经销、使用等各环节的影响,切实保障人民切身利益,维护社会稳定与和谐。
三是有利于维护中国能源安全,创造良好的政治经济条件。通过节能减排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有利于缓解我国对国际石油供应的依存度。近来,因使用化石能源排放温室气体引起全球气候变暖,备受国际社会广泛关注,加强节能减排是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迫切需要,也可为我国的经济和社会发展争取更加宽松的国际环境。
问:请问国家将采取哪些政策措施,促进节约和减少使用石油等能源资源,进而推进节能减排工作的深入开展?
答: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强调,“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和中华民族生存发展。必须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放在工业化、现代化发展战略的突出位置,落实到每个单位、每个家庭”。为加强节能减排工作的领导,国务院成立了节能减排工作领导小组,温家宝总理亲任组长;印发了《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提出了十个方面45条政策措施。面对高油价压力,要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要求和部署,大力加强能源节约、深入推进节能减排,促进速度和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高油价时代,加强节能减排的政策措施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一是优化结构。提高服务业和高技术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提高节能环保准入门槛,控制高耗能产业过快增长。积极发展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替代石油等传统能源。优化交通运输结构,有序推进铁路建设,完善城市综合交通体系,推进快速公共汽车系统和智能交通系统建设,加快城市轨道交通建设。
二是加强管理。加强重点耗能企业节能管理,对民航、铁路、公路运输行业,运用先进科技手段提高运输组织管理水平。完善节能标准,制定交通工具燃料经济性标准,执行乘用车燃油消耗量限值标准,建立公示制度。实施轻型汽车燃料消耗标识制度。
三是推动技术进步。在重点耗能行业开发、推广一批潜力大、应用面广的重大节能技术。利用财政资金支持一批节约和替代石油工业项目的建设。组织实施一批机动车节油技术推广和新能源汽车发展工程。推行合同能源管理等市场化节能技术服务新机制,利用节能技术服务机构帮助用油单位提高利用效率,减少油品消耗。
四是完善机制。积极稳妥推进石油等资源性产品价格改革,逐步使资源性产品价格真正反映资源的稀缺程度、供求关系和环境成本。实行有利于节能环保的财税政策,加快完善并适时出台燃油税,研究制定鼓励节能环保型车船以及限制高耗能高污染车船的税收优惠政策。实施节能产品政府优先采购和强制采购,政府机构更换淘汰黄标车,实行一车一卡定点加油制度。
五是动员全民。广泛深入持久开展节能宣传教育,实施包括企业、政府机构、学校、军营、家庭社区、青少年、科技、科普和媒体九个方面的“节能减排全民行动”,调动全社会参与节能减排的积极性。高油价时代里的节能减排,需要每个单位、每个家庭、每个居民都主动承担起责任,增强资源忧患意识和节约意识,形成节约型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如果我们每一个人从自身做起,少开汽车多乘公共交通,不仅减轻了自身的经济压力,也为全社会节能减排、缓解能源紧张做出了贡献。
发改委就物价、油价、春运票价等问题答记者问
目前价格总水平上涨是全球性的。由于国际市场原油和粮食、食用植物油价格涨幅都比较高,世界各国消费价格指数都较快上升。
价格上涨的原因,从国际市场看,一是石油价格高涨。二是小麦减产。三是美元贬值。从国内市场看,一是成本推动。二是供给减少。三是需求拉动。
发改委有关负责人就当前价格形势及相关政策措施答记者问。
今年以来,我国价格总水平上升较快,8、9、10三个月居民消费价格涨幅均超过6%,引起社会各方面的广泛关注。最近,国家发展改革委有关负责人就当前的价格形势,以及政府为应对价格上涨采取的发展生产、保障供应、稳定市场、妥善安排困难群众生活等政策措施接受了记者的采访。
问:今年8月份居民消费价格上升6.5%,达到近十年来的月度最高涨幅。9月份虽略有回落,但10月份又到了6.5%,这是否意味着发生了严重的通货膨胀?
答:今年以来,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涨幅较高。当前的价格上涨主要是猪肉和食用植物油等食品价格引发的结构性上涨。
10月份与去年同期相比,食品类价格上涨17.6%。一是肉禽及其制品价格(主要是猪肉价格)上涨38.3%,二是油脂(主要是食用植物油)价格上涨34%。
1—10月份平均,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同比上升4.4%。其中,食品类价格上涨11.3%,影响价格总水平上升3.8个百分点(仅猪肉价格上涨就影响价格总水平上升1.4个百分点);居住类价格上涨4.2%,影响价格总水平上升0.6个百分点,其余六大类价格基本保持平稳,升降相抵,对价格总水平基本没有影响。所以说,当前的价格上涨是结构性上涨,并不是价格全面上涨的严重通货膨胀。
问:我国粮食连续四年丰收,主要消费品市场供应充裕,价格总水平为什么还会出现较快上涨?
答:当前的价格上涨是国际国内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从国际市场看,一是石油价格高涨。近四年来,国际市场原油价格上涨近两倍,部分玉米和食用植物油用来生产燃料乙醇和生物柴油,推动粮价大幅度上涨。10月份,芝加哥玉米期货价格在2006年上涨50%的基础上,又比上年同期上涨18%。由于扩种玉米,减少了大豆种植面积, 2007/08年度全球大豆减产9.4%。10月份大豆期货价格同比上涨64.5%。二是小麦减产。澳大利亚、加拿大等小麦主产国因干旱连续两年减产,目前全球小麦库存降到20多年来最低点。10月份小麦期货价格同比上涨70.7%。三是美元贬值。国际市场大宗商品均用美元标价。2005年以来,美元对欧元贬值20%,也推动了国际市场石油、粮食、油料等大宗商品价格上涨。此外,国际海运费大幅度提高。目前从巴西运往我国的大豆海运费上涨到每吨124美元,同比上涨 114%,影响大豆进口成本每吨约增加500元。
从国内市场看,一是成本推动。石油、钢材、粮食、大豆等基础性产品价格上涨增加了生产资料和消费品生产成本。二是供给减少。由于饲料价格上涨、周期性波动和疫情的综合影响,生猪生产下降,5—8月份猪肉价格暴涨,直接推动价格总水平较快上升。三是需求拉动。连续几年经济增长速度较高,固定资产投资增长过快、信贷投放过多和外贸顺差过大的矛盾突出,市场需求过旺。
问:刚才您谈到国际因素是引发这一轮价格上涨的主要原因,请您简要介绍一下其他国家和地区的价格上涨情况。
答:目前价格总水平上涨是全球性的。由于国际市场原油和粮食、食用植物油价格涨幅都比较高,世界各国消费价格指数都较快上升。10月份俄罗斯10.8%,印度6.7%,美国3.5%,巴西3.3%,韩国3.0%,欧元区2.6%。
问:今后一段时间价格是否还会继续上涨?抑制价格总水平过快上涨,我国都面临哪些不利因素和有利条件?
答:今后一段时间价格总水平的上涨压力仍然较大。推动价格总水平继续攀升的不利因素主要有三:一是今年的食品价格上涨主要在下半年,对明年的滞后影响较大。二是国际市场大宗商品价格仍在上涨。受美元贬值、需求增加、欧佩克限产、中东局势紧张、基金炒作等多种因素影响,目前原油价格已接近每桶100美元。澳大利亚和巴西铁矿石供应商要求继续提高明年铁矿石价格。小麦和大豆减产可能继续推动粮油价格上涨。对输入型通货膨胀要有充分估计。三是理顺资源环境价格会推动价格上涨。我国资源性产品价格和环保收费标准偏低。理顺资源环境价格,对于促进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抑制投资和出口过快增长,具有重要意义。但推进资源性产品价格和环保收费改革也会一定程度推动价格总水平上升。
当然,抑制价格总水平过快上升也有许多有利条件。从大宗商品的供求情况和当前经济运行总体情况看,做到不出现严重通货膨胀是有条件的,努力使物价涨幅逐步回落是可能的。(1)粮油。我国粮食连续4年丰收,今年粮食产量预计超过1万亿斤,小麦、稻谷、玉米国内供需基本平衡。今年小麦、稻谷产量均有所增加,特别是小麦库存充裕,完全可以满足国内市场的需要。虽然玉米产量略有减少,但在严格控制玉米深加工盲目发展和出口的情况下,我国玉米也可以基本满足国内市场需要。总体上看,明年粮价可以保持基本稳定。大豆、食用植物油价格已涨至历史最高点,随着主要生产国种植面积扩大,明年5月份以后大豆价格可能逐步趋稳。(2)猪肉。今年5月份以来,国务院采取一系列措施扶持生猪生产发展。11月中旬,36个大中城市生猪平均收购价格为每市斤7.13元,全国主要市场二等黄玉米平均批发价格为0.79元,猪粮比价为9∶1,已大大高于5.5∶1的盈亏平衡点,生猪存栏逐步恢复。预计明年下半年生猪供应将得到明显改善。(3)其他消费品。在粮食价格基本平稳的情况下,食品类价格继续大幅度上涨的可能性不大。绝大部分工业消费品供大于求,价格可以保持基本稳定。
中央已经明确实施稳健的财政政策和从紧的货币政策,控制固定资产投资过快增长,转变外贸增长方式,这些措施有利于“三过”问题的缓解,为保持价格总水平基本稳定提供了较为宽松的宏观环境。另外,国家财政增收较多,1—10月份同比财政增收10841亿元;国家外汇储备已经超过1.4万亿美元。这些都是抑制物价过快上涨,保障供给,稳定价格的有利条件。
防止经济增长由偏快转变为过热,防止价格结构性上涨演变为明显的通货膨胀,是当前和明年经济工作的重要任务。要在继续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进一步抑制“三过”问题发展、切实防止经济增长由偏快转为过热的基础上,努力发展生产,保障供给,深化改革,调节需求,规范秩序,重点解决民生问题,妥善安排困难群众生活,维护社会的稳定。
问:国际市场石油价格大幅度上涨是全世界面临的共同问题。11月1日成品油价格上调后,我们注意到还有部分地方出现成品油限供、断供现象,请问政府将采取哪些措施保障市场成品油供应?
答:11月1日国内成品油价格调整后,炼油环节亏损有所减少,对企业提高生产和进口积极性,增加市场供应,发挥了积极作用。但由于调价半个多月以来国际市场油价继续大幅上涨,国内成品油价格与原油价格倒挂的矛盾没有根本缓解,炼油环节亏损依然比较严重,部分地方炼厂停产或减产状况没有明显改善,导致国内成品油特别是柴油供应仍然偏紧,部分地区还存在停供限供的现象。
目前,国家正在积极采取措施,保障成品油市场供应。一是强化中石油、中石化两大公司(以下简称两大公司)保证成品油市场供应的责任。要求两大公司在确保安全生产的前提下,开足马力生产,增加原油加工量,提高成品油收率,调整优化产品结构,增加成品油特别是柴油产量。同时积极组织进口,并采取委托地方炼厂生产、直接收购地方炼厂汽、柴油等方式,多渠道组织资源,千方百计增加成品油市场投放,保障供应。二是采取财税支持政策,鼓励成品油生产经营企业增加资源供应。对成品油生产和进口亏损,采取企业上游利润补偿和财政免收进口税等方式给予支持。三是加强运输协调和资源衔接,及时安排运力,帮助企业解决成品油调运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保证成品油的均衡供应。四是加强市场监测和管理,完善应急预案,建立应急机制,做好应对突发事件的各项准备工作,切实保持社会稳定。五是加强成品油需求侧管理,引导用户节约用油,合理用油。六是加强价格监督检查,严肃查处乱涨价、囤积居奇等不法行为。随着以上政策的逐步落实,部分地区市场供应偏紧的局面有望得到缓解。
问:中石油、中石化两大公司利润丰厚,为什么还要提高成品油价格?政府采取那些措施来调节石油涨价的收益?对受影响较大的公益性行业和困难群体采取了哪些补偿措施?
答:调整成品油价格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解决炼油企业成品油价格大幅度低于原油价格的问题,改变生产越多、亏损越多的局面,鼓励企业充分利用炼油能力保障市场供应。更为重要的是,提高成品油价格有利于促进石油资源节约,提高全社会节油意识。中石油和中石化两大公司因原油价格与国际市场接轨带来的高额利润,国家已经开征特别收益金进行调节。征收特别收益金的收入,用于对成品油价格调整影响较大的困难群体和公益性行业的补贴。
按照现行办法,由财政对农业、渔业(含远洋渔业)、林业、城市公交、农村道路客运(含岛际和农村水路客运)给予补贴。11月初调整成品油价格后,对农业、渔业(含远洋渔业)、林业、城市公交、农村道路客运(含岛际和农村水路客运)的补贴,已在11月20日将补贴资金兑现到补贴对象手中。对种粮农民增加的支出,今年6月份中央财政已经按每亩10元的标准给农民增加了农资综合直补。另外,成品油价格调整对出租车行业的影响,地方政府采取调整出租车价格或收取燃油附加等方式进行疏导,也可以采取临时补贴的方式来稳定出租车从业人员的收入水平。在出租车运价调整到位前,各地对出租司机给予临时补贴。
问:价格过快上涨有需求过旺的问题,政府将采取哪些措施加强资源能源节约,抑制不合理需求?
答:各部门和各级人民政府要发挥表率作用,厉行节约,努力建设节约型机关。中央国家机关要带头做好节约用电、节约用水工作,加强公务用车节能管理,节约办公经费开支。要加强宣传引导,带动全社会增强节约意识,树立健康科学的消费理念,形成浪费可耻、节约光荣的良好风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