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地炼组建石油化工集团难度较大
[加入收藏][字号:大 中 小]
[时间:2009-03-18 中国石化新闻网 关注度:0]
摘要: 山东省日前出台文件,拟对省内21家地方炼油企业进行整合。但山东地炼企业复杂的股权结构,尤其还有近一半企业是央企控股,以及难以解决的油源问题,都是整合的严重障碍。
据齐鲁晚报3月17日报道,山东拥有全国最多的地方炼油企业,但始...
山东省日前出台文件,拟对省内21家地方炼油企业进行整合。但山东地炼企业复杂的股权结构,尤其还有近一半企业是央企控股,以及难以解决的油源问题,都是整合的严重障碍。
据齐鲁晚报3月17日报道,山东拥有全国最多的地方炼油企业,但始终挣扎在亏损和停产的边缘。山东省日前出台文件,拟对省内21家地方炼油企业进行整合,组建山东省石油化工集团公司(简称山东石化)。
由于大企业集团对山东省地方炼化企业的兼并重组,目前山东省纯地炼企业还有13家。“山东地炼原来均属地方国有企业,如今地炼企业的股权结构较为复杂,这势必加大未来整合的难度,尤其还有一些是央企控股。”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负责人说。
东明石化的一位负责人表示,山东每个地炼企业都是地方经济的支柱,山东地炼的资产规模已经高达400多亿。大多数地炼自身的管理、运营都已较为完善,股权难题不好解决,反而不如发挥地方炼厂机制灵活的特点。
在石油版图上,山东省一直是中石化的势力范围。但中石化在山东的石油加工能力只有两千万吨,山东地炼产能总和却高达4,500万吨。由于政策所限,地炼企业始终没有在原油采购权和成品油分销权上取得实质性突破,对山东地炼的原油计划指标每年不足180万吨,十年没增长过。
山东华星石油化工集团公司副总经理于国峰说,国内石油巨头拥有开采、炼化和成品油零售三大产业链条。但山东地炼不被允许加工进口原油,国产原油配置计划少,只能靠进口高价又低质的燃料油维持生产。地炼生存的最关键问题是油源,这次整合如果能把地炼的油源问题解决了,后续的整合工作就会比较顺畅。
山东省炼油化工协会会长刘爱英表示,意见稿中表示将积极争取国家增加对山东省的原油计划指标,放开对山东地方炼化企业加工进口原油的限制,给予山东省1,000万吨原油/年非国有贸易进口资质。
不少地炼企业对此表示了担忧,目前能否争取到原油指标还没有把握,另外,山东地炼的原油加工能力已经有4,500万吨,即使获得了1,000万吨的原油进口量,依然是僧多粥少。
山东地炼近两年一直是中石化、中石油、中化工、中海油四大公司争夺的热点。到2008年,中国化工集团在山东整体收购、重组或控股的有济南石化集团、济南长城炼油厂、正和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山东华星石油化工集团公司、山东昌邑石化有限公司、青岛安邦石化等6家地方炼化企业,中海油也控股了中海石化和山东海化有限公司。