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段时间,集团公司加大持续重组和专业化管理的力度。从过去的经验和教训看,在变革较大的时期,往往容易出现安全管理放松、安全工作被忽视等问题,从而形成一个事故的高发期。习惯上,这被称作“安全盲区”。
所以,在当前这样一个关键时期,很有必要给一些重组单位打一支安全“预防针”。
企业重组,就其本质来说,是通过不同企业的联合,实现企业资源要素的优化组合。重组过程中,各类矛盾和需要协调的问题将大量出现,队伍组织结构、人员结构、生产格局和利益格局都将发生一定的变化,企业安全生产也将面临许多新情况、新问题。
具体到安全管理工作而言,越是在企业深化改革时期,越容易出现安全监管体制机制不完善、不到位的问题,安全工作就相对较为脆弱,甚至存在个别企业借机擅自撤销安全监督机构或削弱监督力量的现象,这是特别需要注意的问题。
同时,重组触及很多人的切身利益,一些员工不可避免地要考虑自己的“前途”和“命运”问题,人员思想比较活跃,这些都可能在一定程度上造成员工队伍情绪上的不稳定,而思想紧张、工作精力不集中等现象容易导致操作失误,给事故以可乘之机。
这一点,集团公司领导早有所预见。不久前,集团公司副总经理廖永远特别指出:重组企业要把安全环保工作贯穿生产经营的各个环节,贯穿于重组过渡时期的各项工作中去。各级领导要靠前指挥,防止安全环保工作出现盲区,保证安全工作不断档、不缺位。
而一些重组单位也表现得相当冷静和理性,提出重组期间要坚持安全第一的思想不变,各单位党政一把手作为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的责任不变,行之有效的安全规章制度不变,从严强化安全生产工作的力度不变……
但在实践中,这种变与不变又是相对的。随着重组整合和专业化改革的逐步深化,原有的一些安全管理工作方法,必然有一些将不适用于新组织、新情况,这就需要各单位能够积极探索加强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的新路子,根据变化的形势探索新思路、新办法。
比如,应率先加快进行重组企业责任制及各项规章制度的修订完善工作,完善安全生产监管体系和安全监督机构,不管生产任务如何繁重,也要首先认真检查安全生产的基础是否扎实,绝不能急于扩大生产规模,单纯追求经济效益而置安全于不顾。
集团公司领导多次强调,企业重组后,对安全环保工作的领导只能加强不能削弱,安全环保机构人员只能充实不能弱化,安全环保规章制度只能健全不能缺项,事故隐患治理投入力度只能加大不能减小,现场监督只能强化不能出现盲区。
连续几个“不能”体现出不容置疑的坚定。实施资源整合,可以迅速扩大规模,打造抵御冲击的企业航母,实现跨越式发展。但只有与安全同步,企业重组整合的步伐才会更为稳健。安全生产没有“松绑”的时候,稳定的安全环保形势是企业实现更大发展的基础。
对于一个领导而言,企业重组前后的工作千头万绪,或许是最为忙碌的时候。但同时,这也是最不该忘记安全的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