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价飙升背后是投机炒作,还是需求过于旺盛?在纷乱的争论声中,在西班牙首都马德里举办的第19届“世界石油大会”,又于本周上演(6 月30日至7月3日)。本次会议的主题是“世界在变迁——为可持续发展提供能源”。会议将就石油勘探开发、炼油和石油化工、天然气和可再生能源以及行业管理等专题进行研讨,并围绕社会责任和水资源等问题举行特别会议。
大国对话
但与沙特上周在吉达安排石油生产国与消费国举行的高峰会一样,谋求设法解决油价问题,却并不能让消费国真正看见曙光,越来越多的石油大会究竟能为世界经济带来什么?
“在国际能源问题上,中国的地位举足轻重。”世界能源金融大会主席何世红告诉记者,“因此,在中国举办世界石油金融大会和世界能源金融大会至关重要。”据国际能源署预测,未来五年全球石油需求将以每年1.6%的速度增加,也就是说将从2008年的8690万桶增加至2013年的9410万桶。其中,90%的石油需求仍来自于亚洲、南美和中东地区等发展中国家,而在传统的油耗大国,由于能源使用率的提高,事实上,其石油需求正在下降。
“那些超级大国突然发现,过去世界经济问题可以通过G7(七国会议)来解决,后来增加了中国、俄罗斯和巴西成为十国,而现在很多问题只需要G2 了,也就是美国和中国。”中金公司研究部(香港)副总经理、分析师沈建光称:“这就是为什么美中战略经济对话如此重要的原因。”
在中金公司研究部“主要国家占全球经济总量比重图”中,按购买力平价汇率估算,中国的GDP已居世界第二,总量约为美国的一半,而按照市场汇率计算,中国的GDP居世界第三,不到美国的四分之一,并略低于日本。
“这也就是说,中国已经是世界第二或第三大经济体,” 沈建光认为,“中国地位的重要性在能源领域尤其如此,” 过去,众多专家一直在强调,中国需求对石油价格的增长影响甚微,而近日中国石油价格上调后,国际原油期货大跌4.75美元,充分证明了中国在能源领域的重要影响力。
能源利用率怪圈
据国际能源署2008年6月30日发布的中期石油市场报告称,未来五年中国每年石油需求将占到全球总量的三分之一,中国需放松油价管制以消除成品油短缺。
在这份报告出炉前10天,中国刚刚上调了能源价格,这不但是中国自去年11月以来首次上调成品油价格,更是四年多来调价幅度最大的一次。但这次调价不但没能更深层次的影响国际原油价格,甚至连中石油也未能因此获益,“原因很简单,那就是调得还不够多”。中金公司专司能源分析的张金涛认为,“本次成品油价格调整,仅能使中国断气石油需求下降0.54%,而从长期来看(1约10年),将使石油需求下降3.78%。但CPI却将因此上升0.9 个百分点。”
根据统计,全世界实行的补贴成品油占消费量的四分之一。价格管制的放松和削减价格补贴,将会抑制市场的需求,间接降低国家油价,但由于牵涉到复杂的社会、政治问题,尤其在通货膨胀居高不下的背景下,各国政府在改革能源政策方面都非常谨慎,要真正使能源定价机制走向市场化需时甚长。
“如果中国政府政府能够真正让国内油价调整一步到位,那么国际市场要炒作中国石油需求就不是那样容易了。”经济学家易宪容称,“形成有效的市场价格机制,有助于恢复目前国内股市投资者完全丧失的信心。”
高油价让曾经被塞车问题所困扰的洛杉矶高速公路变得畅通无阻,曾经奢侈的美国人越来越倾向于选择公共交通。而在中国,对石油价格最敏感的个人消费占比很低,根据中金公司提供的数据,中国个人消费占汽油消耗量的6.5%,而在柴油领域,这一数字仅为1.4%。也就是说,目前的调价对公车消费的财政支出会造成压力,但对于中国的石油需求来说,收效甚微。
另一方面,工业企业也要考虑如何节约能源,毕竟地球人必须在石油耗尽之前寻找到替代品,尽管“中国人均石油消费相当于世界平均水平的二分之一”,但对人均GDP不到世界平均水平四分之一的中国来说,寻求降低能耗的发展路途刻不容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