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以军人为主的小站,身居熊岳而别有洞天,军人的作风在这里得以充分体现,“实”、“新”、“活”三个字,浓缩了小站的作事方式,让你充分感受到小站“三基”工作的与众不同。
熊岳站员工正在进行岗位描述训练。
11月末,记者驱车到辽宁熊岳,镇上嘈杂而凌乱,一派乡镇风景,而熊岳输油站却别有洞天,充满着现代工业文明的气息。
熊岳输油站是由生产、生活区自成一体的独立站区,窦小朋站长介绍说,站里的员工大多数是复转军人,记者在此也感受到了军人作风,似乎捕捉到了军营的影子。
“实”字打基础
熊岳输油站位于辽宁省营口市鲅鱼圈开发区熊岳镇西三百米处,上站大石桥输油站,下站瓦房店输油站,隶属于管道公司大连输油分公司,是铁岭至大连输油管线的一个中间站,主要生产任务是保证从大石桥站的来油经本站加温加压后,安全地输送到瓦房店输油站。
熊岳输油站所辖管道北起盖洲市青石岭镇朱甸子村,南至归洲镇龙勃子村。管道沿线经过1市1区10镇43个自然村,人口稠密,社会环境复杂,加之管道大部分埋深为1.1米,局部地段埋深只有0.4米,防止打孔盗油任务较重。
熊岳站领导班子意识到,要想确保安全输油,基础工作必须在一个“实”字上下工夫。管道公司“三基”工作启动以后,该站首先召开了全站员工座谈会,对照标杆队的经验找差距。在找差距过程中,他们提出,工作要雷厉风行,不搞形式主义,发现问题马上整改。他们先从设备入手。操作柱是输油站里的关键设备,他们在检查中发现该设备老化,马上进行了更换。500立方米泄放罐底部油污较多,他们马上组织全站员工进行清理,同时对油污监测系统进行了改造。在此基础上,站里组织人员对所有设备进行了风险评估,更新了设备运行台账,完善了巡检制度。
PV阀是输油站的心脏设备,今年8月的一个周末,员工在巡检时发现阀位与远传阀位相差40%,且不能实现自动调节。站领导接到电话后,马上组织技术人员和维修人员赶了过去,刚开始,大家分析认为PV阀本身故障,但检查发现,PV阀本身并无故障,而是配电系统发生接地现象,当天就排除了故障。
站领导组织大家认真分析这件事,举一反三,全站人员又找出并整改了更多的“低标准”。
“新”字建支部
站领导认为,熊岳这个以复转军人为主的输油站,执行力是没问题的,关键是支部工作、党员模范带头作用和创新问题。为此,熊岳站把“新”字作为支部建设的出发点。
首先是强调发挥党支部的模范带头作用。该站生活区与生产区只有一墙之隔,职工家庭供暖、维修等工作也由站里承担。一些员工向记者介绍说,不管是站里生产运行出现什么问题,也不管员工谁家水电暖系统出了问题,不论是否当班,站长或支部书记总是第一个到达现场,亲自动手解决问题、处理故障。
复转军人中,许多人年龄偏大,技术底子薄。站领导把建立“学习型泵站”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带头学习技术。站长窦小朋是复转军人,他通过学习,成了输油系统有名的设备维修专家。
该站把领导班子建设与支部建设有机结合,把支部建设融入各项具体工作中,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使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得以充分发挥。
“活”字搞培训
基本功训练可以说是熊岳站搞得最活的一项工作。班组内部培训、结合维修搞培训、站领导亲自培训、员工之间提问式培训等等,培训中强调针对性和实用性。通过一系列培训活动,全体员工的整体素质有了大幅提高。
何立安今年51岁了,最早是维修班里的电焊工,后来又当了5年门卫,实行“三岗合一”后,他又被调到了综合运行岗。通过岗位培训,何师傅不仅适应了新岗位,还成了技术能手。在大连输油分公司的技术比武中,他作为年龄最大的选手,代表熊岳站取得了好成绩。
今年,熊岳站有两台热媒炉大修,平时,站内的关键设备都是密闭运行的,即使是操作人员,也无法知道其内部结构。大修需要解剖设备,这样的机会,不正是进行热媒炉技术培训的好机会吗?抓住每次设备大修机会,全站员工都到现场去看结构,听技术人员讲原理。一次维修下来,全体员工都进行了一次热媒炉技术培训。
该站还结合实际,制订阶段性培训方案和考核办法,培训方式活,但考核标准严,每个阶段都要进行考核。一次考核不通过,留下来继续培训,直到通过为止。现在,全站员工100%通过了各工种的技术考核。
记者徜徉在整洁优美的站区,花木扶疏,设备整洁,一尘不染,有条不紊,到处透着一派祥和之气。
员工们说,熊岳站变了,熊岳站也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