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外,在方程(4)中的调整R2值只有0.18,说明该方程中的解释变量只能解释油价短期波动的18%,其余82%则需要其他因素来解释,这些因素应该是上文所述的期货市场上的投机因素、突发事件以及政治事件等等。结合各方面考虑,我们认为主要是美元汇率和投机因素在短期内决定了油价的走势。
从图上看,截至2007年四季度,预测值与实际值都比较吻合,但是,2008年前两个季度,二者在趋势和数据上都存在较大的差异。实际值有所回落,根据模型,基本面因素决定的油价大致为90美元。但是实际油价却快速上行,突破140美元,表明今年上半年油价已经脱离了世界经济的基本面,投机力量成为这一时期决定油价走势的主导因素。
数据表明,与2003年底比,2008年第一季度商品指数基金增加近20倍至2600亿美元,2008年7月份,商品市场的指数基金资金量增至近3000亿美元。有研究认为,如果没有这些商品指数基金的炒作,油价应该在低于100美元/桶的价位上。这和我们对今年油价的预测结果基本一致。
从以上计量分析模型可以看出,从长期来看,OPEC产量、美国原油库存、美元汇率、中美两国石油需求都对国际油价发生不同程度的影响;从短期来看,除了OPEC产量和美国需求对油价没有明显的影响之外,其他变量都对油价产生显著影响,但其影响程度低于长期。另外,美元汇率和投机因素在影响油价的短期波动中起着最为重要的作用。
2.2油价展望
欧美对于原油投机态度的变化。近来欧盟传出拟出台限制原油市场投机活动的政策。如果这一政策正式生效,预计原油价格波动将有所减小。另外,6月26日,面对着创纪录的高油价冲击,美国国会众议院以402票赞成19票反对的巨大优势通过了一项法案,要求美国商品期货贸易委员会利用其各种手段,包括其机构的紧急权力,以立即遏制过度投机对能源期货市场产生的影响。这意味着美国商品期货委员会将可以采取包括使用头寸限制、增加保证金额度等手段来抑制目前市场上的投机行为。
欧美经济下滑,石油需求继续减少。IEA在其8月份的石油市场报告中称,鉴于美国和欧洲的石油消费减少,同时OPEC和其他原油生产国提高原油产量,原油价格已经走低:自从7月份创出每桶147美元的历史最高纪录以来,油价迄今已经下跌了约20%。从石油市场的基本面上来看,原油和成品油的供应紧张局面已经得到缓解。
中国的政策调整将减少石油需求。今年6月份,我国已上调成品油价,估计第三季度将再次上调油价。另外,第三季度,可能取消对原油、汽油和柴油进口增值税退税政策。这些都有助于我国石油需求上涨速度的放缓。
采用美国能源局对OPEC产量和美国库存的估计,以及不同的美元走强速度,根据国际能源署和OPEC对美国和中国石油需求的估计,我们根据模型分别计算了两种情形下的油价。
情形1:国际能源署预测中国需求乐观而美国需求相对悲观,在此情形下2008年3、4季度由基本面决定的油价分别为91和81美元。
情形2:OPEC预测中国需求明显放缓而美国需求相对乐观,在此情形下2008年3、4季度由基本面决定的油价分别为91和88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